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转变思路,走创新的集团战略管控型信息化道路

  • 来源:AMT《前沿论丛》
  • 关键字:战略,越秀集团,信息化,实践
  • 发布时间:2011-04-07 08:37
  1985 年成立于香港的越秀集团,是广州市资产规模最大的国有企业集团之一。在20 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越秀集团经过不断的摸索,选择了战略管控的道路。同时,在信息化建设的探索历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思路,并在初步的建设中验证信息化的战略价值。

  从2003 年起,越秀集团开展了有规划的集团信息化建设, 但当时以战略管控为主的集团管控思路尚未定型,而且各产业板块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存在较大差异,经过了几年的建设,企业虽然在一些板块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集团总体管控方面却未见成效。

  2008 年以后,越秀集团逐步明确了“做强做大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传统产业、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既有强大投融资能力,又有持续发展后劲的现代国际化企业集团”的战略定位,开始推行“强总部管控下的专业化经营”的管控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信息化建设如何满足集团战略型管控需要,如何更好地为强总部管控服务,集团总部的信息化建设如何与下属板块做好对接,集团信息化管控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模式?面对这些信息化建设的新任务和新挑战,越秀集团决定重新调整信息化建设思路,开展集团信息化战略规划,建立服务集团管控的信息化支撑体系,重塑信息化应有的战略价值。

  随着越秀集团2010 ~ 2012 年的3 年信息化建设规划的开展,集团信息化建设走上了转型之路。

  信息化战略规划创新性地提出了“1+5+3”的集团信息化架构,明确了信息化建设以战略为核心,重新定位了各级信息化管理部门的职能,采取“快速见效, 逐层推进”的思路,优先开展战略支持类信息化建设,再逐步开展战略构建类、战略落实类、战略监控类的建设,最后逐步实现战略评价类的建设。集团总部计划在3 年内,投资大量资金组织建设20 多个信息化项目,搭建包括协同办公与知识管理、人力资源、审计、战略竞争情报、计划与预算、合并报表和商务智能平台在内的七大信息平台,同时开展多项集团管理提升项目匹配信息化建设,从各方面支撑“1+5+3”体系。

  2010 年,集团本部信息化建设重点开展了三大战略环节即构建竞争情报体系、加强企业管控数据体系、完善信息沟通与协作的建设,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和初步成效。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滚动发展的过程。今年,集团引入了国际先进的平衡计分卡(BSC)战略工具,并在集团全面推开。集团信息化工作将结合集团管控要求,将新的管理思路、新的战略工具更新到信息化规划中,以绩效管理、风险管理、智能分析等工作落地推行作为下一步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内容,全面铺开各项应用系统建设。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