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中小企业现倒闭潮 实业利润薄如刀片

  • 来源:财会信报
  • 关键字:温州,利润
  • 发布时间:2013-08-12 14:59

  虽然罩在金融改革试点的“金帽子”之下,但温州的中小企业似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钱难借、利润低、市场差以及吃不到政策利好已经成为他们无法逃避的现实。更重要的是,在他们看来,“这不是一个行业的问题,而是整个大环境下实体经济共同面临的生死难题!”

  内忧外患下中小企业生存艰难

  打火机曾是温州的城市名片,这个行业最辉煌的时候是1996年到2000年之间,那时候集中在鹿城和瓯海的打火机企业就多达四五百家。现在打火机企业能存活的还有多少家?据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介绍,“实际存活的可能不到100家,真正运作的可能也就40来家。”

  “这不是一个行业的问题,而是整个大环境下实体经济共同面临的生死难题”,温州服装商会会长、奥奔妮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晨爱估算,温州的服装行业正在以每年10%以上的增速“死掉”。用他的话说,大部分服装企业也都是表面上撑着。

  “当前的困难太多了。”知名的“打火机大王”黄发静说,金融危机及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导致了国际市场的萎缩,而劳动力成本的加剧,人民币汇率不断上升,融资难等困难是束缚这个行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同时,温州又面临自己的个性困难,“2011年借贷危机之后的后遗症一直都在,一批企业深陷银行联保和互保的泥沼中,社会不讲信用的情况在泛滥。”“信用的缺失,除了表现为借钱难以外,现在连供应商都不接受货款拖欠了,催得特别紧”,郑晨爱说,这让原本就资金紧张的实体企业更加“雪上加霜”。

  “现在的企业利润都没有利息高”

  “实业利润薄如刀片”,周德文分析说,即使现在企业借得到钱,也是在为政府、为银行和工人打工。他算了笔账,以最便宜的银行借贷来算,一年期的借款实际综合成本也在1分左右,“现在的企业利润都没有利息高,温州实体经济的平均回报率还不到3%。”

  企业利润为何压缩得如此严重?“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原材料的上涨以及赋税的重担都是压榨企业利润空间的因素”,黄发静表示,温州地区的工人工资正在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递增。从事服装多年的郑晨爱,除了工资,企业还要负担起员工社保、培训和安置。服装行业的工资已经连续5年上涨,7年翻了一番,但是他也反问道:“我们的利润呢?”据估算,温州服装行业超过60%的企业目前是不盈利的,“都在缴税纳税和还银行的利息。”

  银企鱼水关系变成了“水煮鱼”关系

  银行的授信标准越来越高,而企业的资产则一直在缩水,抵押物不足让银行对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关上了一扇门。“银企关系已经到了最差的时候”,周德文直斥现在连银行都开始不讲信用,以续贷为条件劝说企业提前还贷,企业还上了,银行却拒绝对其发放新的贷款。

  以往企业与银行的鱼水关系,在民间借贷危机后的信用危机时代,成了“水煮鱼”的关系。一名在苍南从事无纺布袋加工的小企业主甚至告诉记者,他眼中的银行从来都不是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没有厂房这类的抵押物,在温州你想要靠信用贷款,那就是天方夜谭。”

  当银行为企业关上一扇门时,民间借贷也没敢为中小企业打开一扇窗。这让中小企业在民间融资更加举步维艰。政府设立的民间借贷中心门庭冷落,“这也在预料之中”,一名知情人士透露,政府原意是想将民间借贷“摆上台”,但既收费又缴税的方法,让多数精明的温州人望而却步。

  本报讯(记者 赵青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