恽代英:“群众化的品质”

  • 来源:书屋
  • 关键字:恽代英,群众化,品质,牺牲
  • 发布时间:2012-05-08 15:38

  1950年5月6日,周恩来总理为《中国青年》杂志题词,纪念恽代英牺牲十九周年。题词全文如下:

  中国青年热爱的领袖——恽代英同志牺牲已经十九年了,他的无产阶级意识、工作热情、坚强意志、朴素作风、牺牲精神、群众化的品质、感人的说服力,应永远成为中国青年的楷模。

  恽代英“群众化的品质”,在他任中华大学附中部主任(相当校长)时便传为美谈。1913年秋,恽代英考入中华大学预科,两年后转入中国哲学门学习。其时,由陈独秀等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在全国兴起,这给正在追求真理的恽代英展示了一个新天地。1917年10月,他与黄负生、梁绍文、洗震发起组织了武昌地区第一个爱国社团——互助社,从公德、公心、诚心、谨慎、谦虚、服从、礼貌、利他八个方面加强修养,时刻不忘伺候国家,伺候社会,深受同学们的拥戴。十天后,该社便发展到五组十九人。1918年7月,恽代英毕业留校任教。他在毕业前是互助社的普通一员,毕业后,地位变了,仍然是互助社的普通一员。他和社员们既是师生关系,也是朋友关系。互助社中仍在学校学习的同学对他特别尊重,改称他为“恽老师”,旨在维护他的威信,支持他的工作。恽代英也明白这一点,于是他更主动地参加互助社的活动,向社员们反复表示:“切不要把尊师的道理待我。”并提醒自己“做教职员的时候,切不要勉强人尊师,以养成高于‘人’的观念”。他“视同学如兄弟”,向他们公开自己的日记,同学们读了他的日记,就等于和他进行了一次思想交流。他也从阅读同学的日记中,“详知他们的疾苦”。正因如此,恽代英在同学中的威信更高了。

  恽代英“群众化的品质”,在大革命时期感动了整整一代青年。他在主编《中国青年》期间,热情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中国青年引导到“活动的路上”、“强健的路上”、“切实的路”上去,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郭沫若说:“在大革命前后的青年们,凡是稍微有些进步思想的,不知道恽代英,没有受过他的影响的人,可以说没有。”《中国青年》编辑部每天要收到几十封甚至上百封读者来信,还有许多青年不远千里慕名前来求教。对于读者的来信,恽代英不管多忙,都要和其他编辑一起写复信。有普遍意义的则在杂志上刊登,以期引起讨论。1925年8月,山西一位署名“乔刚”的青年写了一篇通讯——《山西学生的抗税运动》,投寄《中国青年》编辑部,反映山西青年学生不满阎锡山“强征房屋税”、“发行流行券”而举行的游行抗议活动情况。恽代英当即将这篇通讯发表在该刊第一百零一期上,并写了近五百字的按语,号召全国青年向山西青年学习。乔刚深受恽代英的鼓舞,当年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薄一波同志晚年回忆起这段历史时非常激动,由此我们才知道“乔刚”原来就是薄一波。对来访者,恽代英也总是热情接待,耐心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杨闇公为了寻找真理,从四川到上海,找恽代英晤谈,受益匪浅。杨在日记中写道,代英谈话时“很有一部分真理在,他研究的方法都是从实际入手”,不是“唱高调,漠视一切,故我很有动于中”;“有研究的人,开口就看得出。代英对于现实的情形,一定了解无余,故很重视行动的工作”。杨闇公返川后立即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大革命中英勇牺牲。

  恽代英“群众化的品质”,更体现在他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抵制党内错误,勇于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他拥护毛、朱红军开创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1930年2月15至20日,恽代英以中央代表的身份,出席指导中共福建省第二次代表大会。这时,在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下,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已经形成。恽代英虽然不可能阻挡“左”倾错误潮流,但他却保持清醒的头脑,在自己工作的范围内,尽量减少“左”倾错误对党和人民的危害。这次会议通过的决议,虽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左”的词句,但在对全省工作具体部署时,强调闽西红军要深入扩大闽西的土地革命,向漳州所属地区发展,反对红军向东江发展,以与东江红军配合,进攻广州的冒险计划。恽代英的正确思想,却受到李立三的错误打击,被调离党中央,先后到沪中、沪东区任区委书记。恽代英表现出极强的无产阶级党性,他脱掉长衫,穿上工作服,不顾个人安危,和工人群众生活战斗在一起。当他看到许多优秀党员和工人群众无辜牺牲在国民党的屠刀下,就像刺刀扎在自己心上一样。他气愤地说,在今日布置暴动,“不如叫同志和群众一齐去跳黄浦江的好”。他还激愤地对爱妻沈葆英说:“有的人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不顾及上海主客观力量的对比,梦想现在就占领上海,把群众推入冒险主义的血海。在这种时刻,怎么办呢?我是为了尽量减少群众流血牺牲,才挑起这副担子的。我不能力挽狂澜,只能献身堵口。眼前,是蒋介石用血手制造的人间地狱。要摧毁这座地狱,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我想,血是不会白流的。革命志士的血,能够增长同志的智慧,擦亮勇士的眼睛。但愿人们能够从血的代价里很快地醒悟过来,我们的事业还是有希望的。我为此而献身,也是死得其所!”

  1930年5月6日,恽代英不幸被捕,1931年4月29日,在南京英勇就义。

  李良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