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江湖10大武指

  • 来源:电视指南
  • 关键字:刀马旦,英雄本色,十面埋伏
  • 发布时间:2014-11-26 15:40

  上世纪70年代,李小龙的旋风席卷全球,英语中因此而多了“Kung Fu”这样一个单词,全世界开始关注中国功夫及展现中国功夫的影视作品。经过不懈努力,武打动作片已经成为华语电影一个独一无二的品牌。武术指导是武打动作片中实现导演意图的灵魂人物,世界范围的武指以华人(尤其是香港人)居多,他们在世界范围内为中国功夫扬名。为此,我们特意盘点出为中国武打动作电影做出杰出贡献的十大武指,从他们的经历和风格特点的变化上,或许能窥见这一行当的发展变迁。

  程小东

  本名程冬儿,1953年生于香港,原籍安徽寿县。1972年开始任武术指导,1980年以任徐克执导的《第一类型危险》的武术指导为契机,为《新蜀山剑侠》《刀马旦》《英雄本色》等片担任武术指导,后因执导《倩女幽魂》《笑傲江湖Ⅱ东方不败》等影片成为华语影坛炙手可热的武侠片导演,又与徐克共同开创了香港新派武侠的时代,成为中国电影武术指导界的一面旗帜。

  风格特点:飘逸、潇洒,善于处理高来高去、凌空蹈虚的动作,享有将“武打拍成舞蹈一样美”的盛誉,所以古装片是其所长,由于其喜用中镜和远镜来拍摄连续的动作场面,所以完全不会武术的演员最适于出演他的影片。

  代表作品:《新龙门客栈》《新流星蝴蝶剑》《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少林足球》《致命武器》《尖峰时刻》《投名状》

  袁和平

  武指界的泰山北斗,人称八爷,1945年出生于广州,自幼随父亲习武,后与元华、成龙、洪金宝等同为于占元之徒。20岁时被父亲带入香港电影圈任龙虎武师和武术替身,25岁时当上武术指导。1978年,首次执导功夫喜剧片《蛇形刁手》和《醉拳》便一举成名,并捧红了曾是票房毒药的成龙,为他奠定了功夫喜剧的基调。90年代与徐克合作,迎来个人事业的第二次高峰。1998年受沃卓兄弟之邀,担任《黑客帝国》动作设计,将东方功夫与西方特技结合,享誉全球,成为目前国际最著名的武术指导。

  风格特点:硬朗、猛烈,注重一招一式,讲究拳拳到肉、虚中有实,并且对动作设计具有创新求变精神。

  代表作:《醉拳》《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太极张三丰》《精武英雄》《卧虎藏龙》《功夫》

  刘家良

  1937年出生于武术世家,在广州长大。9岁开始随父亲学武,是南派功夫洪家拳的嫡系传人——父亲刘湛是黄飞鸿入室弟子林世荣的亲传弟子。50年代中期随父进入电影界,从临时演员和龙虎武师做起。1963年,在《南龙北凤》一片中初当武术指导。1965年,为《云海玉弓缘》担任武指,自此成名。1975年,首次执导影片《神打》便奠定地位,成为香港从动作指导晋升为导演的第一人。2010年获香港金像奖终身成就奖,2013年因患淋巴癌病逝,一生拍片400余部。

  风格特点:精通洪拳及咏春拳,把传统武术看得很重,坚持正宗国术、真实武打的风格,强烈地表现华南文化与传统的根,所设计的动作偏向精悍、灵巧,富于节奏感。

  代表作:《方世玉与洪熙官》、《南北少林》《少林三十六坊》《老虎出更》《醉拳2》《七剑》

  洪金宝

  1949年出生于香港,原籍浙江宁波。1958年,进入于占元创办的中国戏剧学院,与其他“元”字辈的师弟合称“七小福”。1961年出演首部电影《爱的教育》。1966年,进入邵氏影业并参与胡金铨执导的武侠片《大醉侠》的武术设计。1971年开始当武术指导。1977年,签约嘉禾成为导演,首次自导自演完成电影《三德和尚与舂米六》。70年代,“洪家班”形成。在香港现代功夫片的黄金时代,洪金宝导演的群星功夫谐剧《五福星》系列引领了一时风潮。

  风格特点:以动作硬朗、气势磅礴在众多功夫片中形成独特的风格。相对于同门师弟成龙杂耍似的打斗,他设计的动作更注重力度和狠劲。

  代表作:《半斤八两》《死亡游戏》《五福星》系列、《神州第一刀》《倚天屠龙记》

  成龙

  1954年生于香港,祖籍山东,香港“七小福”之一,不列颠帝国勋章佩戴者。6岁时进入中国戏剧学院,毕业后跟随师兄洪金宝以龙虎武师身份跻身电影圈,专做演员替身。后来主演多部电影都票房惨淡,全力模仿李小龙成绩亦不理想。直到1978年主演《醉拳》和《蛇形刁手》,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功夫喜剧风格。80年代,成立了80年代-90年代初香港最好的武术指导团体之一“成家班”,曾创下7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武术指导的纪录。1994年,凭借《红番区》打入国际市场,成为继李小龙之后的第二位发迹于香港的国际动作巨星。

