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药时代

  • 来源:海外文摘
  • 关键字:化疗,抗生素
  • 发布时间:2014-08-15 14:38

  试想,当急诊室用光了所有的麻醉药,癌症病人再也找不到化疗试剂,医生们拼了命地四处寻找抗生素时,整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可怕的是,就在我们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已经处在这样一个“无药时代”。

  詹妮弗·拉科纳达是美国联合航空公司(United Airline)的一名机票代理商。2011年年初的一个夜晚,她突然发现自己看不清东西。经过几个月的检查,她被医生确诊患有夜盲症。原因是她的一小部分肠道无法吸收脂肪,从而导致体内的维生素A含量极低。幸运的是,注射了由美国制药公司赫士睿(Hospira)生产的一款名为Aquasol A的药物后,拉科纳达的病情得到了控制。

  可坏消息就是,这种药物的生产过程十分复杂、耗时长且产量很低,考虑到公司的整体利益,赫士睿不得不宣布停止生产这类药物。一时间,AquasolA在全世界供不应求。而没有了这种药物,拉科纳达将会面临失明的危险。患病之后,拉科纳达不能再对着电脑工作,公司只好给她办理了停薪留职。现在的拉科纳达每天都戴着眼罩,只露着一只眼睛,“我的孩子已经不叫我妈妈了,改叫我海盗。”她无奈地说。

  拉科纳达和丈夫并没有放弃治疗,二人踏上了寻找药物的漫漫征途。他们先后找到了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Food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和美国几乎所有的眼科医院,最后却都失望而归。他们还给以色列、中国、加拿大和巴西的各大医院写信询问是否有Aquasol A,无奈回信也都是“对不起,我们暂时没有这种药物”。拉科纳达与红十字会、海伦·凯勒国际基金会也取得了联系,但都无果而终。看到赫士睿公司的官网主页上写着“Aquasol A已脱销”的字样后,拉科纳达不禁感叹道:“我真不敢相信这种事会发生在美国!”

  一个令人震惊的时代

  从表面上看,美国的医疗体系十分健全,但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U.S.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07年起,美国有154种药物供应短缺,到了2012年,这个数字则增长到456。这种现象并不仅仅局限在一类药物上,抗生素、抗癌药物、麻醉药、止痛药和心血管药物均出现了药量不足的问题。

  药物短缺不仅影响医生对患者的治疗,还严重威胁到了病人的生命安全。硝酸甘油是一种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药物,但最近它的产量却突然减少了40%。自2010年至今,因此药药量不足而导致患者死亡的病例已有数十例。尽管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一直在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医生也在不断尝试新的治疗方法,但药物紧缺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原因有很多,首先就是资金问题。很早之前,美国的通用名药物(Generic Drug,是由各国政府规定的国家药典或药品标准采用的法定药物)的价格就已全面下调,制药商赚取的利润也随之减少。这就导致制药商无法引进昂贵的生产设备,药物的生产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考虑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禁止医院向病人供应注射药物和化学药物(这些药物的生产成本很高),而这些往往就是病人的“救命药”。此外,美国的制药企业目前实行的是“无库存制度”,意思就是制药商只生产出满足医院所需的计量,而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则根本没有多余的药用来应急。

  奇怪的是,像“伟哥”(Viagra)这类的药物却一直是“供过于求”。不少医生和患者开始质疑制药商的生产目的,他们这么做究竟是为了救人性命,还是仅仅就为了挣钱?

  制药商生产能力有限是导致药物短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列出的短缺药物名单中,有超过半数的药物均来自同一制药商。有些人认为医院的进药渠道并不规范。很多医院都是通过医药代表或中间人来购买药物,而这些医药代表和中间人往往受雇于同一家制药商,他们通过倒手买卖来赚取差价。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其余的制药商纷纷倒闭,只有零星的几家霸占医院进药渠道的制药商得以幸存。制药商的数量少了势必会导致药物生产规模变小。

  在如今这个“无药时代”,医生需要不停地变换治疗方案,就连注射死刑也不得不因注射类药物短缺而暂时取消。而那些处于生死边缘的病人,当“无药可救”之时,他们只能向非法的私立药店寻求帮助,但这些药店出售的药物,其安全和卫生程度并不完全符合标准。2012年,美国有64名病人因注射了受真菌污染的类固醇(医学上用类固醇治疗自身免疫疾病,如红斑狼疮)而感染了脑膜炎。美国健康与人类服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美国有68%的医院进药渠道存在问题。

  摆在癌症患者面前的残酷现实

  在“无药时代”中受害最深的就是癌症患者。他们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案通常都很固定,医生无法在短时间内制定出新的治疗方案。一旦治疗药物供应不足,癌症病人的病情则会迅速恶化。33岁的贾斯汀·茨尔伯斯是一名电视制片人。2010年10月,当已经怀有7个月身孕的时候,她得知3岁大的儿子阿历克斯患上了白血病。化疗期间,由于阿糖胞苷注射液(一种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的化疗药物)暂时缺货,医院改用氯法拉滨为小阿历克斯进行治疗,但这并不是治疗白血病的标准药物。

  精神上的压力和怀孕引起的阵痛令茨尔伯斯一度崩溃,但她还是拒绝了医院的治疗方案。“这种事情怎么会发生在21世纪的美国?医院在拿孩子的生命开玩笑吗?”茨尔伯斯对此感到十分不解。

