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那些“钉子户”

  • 来源:文苑
  • 关键字:钉子户
  • 发布时间:2010-04-27 17:00
  ▲▲在城市建设征用土地时,讨价还价不肯迁走的住户,我们称其为“钉子户”。其实,在历史上,也不乏这样的拒不搬迁的主儿……

  〖“周顺房”嵌在蒋家大院〗

  在国民政府执政时期,就曾有一名钉子户——此人顶撞的不是别人,恰恰就是国民政府的第一把手蒋介石。

  蒋介石当上“中华民国”的总统以后,想把位于浙江奉化武陵镇上老家的旧房子拆掉扩建一下,于是让周围的邻居拆迁,好给蒋家腾出地盘。邻居们得知蒋家扩建房子的事后,都纷纷让出自己的宅基地,可是隔壁卖千层饼的周顺房的主人却不愿意腾出自己家的地盘。

  原来,周顺房的主人与蒋介石是儿时的小伙伴,并且和蒋介石是同年同月同日生,所以并不把他看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大人物。周顺房的主人接到拆迁通知后,曾放出风凉话说:“瑞元(蒋介石的小名)当皇帝了,他让我搬,我不得不搬……”并执意要让蒋介石亲自来说。蒋介石听后叹曰:“迁不迁由他去吧。”这个周顺房,因而被戏称为民国最大的拆迁“钉子户”。

  〖大军阀拿张姓人家没办法〗

  民国年间的大军阀徐源泉利用军事之暇,致力于创办实业,在经商活动中动用军队牟取暴利。1931年,徐源泉在老家建成了一幢融中西建筑艺术风格于一体、在当地堪称最富丽的建筑物——徐家公馆,专给他在家乡的母亲和发妻居住,据说耗资10万大洋。

  时至今日,造访这幢徽派特征的老建筑,仍见其保存完好的精美木雕,仍能感受其气派与精致。美中不足的是,公馆的一角斜切了一块。据说,斜切的原因在于这不足一平方米的地盘当时属于邻居张姓人家,这个普通人家不同意把自己的土地卖给徐源泉。

  建这幢公馆时的徐源泉正炙手可热,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在整个鄂湘都是说话算数的人,更不要说在他老家那个小镇子上。然而,人家张家不肯让出那不足一平方米的土地,徐源泉也拿他没有办法。尽管他手里有枪有炮,却也只能退而求其次,造了那么一幢不规则的房子。

  〖胡雪岩奈何不了剃头铺〗

  杭州城的东南角有座豪宅,这座豪宅最早的主人,就是清朝的全国首富胡雪岩。胡雪岩当年因为协助左宗棠兴办洋务受到嘉奖,朝廷封其布政使衔,赐红顶戴,紫禁城骑马,赏穿黄马褂。胡雪岩在建造这栋豪宅府第时,大宅西北角有一家剃头铺,怎么也不肯迁移,成了“钉子户”。

  胡首富愿意给剃头铺老板比市价多几倍的银子作为搬迁的赔偿,但是剃头铺就是不肯搬走。结果,胡雪岩一直到临终都没有动得了剃头铺。

  〖繁华中的“孤岛”〗

  在美国华盛顿的马塞诸塞大街上,有一幢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的孤独陈旧小楼,主人叫斯普瑞格思。原来,斯普瑞格思先生买这幢楼时花了13万美元,开发商欲重新开发,和其议价时,他却向开发商要出了3000万美元的天价。几经周折,开发商最终放弃了与斯普瑞格思先生交涉,重新规划了设计,斯普瑞格思的房子也成了繁华中的“孤岛”。

  〖“恢复原状”的磨坊〗

  西方历史上最牛的“钉子户”,大概非德国的这位磨坊主莫属。号称“军人国王”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在他的行宫登高远眺,发现他的视线竟被紧挨着宫殿的一座磨坊挡住了。如此不合时宜的“违章建筑”,让这位领袖非常扫兴,在与磨坊主商谈买下这座磨房未果的情况下,“龙颜”震怒,于是派人把磨坊给拆了。结果那位磨坊主告到法院,法院判决国王必须“恢复原状”,赔偿损失,一国之君弗里德里希拿到判决书后也只好遵照执行。

  〖抗旨不遵的少林寺〗

  大唐武德五年五月,皇帝李渊下了诏,责令拆毁少林寺,解散众僧。

  接到诏书后,全寺上下数百僧人俱不肯服从。在绝对专制的帝王时代,大唐皇帝亲自下诏,寺院和众僧竟敢不听从、不拆迁、不离寺,堪称“钉子户”。上座善护把少林寺僧人劫救秦王并助唐军擒拿郑王、攻克轘州之事拟表后,命慧玚、昙宗二人前往觐见秦王,并请代为诣阙进表,恳乞留置少林寺。

  少林寺的努力,终于使唐高祖李渊不得不默认了少林寺助唐之功,也终于默许“留置”,但是秦王赐予少林寺的四千亩寺田却被收走了。这样,就使得数百修行的和尚们断了炊,没有了最基本的生活来源。

  尽管如此,当年以十三棍僧为首的少林寺僧人仍旧团结一心,坚持不懈,不肯妥协。直到四年之后的玄武门之变,太子李建成被秦王射死,李渊禅位,少林寺的后台大老板——秦王李世民终于当上了大唐的第一把手之后,少林寺才又被重新赐地四千亩。李世民登基后还封昙宗和尚为大将军,并特别允许少林寺和尚练僧兵,开杀戒,吃酒肉。寺内有一块《唐太宗赐少林寺主教碑》,记述了这一段历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