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创新教育初探
- 来源:中国教师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高中,历史,创新教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3-05 11:32
梁俊艳
山西师范大学实验中学
摘要:历史在高中生的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是灌输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保障。中学教师要整合教材,让学生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自主投入历史学习,做到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正确对待历史。此外,高中历史学习对师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必须要有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爱上学习历史知识,从而进一步营造以历史创新为源泉的教育氛围,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创新教育
引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不竭动力。”当前,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学生必须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掘自身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因此,培养学生的新思维、新能力就成为了历史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在高中历史课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学会运用创新思维。
1 创新教学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高中时,学生的三观正在逐渐成形,需要正确的引导。因此,学生的三观可以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强化。由于传统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大多数人只注重考试成绩的高低,而不太注重学生整体能力的发展,导致学生难以开展自主学习。学生甚至很难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因此,有必要改进高中历史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看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意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2 高中历史学习模式的不足
2.1 灌输式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只是完成课程的需要、难点和教学内容,都这些进行单一的讲解。在这种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根据教案进行教学,没有充分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虽然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和提问,但学生的思想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这不仅限制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能力,也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2.2 表演教学
表演教学是指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反复做的“练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只会按照计划好的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教学,事先准备好发言顺序和提问顺序。这种表演教学法主要针对一般班级,如检查班或进阶班。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如果学生只控制教师的表现,教学的意义就失去了。
3. 高中历史创新教育策略分析
3.1 理念创新与教学模式改革
教师要想改变教学方法,必须在思想上进行真正的突破,只有勇于接受新思想,才能找到进步的阶梯,逐步提高教学质量。比如,教师要把学生当成朋友,摒弃原有的师生等级关系。在实践中,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只有让学生以学习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教师不仅可以采用各种流行的教学方法,还可以采用其他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改变学生盲目向教师获取知识的传统方式。
3.2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有学生具备学习的兴趣,才会更拥有更多的学习积极性,无论老师付出多少努力,学生都只是被迫接受知识。由此可以看出,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历史知识,才可以更好的运用和理解历史知识。教师可以通过灵活应用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给学生讲更多有趣的历史故事,从而让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历史知识启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历史是时间的累积与沉淀,所以其中包含了非常多的元素,多以学习历史研究历史也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因此对历史的兴趣非常重要。
3.3 实施探究式教学,引导高中生思维创新
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可以让教师教得更轻松,学生学得更轻松,让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更加活跃。在高中历史课上,教师可以提出几个具有创新性、发散性的历史问题,以提高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起到补充作用。在探究式学习活动中,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转变自己的教学角色,认识到自己只是教学活动的辅助角色,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学习,从而提高历史创新学习的质量。
3.4 搭建多媒体教室,对学生进行视频授课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正逐渐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与时俱进,将新的教学方法融入课堂教学。在知识预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多媒体,将历史事件和历史知识更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课文进行预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介绍新课或展示教学难点,减少学生的理解困难。通过多媒体技术,将知识点更好的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更感兴趣。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复习巩固,对听不懂的知识进行复习,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5 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就是勇于挣脱传统习惯的束缚,去除中心知识体系的束缚,突破僵化思维的束缚,善于整合和还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培养创新意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首先,我们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
3.6 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和家长只注重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忽略了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这种评价方法不全面,难以真正了解学生的能力,用这种方法评价学生是有失偏颇的,甚至会动摇学生的学习信念,打消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基于新课改,教师必须运用多种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行评价。
结束语:总之,历史教学创新教育是新课改的必然趋势,是历史教学的必然要求。二十一世纪需要有竞争力、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必须转变学与教观念,促进学生自觉性、新精神、新能力的提升,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1]余盖平.高中历史创新性教育方法研究[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21(14):1.
[2]董晓航.管窥历史思维在高中历史创新性教育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 2020(21):1.
[3]周晓煜.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20.
[4]王变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20.
[5]李靓.问题教学法在初中书法单元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