  和拉科纳达一样,为了拯救孩子的生命,茨尔伯斯跑遍了美国乃至欧洲大大小小的医院,她还和美国明尼苏达州民主党参议员艾米·克罗布取得联系,希望找到更多的救命药。幸运的是,最终,茨尔伯斯找到了足量的阿糖胞苷,阿历克斯的病情得以控制。

  和阿历克斯不同,生活在美国马里兰州中部城市贝塞斯达的凯莉·菲茨莫里斯则没能如此幸运。2006年,37岁的菲茨莫里斯过着令旁人羡慕的生活:她有一双可爱的儿女、一段美满的婚姻和一份美国环境保护署的高薪工作。就在这时,她被诊断出同时患有卵巢癌和乳腺癌。在随后的5年中,菲茨莫里斯一直在顽强地和病魔作斗争,她的癌细胞也基本得到控制。

  然而,2011年8月,菲茨莫里斯的卵巢癌复发,癌细胞迅速扩散。但就在这个时候,医院告知她治疗卵巢癌的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剂(Doxil)库存告急。一时间,医院令菲茨莫里斯失望透顶,于是她决定“自救”。“我为联邦政府工作,”她说,“我是一名政策分析师,工作内容就是建言献策,帮助美国民众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得知自己患病后,我给自己提出的解决办法是:寻找最出色的医生和最好的医院,但没有救命药,就算是再好的医生和医院也无法治疗我的病。”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公布的调查表明,83%的肿瘤医师和血液医师在治疗病人的过程中曾遇到药物不足的问题。而截止到2012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综合性肿瘤中心接收的6万名肿瘤患者中,有35%的患者因为缺少化疗药物而延误了病情。

  问题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药物短缺迫使很多病人不得不用“替代型药物”来挽救自己的生命。这些“替代型药物”产自不法商贩的地下加工厂,虽与治疗病症的药物药性相似,但却经常产生副作用,对患者的身体产生极大的影响。

  卡露娜一出生就被确诊患有大脑性麻痹(指胎儿从胎生期到出生后4周内由于脑损伤引起的后遗症,主要表现为永久性运动障碍),需要通过静脉注射一种富含14种营养物质的营养液才能生存。这14种营养物质需要分别凑齐,再一起放入一款无菌设备中混合制成。卡露娜的母亲阿格拉沃尔买了一台这样的设备,但她却无法凑齐这些营养物质。

  医院的药房库存告急,无奈之下,阿格拉沃尔只能求助那些“不法商贩”。从他们的手中,阿格拉沃尔买到了粉末状的营养物质,回到家她还要自己动手把这些固体状药物稀释成液体,再放入设备里进行搅拌。但这样制作而成的营养液在卫生方面存在很大漏洞,卡露娜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我真不知道这样做是在救我的孩子,还是在害她。”阿格拉沃尔泣不成声。

  经调查,25%的医学事故要归结于药物短缺。但面对如此严峻的问题,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却束手无策。2011年,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剂库存告急,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委托太阳药业集团进口该类药物的仿制药——盐酸阿霉素脂质体注射剂(Lipodox)。人们对这一举措拍手叫好,但对药物的安全性依然持怀疑态度。

  法布瑞病(Fabry Disease)是一种罕见的X染色体连锁隐形遗传病,病情严重时可引发肾脏和心血管疾病。半乳糖苷酶是治疗这种病症的唯一药物。作为这种药物的唯一制造商,美国健赞公司减少了这类药物的生产量,其原因在于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一项减少病人用药量的规定。许多病人和医生对此表示非常不解,人们纷纷指责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并不清楚减少用药量对病人的生命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其颁布的一系列规定不仅没有缓解药物短缺的问题,还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改革才是硬道理

  2012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安全和创新法案,明确要求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严把药物质量关,加大对制药商的检查力度。但两年过去了,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并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药物短缺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民众对其不负责任的做法感到非常不满,医疗改革迫在眉睫。

  对于患者和医生来说,他们并不知道药物什么时候充裕,什么时候短缺。如果在治疗过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得知药物用完了,医生来不及临时制定补救措施,患者的内心也会产生莫名的恐慌。与医疗领域相比,美国科技和国防工业领域则更加注重建立“第二供货源”,即将工业总产量的1/5作为应对自然灾害和货物供应短缺的应急储备,这一点很值得美国医疗体系来借鉴。对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来说,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要求制药商取消之前的“无库存制度”,做好药物储备,为突发事件预留出足够的后备药物。

  再把焦点转回到拉科纳达身上。为了捍卫自己的利益,拉科纳达将赫士睿公司告上法庭,控诉该公司停止生产药物的做法等于在杀人,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但美国最高法院驳回了她的诉讼请求。“无论如何我都会坚持下去,为了自己,也为了我的家人。”拉科纳达坚定不移地说。后来,拉科纳达的朋友告诉她在法国可以买到一款和Aquasol A药性相同的药物,一时间,拉科纳达感觉自己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但在得知买这种药物之前需要得到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的书面许可时,她兴奋的心情很快就跌入谷底。对她来说,要获得这份许可书,简直比登天还难。

  凯瑟琳·埃班/文

  久宏/译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