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中长跑教学特点及训练方法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初中体育,中长跑教学,训练方法
  • 发布时间:2023-01-01 21:11

  【摘要】体育锻炼是始终贯穿在学生的生活当中的,只有学生的身体健康,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去,也只有身体健康,才有更多的精力支撑着学生学习,因此体育锻炼是十分重要的。而其中中长跑的锻炼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提高初中生的耐力与坚持不懈的决心。因此,对于初中体育来说,中长跑教学占了其中的很大比例,教师们需要探究用哪些训练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中长跑学习。基于此,本文主要讲述了初中体育中长跑的教学特点以及训练方法的探究。

  一、中长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中长跑的兴趣过低

  许多学生喜欢上体育课是因为体育课可以走出教室,不用坐在教室内听教师们的理论讲授,但是初中生们一听到需要练习跑步的时候,大多数学生都是下意识的反抗,拒绝。学生们对中长跑的兴趣过低,可能会导致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积极性不高。造成学生的兴趣过低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只是一味的让学生在跑道上跑步,没有适当地进行一些竞技游戏让学生在锻炼的同时达到放松的效果。第二,对于中长跑的训练强度较大,几圈下来消耗许多的体力,想要提高学生的肺活量,提高学生的耐力,需要反复训练,多加练习,也就因为此,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去训练中长跑,对中长跑的兴趣降低。

  (二)教师缺乏科学的教学方式

  在中长跑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因为学生兴趣较低,同时也因为教师缺乏科学的教学方式。在大部分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先讲理论再让学生锻炼。但是理论过于枯燥,也难以让学生理解通透。此外,在大多数的中长跑锻炼之后,教师们往往没能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放松,会导致学生一些不良反应的出现,如头晕,胸闷,肌肉酸痛等。这既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同时会使学生对中长跑的锻炼产生一定的

  畏惧心理,从而降低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师的教学目标过于单一

  除了学生对中长跑的兴趣过低,以及教师缺乏科学的教学方式以外,现如今中长跑这一田径项目还存在的问题是教师的教学目标过于单一。在体育教学中,大多数的教师会以及格或者满分的分数线来要求学生,只要学生超过了这个目标分数,教师就会降低一定的要求,但是如果学生没有达到这个要求,那么教师就会以更高的要求来训练学生。这种高要求就能会导致身体素质较为薄弱的学生心理压力过大,面对中长跑的时候可能就会退缩,不能让他们得到一个良好的锻炼,影响了他们的体育成绩,同时对他们的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大。

  二、中长跑的教学特点

  中长跑项目的训练是一项对学生的运动量和训练强度都有一定要求,且训练过程漫长、枯燥、单一,需要学生长期坚持的练习项目,再加上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辅助,才能更容易在中长跑中取得成功,取得良好的成绩。它分为了800米跑,1500米跑,5000米跑以及1万米跑等项目,是一个极其考验耐力以及速度的体育项目,因此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对于初中生来说,肌肉方面等还没有发育的足够完善,因此教师需要在进行中长跑训练时,激活学生的肌肉,让学生做好充足的拉伸,以免在训练过程中受伤。在训练之后,也需要做好拉伸等运动。这些都是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克服心理压力,对耐力和速度都进行有效的锻炼,教导学生正确的跑步技巧。

  三、中长跑训练方法探究

  (一)激发学生对于中长跑的兴趣

  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想要达到最显著的教学效果,需要掌握学生个人身体情况,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进行正确锻炼,对学生进行时间足够久的长跑锻炼,激发学生对体育训练的热情。在新课改的教师观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学生发展的引导者,教师应该指引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当然对于中长跑这一田径项目也不例外。培养学生对中长跑的兴趣,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学生训练的效果、效率。教师需要在训练过程中,运用一系列方法,灵活设计训练活动,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由衷地感受到在中长跑的训练过程中感受到的快乐以及跑到终点后的成就感,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地去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中长跑水平,提高耐力以及坚持不懈的决心,可以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二)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差异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

  新课改下的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是需要贯彻于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过程当中的,对于初中体育教师也毫不例外。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做学生的引导者,不断鼓励学生自我发展。想要更好地发展每一位学生的中长跑的成绩,为每一位学生制定专属的训练计划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是不同的,身体素质、心理承受能力等也都是不一样的,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分析,为学生制定专属的训练计划,可以促进学生的中长跑锻炼,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中长跑节奏,让学生能够找到适用自己的中长跑跑步方法,从而提升自己的中长跑成绩,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三)多样的教学方式,张弛有度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对中长跑的兴趣,制定每一位学生的专属训练计划可以提高学生对于中长跑的训练积极性,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多样的张弛有度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对中长跑的自信心,让学生爱上中长跑,提高学生的上进心。开始学习时,教师可以从对学生的跑步的姿势进行指导,进行一系列的原地摆臂练习。之后可以再开始小步跑,在这过程中教师对学

  生跑步的姿势进行纠正等,让学生掌握小步跑的要领之后再开始中速跑,渐渐提高学生的呼吸频率和肢体运动的协调性。然后再展开快速跑和变速跑的交叉练习,稳步提高学生的耐力和跑步速度。当然还有其他的教学方式适合学生训练,提高运动成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初中生来说,中长跑训练十分重要,需要每一位教师认识到影响学生中长跑训练的各种因素,再针对这些因素制定一系列的措施,让学生在中长跑的训练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以及成就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中长跑训练,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耐力,锻炼学生坚持不懈的决心,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只要教师正确的引导,激发学生对中长跑的热情,自主地完成训练目标,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彭红.领会教学法在中学中长跑教学中的应用[J].田径,2020(12):50-51.

  [2]袁建华.中长跑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特点[J].田径,2020(09):26+25.

  [3]陈锋.初中体育中长跑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究[J].田径,2020(09):4-5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