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升情,德育育人——初中德育教育研究
- 来源:中小学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初中,德育教育,教学研究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7-09 20:45
张德琛
(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中学 212628)
【摘要】从某种角度来说,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不管是生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问题,在这个阶段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是改善学生心理困扰、提高他们的的精神思想、道德规范、法律等相关知识文化。这一积极举措不仅是促进学生素质和综合素质发展的最重要方式,也是教师德育管理最重要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育;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3)4-004-01
一、引言
德育方法的创新直接影响到初中德育教育水准的提升。因而,许多初中单位领导和中学教师都在德育教育具体方法的创新上积极探索和努力,希望能探索和总结出更切实可行、更创新的德育教育方法,对初中学生实行更有效的德育工作。不断提升初中学生的整体思想道德修养水平。笔者在德育实践中发现,滥用传统的德育方法对学生进行思品教育,容易使在校学生形成腻烦情绪,因而应当须要突破创新德育教育,为国育贤[1]。
二、初中德育教育在的主要问题
一些初中德育教育环境差,存在重学轻德现象,这将直接导致初中生道德规范素质偏低,而重智轻德主要是受目的论和选拔机制制度的效果。此外,学校一般对学科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投入不成比例,智育投入明显超过德育,因为在唯分数论背景下,孩子家长、老师们甚至学生本身都成了“考分机器”。大家都重点聚焦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而忽视了初中生的德智体美劳和在校学生主体性等外在因素。很显然,以考分为价值导向的运作机制并不能有效促使学生的道德反思意识。德育的存在,使人们相信道德规范能够以知识的形式获得有效的传播,让受过教育的人自然地转化为社会所应当需要的人才。另一个问题是德育与智育的混淆。学校大部分情况用智育的结果来去评估德育,没有真正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再者,以德法纪律或政治理论纪律成绩被认为是学生品德分数,学校参照结合成绩计算“三好生”。此外,知识型思维也大多数情况使德育内容仅仅是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背诵。德育教育相关知识只是德育课程的前提之一,并不代表德育课程的全部。熟知行为标准的规定,不如做道德实践。德育课程的关键是培养和训练学生自觉的道德综合素质和道德思考能力。初中要努力做到均衡教育,防止重智轻德现象,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
三、初中德育教育的改进措施
一是搭建网上平台,对学生进行德育课程教学。21世纪是信息社会,互联网从某种角度看来,对于初中生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为尽快提升德育课程工作实效,初中学校应建设自己的德育课程网站,借助德育网站网络渠道对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德育工作。德育课程网站可由学校组织信息科技教师专门建设。在德育教育网站设计过程中,要主动积极听取中学教师、同学和家长的意见,借助意见的反馈,使德育教育网站制作更加合理有效。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德育网站的布局要合理,栏目要清晰。具体能够开设“德育教育专栏”、“德育教育新闻”、“德育课程楷模”、“德育教育典例”等栏目。德育课程网站制作完成后,学生能够借助于访问德育教育网址获得更多的德育教学,逐步提高思想素质。
此外,微信现在也深受欢迎。为此,初中能够单独开设德育微信订阅号,要求所有学生的家长订阅微信订阅号。在这一现有的基础上,学校可安排工作人员及时自动更新德育教育微信公众号内容。比如能够发布文章,指导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尽快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水平,让家长明白尽快提升孩子思想素质水平的必要性。有了专门的德育网络平台,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德育教育方法与传统的德育教育形式有很大的不同。不仅更具当代感和魅力,也更能为广大初中学生所接受。
二是改善和提高办校周边环境。学校环境涵盖雕塑自然景观、花草、房屋建筑设施等。在校园里,这对初中生心智观的形成具备重大现实意义。具体来说,校园环境能够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具体涵盖环境中的制度、措施和教育。还有一个无形的德育环境。所谓软环境,其中包含德育理念、学校教风、学风、校风、校园文化,这是一种德育教育氛围。这两个软硬环境互相交织,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逐步构建了一个德育和思想发展过程。初中部德育教育归根到底是学生的工作。学校要尽力为德育教育营造良好的校风。学校各部门要确保学校的各方面工作以学生为本,学生也应当需要配合学校教师。德育工作,全体师生齐心合力维护校内和谐,为中学德育教育的积极开展营造出较理想的德育工作氛围。
三是注重德育课程与其他基础课程的结合。从某种角度看来,这对于班主任老师来说,要高质地开展自身的德育教育,不单单包含要开展各种应用性的德育工作外,还应当需要注重德育课程与其他学科内容的溶合,逐步提升教育效果。.因而,班主任老师在开展德育课程过程中,要增强与同年级其他学科教师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在本班的表现和学习效果,组织与教师的德育交流会。其他学科,帮助主任更好地发现铸魂育人与学科教学最能满足学生学习的契合点。当然,还应当需要不断实践创新,能及时发现融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总结:总而言之,德育是初中学校的重要教育内容,是推动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初中学校在具体的德育教育实践中,不应墨守成规,应积极在德育教育方法上进行创新,总结探索出更多具有创新意义的德育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唐慧慧.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班级德育教育研究[J].好日子,2021(29):0032-0032.
[2]黄少勤.当前初中德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举措[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1(5):171-171.
[3]谭月新.初中德育教育方法创新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7(9):75-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