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庇护”主义

  • 来源:文史博览
  • 关键字:假冒,打假
  • 发布时间:2013-12-24 08:44

  近些年,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成灾,让消费者和正规企业叫苦不迭。从国家到地方各有关部门,每年都要开展一系列声势浩大的打假活动。然而,打假声势较大时,市场上总是“形势一片大好”,风头一过,各种假冒伪劣商品很快“春风吹又生”。

  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绝,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默认、纵容是分不开的。不少地方政府把制假售假看作是本地的经济增长点,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对假冒伪劣产品竭力庇护、纵容,将“地方保护主义”演变成了“地方包庇主义”。

  其实,被“包庇”的何止假冒伪劣产品,还有诸多涉嫌造成环境、社会负面影响的“问题企业”——各地政府为了招商引资,为了利税、创收,屡屡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擅自建设会对环境、社会造成恶劣影响的建设项目。“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眼下已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纵容问题企业、阻挠整顿的“挡箭牌”。

  选择这种畸形的经济发展方式,注定要付出惨重的代价,这是某些地方政府应该深思和反省的。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