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建设策略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小学,班级管理,激励机制
  • 发布时间:2023-07-09 20:45

  张书宁

  (邯郸市丛台区春光小学 河北 邯郸 056000)

  【摘要】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建立为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热情,还有助于为学生实行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因此教师要按照小学班级管理要求有序地实施对应的激励机制,与学生的发展特点进行相互的协调,使每个学生能够享受教师的激励过程,逐渐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全面的提高小学班级管理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3)4-005-01

  引言

  教师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进行激励机制的建立时,需要以心理学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心理发展动力,使每个学生能够保持较稳定的心理状态,更加灵活地应对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凸显现代化的小学班级管理思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概述

  虽然激励理论一开始是应用于企业管理中的,但是将激励理论应用于教育领域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当前时代下激励理论和激励管理制度已经和教育进行了深度的融合,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运用教育激励理论可以弥补传统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不足之处,为当前班级管理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在当前时代下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要的管理对象,由于学生在班级活动和学习活动中的状态是不断变化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运用教育激励理论时,应当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以及个性发展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1]。另外教育激励理论应用于班级管理中,时间还不是很长,所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激励理论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班级管理中教师一定要对教育激励理论的内容和理论进行不断的完善,使得教育激励理论可以在实际班级管理中充分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从而凸显教师对学生管理的作用和有效性。

  二、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建设策略

  (一)关怀激励法

  关怀激励的重点和核心在于对学生情感上的激励和鼓励,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在运用关怀激励法时,教师的言语一定要真切和诚恳,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为学生考虑问题,这样才能够起到较好的激励效果。

  例如,小学班级的班主任大多数都是一些学科的教师,这部分班主任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不足,尤其是对于一些内向并且不爱说话的学生,教师更要给予这部分学生一些关怀和关心。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运用关怀激励法时,应当对班级内的学生一视同仁,不可过多地偏爱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而忽略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教师应当秉承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来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过程进行良好的关注[2]。在教学课堂中,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差和理解能力有待提高的学生,教师更该给予这部分学生一定的关心,并且这部分学生在获得了教师的关心之后,激励的教育效果是更加明显的。在教师所开展的关怀激励法中,除了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关注之外,还要对学生的生活进行关心,教师要随时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在日常班级管理中,一定要加强和一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得学生愿意和教师做朋友,这样一来教师才可以真正地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中来,对学生给予相应的关怀。在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及时地发现学生的心理需求,或者是存在于学生心理上的问题。当发现学生的心理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教师要进行良好的沟通和教育,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二)信任激励

  信任激励在小学班级激励机制建设方面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当学生看到来自教师的关注之后,会以更加饱满的情绪以及热情来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因此在班级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这一方法的科学利用,按照学生在课堂中的各项表现采取有效的信任激励方法,并且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激励机制建设效果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3]。此外在这一方法利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与学生开展良好的互动以及交流,彼此建立信任的关系,充分地发挥信任的强大精神力量。构建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同时也可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例如,在这一方法利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开展匿名信箱的方式,让每个学生能够将内心的想法以及困惑与教师进行良好的沟通以及交流。教师在和学生进行互动时,要帮助学生保守秘密,并且进行耐心地开导,这样一来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一定的心理依赖感,更加信任教师。在后续学习和生活中如果遇到任何的难题,也会积极地和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以此来达到教育效果。教师要充分把握这一沟通机制来进行有效的激励,逐渐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从而使整体激励效果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职务激励

  一部分学生在成长阶段比较喜欢来自他人的关注,表现欲望非常的强烈,因此在进行激励机制建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职务激励的方法,让每个学生能够参与到不同的班级管理环节,无形之中能够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使每个学生的各项行为能够变得更加规范,避免出现破坏课堂纪律问题的发生。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这一激励方式明确自身作为学生的主要职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可以为不同的学生安排相关的职务,比如擦黑板的班干部以及倒垃圾的班干部等等,让每个学生能够融入到班级管理环节,认识到维护班级秩序的价值。对于学生优异之处教师要进行全方位的鼓励,并且每个月要为学生颁发荣誉奖章,这样一来,学生能够看到来自教师的鼓励以及激励,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的进取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教育激励方法所发挥的价值较为突出,有助于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按照实际教育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建设针对性较强的激励机制,逐渐地解决在以往班级管理中存在的各项问题,为学生身心发展提供重要的教育保证。

  参考文献:

  [1]金芮,王彦平.探讨如何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构建激励机制 [J]. 中学生作文指导,2020,001):0109-0109.

  [2]靳恩德.试论如何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构建激励机制[J].考试周刊,2019,000(059):181-181.

  [3]姜坤.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激励机制的构建[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11):119-121.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