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凉向内,繁华向外

  • 来源:文苑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0-03-04 09:14
  我所在的小城并不繁华,但也有几个固定的乞丐在小城的街上每天乞讨。他们一律肮脏着面孔,颤抖着手和嘴唇,身上散发着令人窒息的气味,眼神呆滞,表情麻木。

  时间长了,人们对他们的乞讨渐渐视而不见,甚至对他们的行为有了一些厌恶。一味用肮脏粉饰的可怜和痛苦来博取别人的同情,一开始或许有用,但时间长了,审美都会产生疲劳,更何况他们并不美呢。

  有一次,我经过他们乞讨的街道,发现多了一个乞丐。也许我不应该称他为乞丐,因为他虽然又老又瞎,但并不脏,破旧的衣服洗得还是很干净的,脸上虽然皱纹如刀割一般纵横交错,却没有尘土和黑灰,头发也还算整齐。最重要的是他手中拿着一把二胡,正在拉一首悲凉的曲子。他的脸是悲伤的,却并不苦,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悲伤,应该是被自己的二胡感动着,仔细一听,果然,他拉的是《二泉映月》。

  他的二胡拉得并不高明,时常变调变音。但他执著地一首接着一首,不断拉下去。已经是初夏,日头很毒,他的后背很快就湿了,但他沉浸在自己的音乐里随着旋律变换着悲喜。只是在一曲奏完,歇息的片刻里才真正看到他疲惫、无助、凄惶的表情,看了让人觉得心疼。可是,只要一拉起二胡,他马上就会忘我地、投入地开始表演。

  我轻轻走过去,往他手中塞了五元钱,我可以给他更多,但是我没有。他脚旁破瓷缸子里只有一些破旧的零星角票和钢镚儿。他感觉到了,哑着嗓子说:谢谢。然后细心地将钱放进口袋里,开始拉一首欢快的曲子,他的脸上也换上明媚的微笑。

  他的眼睛虽然瞎了,但是心却亮堂着呢。对于一个又老又瞎的乞讨老人来说,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但他并没有廉价地去出卖他的不幸与苦难,而是尽自己所能想带给世间哪怕一丁点儿欢乐,他那些并不高明的音乐也因为他这颗不肯轻贱自己的心而动听了许多。

  我离开那个老人的时候,已经又有几个人给了他钱,他的二胡变得更加欢快,笑容也更加的明朗。我一边走一边回味老人表演时的深情投入和不表演时短暂的凄惶无助。我想,如果这是在舞台之上,如果有幕布和后台,老人肯定会把凄惶无助掩盖起来,永远不让人知道。

  凄凉向内,繁华向外,把好的一面留给世界,世界会给你更多。自救者,天恒救之。这不只是一种谋生方式,更是支撑我们穿越风雨、笑傲人生的最大动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