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以读促写,写作教学策略,初中英语
  • 发布时间:2023-01-01 21:11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与写作处于分割状态,二者的融合性不强。基于此,本文运用思维导图将阅读与写作进行有机结合,通过阅读前的小组合作探究、阅读中的个人自主探究以及阅读后的教师引导探究,不断增强农村初中学生对阅读与写作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英语写作能力。

  一、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英语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较大变化。在新课改这一时代背景的强烈呼唤下,思维导图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兴的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因其简单、高效的优势逐渐被英语教育者认可和接受,因而它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因此,为了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英语写作水平,英语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图示特征开展英语写作教学,帮助农村初中学生厘清阅读文本知识,实现阅读到写作的正向迁移。

  二、思维导图的内涵分析

  思维导图由英国学者Tony Buzan首次提出。他认为,思维导图是运用图像、颜色和空间感知等大脑皮层智能,利用图示方法表达思想和概念,对隐性知识进行显示化、可视化,从而便于学习者交流和表达。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思维模式,思维导图完全适用于英语写作教学,它有助于农村初中学生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整合阅读文本知识,构建一套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进而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阅读前——小组合作探究,导入阅读主题,积累重点词汇

  在阅读课程的导入部分,英语教师可以组织农村初中学生开展头脑风暴活动,即以阅读文章的主题为思维导图的中心辐射点,引导农村初中学生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思考,积极鼓励他们发散思维,联想与阅读主题相关的主题词或关键词并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呈现。具体做法:首先,英语教师可以将农村初中学生划为不同小组,并鼓励各个小组对阅读主题进行讨论,利用思维导图的可视化对阅读主题进行直观感知;其次,运用头脑风暴活动鼓励农村初中学生围绕阅读文章主题搜索相关词汇信息,并以小组为单位对主题词或关键词进行探讨,引导其运用思维导图将主题词或关键词罗列清晰;最后,小组对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总结和分享,即由小组代表发表自己对思维导图绘制成果的意见和看法,并与其他组员一起互动交流,促进共同学习。此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农村初中学生对阅读文章的理解,还能够增强农村初中学生对写作词汇的积累,提高英语写作的积极性。

  (二)阅读中——个人自主探究,厘清语篇结构,搭建写作框架

  思维导图能够促进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引导学习者进行自主式探索,培养学习者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因此,英语教师要以农村初中学生为中心,鼓励他们对阅读文章进行自主探究,引导他们在厘清阅读文本结构脉络的基础之上运用思维导图搭建写作“脚手架”,构建写作的基本内容以及结构框架。具体做法:首先,英语教师需要指导农村初中学生以略读的形式全面梳理阅读文章的基本脉络,鼓励农村初中学生找出文章段落中心句并尝试自己归纳段落的主旨大意。在整体把握文章段落的基础之上,引导农村初中学生利用思维图示对篇章结构进行总结。图像与文字的有机融合能够清晰呈现阅读文本思路,动手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既锻炼了农村初中学生的自主能力,也培养了其创新思维和语言运用能力。其次,借助思维导图对阅读文章的语言进行分析。英语教师可以鼓励农村初中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运用精读的方式寻找阅读文章的重点语法,如句式句型、时态以及语态等,并让他们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绘制。值得强调的是,在深入探究语法的具体成分和相应作用时,农村初中学生都能够获得发言机会,并将自己的想法融汇到思维导图的分支之中,让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得到更为充分地发挥。最后,英语教师要鼓励农村初中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对阅读文章的并列、转折以及因果等连接词进行分类,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有效运用连接词,以确保段落之间衔接能够自然流畅。

  (三)阅读后——教师引导探究,内化阅读输出,增强创作能力

  英语教师要积极引导农村初中学生对阅读与写作的转化关系进行探究,引导他们学会将阅读素材进行内化并输出,以此增强英语的创作能力。具体做法:首先,英语教师要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引导农村初中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阅读素材进行归纳整理。其次,借助思维导图开展写作拓展活动,即通过师生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农村初中学生利用图形和符号设计作文的思维导图,然后运用阅读整理的写作素材完成主题构思——词汇运用——句式句型表达——篇章逻辑连贯的写作过程。最后,关注写后展示、评价与反馈。写后评价是培养农村初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关键,同时也是农村初中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的重要过程。因此,英语教师可以引导农村初中学生就篇章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师生评价和同伴评价,以此完善语言和行文逻辑,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

  四、结论

  写作是一个思维创作的过程,借助思维导图之翼,助飞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农村初中学生摆脱“阅读兴趣低”、“写作难下笔”的困境,还能够切实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尤其是英语“写”的能力。因此,英语教师应该善用思维导图,有效引导农村初中学生通过“按图索骥”的方式促进读写的顺利迁移,实现写作有框架、有思路、有方法,从而真正提升英语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利萍.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英语教师,2016,16(20):148-150+153.

  [2]应聪芬.思维导图在英语“以读促写”教学中的运用——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2 Section B 3a的读写教学课为例[J].英语教师,2016,16(19):91-95.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