  风格特点:十分注重场面的设计,群殴的场面更借鉴了京剧舞台上的武生戏。此外,还将动作和杂技糅合在一起,借助身外之物用肢体语言表达出幽默刺激的观赏效果。

  代表作:《顶天立地》《师弟出马》《A计划》系列、《警察故事》《奇迹》

  元奎

  1951年出生,香港“七小福”之一。1970年起已出任龙虎武师,较少亮相,比其他师兄弟的身份要纯粹一些。一手提拔了多个著名动作演员,包括蜚声国际的杨紫琼,并为李连杰一展平生所学,充分发挥了李连杰的敏捷身手,经典的武术设计层出不穷。1990年,与刘镇伟合导、 周星驰主演的《赌圣》创下香港最高票房纪录。90年代进军好莱坞,成绩斐然:为李连杰主演的《罗密欧必死》和《救世主》担任武指,后接拍了吕克·贝松监制的《玩命速递》(又名《非常人贩》)、布莱恩·辛格导演的《X战警2》及史泰龙导演的《敢死队》等多部大片。

  风格特点:凌厉、流畅、飘逸、洒脱,又快速绝伦,能体现中华武术的精髓,摄影角度极其新颖。与袁和平一样,也是走拳拳到肉的实打路线,除非是行家,否则不容易看出两者的差别。

  代表作:《功夫皇帝方世玉》《新少林五祖》《中南海保镖》《方世玉》《给爸爸的信》《赤壁》《龙虎门》《龙的心》

  董玮

  1954年出生于上海,4岁时赴港定居。曾经拜师粉菊花学习京剧,习得北派武功,也懂咏春拳。1965年开始从事电影演员、替身等工作,1981年转投无线电视拍剧,80年代中期离开无线到台湾发展,很快便升任武术指导。之后穿梭中港台三地,全程投入幕后工作,担任多部A级大片的武术指导及动作设计,偶尔会在幕前亮相客串。曾10次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动作指导提名,4次得奖;5次获台湾金马奖最佳动作设计提名,2次得奖。

  风格特点:简单、明快、猛烈,不是很讲究视觉上的形式。由于本身会演戏,因此担任武指的最大特色就是将演戏融合于武打场面之内,并且非常强调动作及故事合一,共创最完整的动作电影,在武指界独树一帜。

  代表作:《阿飞正传》《神偷谍影》《紫雨风暴》《天地英雄》《七剑》《特务迷城》《英雄》《无极》《十月围城》

  元彬

  1954年出生,祖籍上海,“七小福”之一。1962年,被父母送入中国戏剧学院。80年代在其他师兄弟各领风骚时,仍是默默无闻,后投入程小东门下,与马玉成共同做了程小东的副手,辅助程小东为《新龙门客栈》《东方不败》《新鹿鼎记》等武侠片设计了许多经典的动作场面,因此深得徐克赏识。后来被徐克提拔,在《黄飞鸿三狮王争霸》中做了武术指导的正职,又在《黄飞鸿四王者之风》中担任了执行导演,一时声名鹊起,亲身创造并见证了香港90年代的许多招牌武侠戏。

  风格特点:深受程小东的影响,但侧重于在武术招式的拆解上下足功夫,因此比程小东更利落、更写实,只是美感稍有欠缺,没有程小东的天马行空。

  代表作:《黄飞鸿三狮王争霸》《黄飞鸿四王者之风》《东方不败》《赌神2》《两个只能活一个》《真心英雄》《龙门飞甲》

  林正英

  原名林根宝,1952年出生于香港,祖籍上海。1963年跟从粉菊花师傅学习京剧,1969年凭借一身好功夫进入电影圈做龙虎武师。1971年,参演了第一部电影——李小龙的《唐山大兄》,并且担任武术指导,之后又担任了李小龙主演的每一部影片(除《猛龙过江》)的武术指导。“洪家班”成立后,作为骨干之一参与“洪家班”当武指的影片。在电影《败家仔》中所展示的咏春拳,被认为是电影史上最佳者之一,并以此片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动作指导奖。33岁时凭借灵幻恐怖片《僵尸先生》走红香港和东南亚影坛,其后拍摄了多部僵尸类影片,成为香港僵尸电影始祖。1997年因肝癌病逝。

  武打动作干净利落、硬朗真实,又不失潇洒飘逸。此外还善于“下靶”,深得李小龙信任。

  代表作:《唐山大兄》《福星高照》《夏日福星》《僵尸先生》

  甄子丹

  1963年出生于广东,从小跟随母亲习武,同时接触太极拳等传统中国功夫和西洋拳术。1978年因受李小龙影响而喜欢自由搏击,在北京什刹海体育运动学校武术队接受了两年的训练,并获跆拳道黑带六段。1982年参与美国地区武术比赛获得冠军。1984年主演袁和平的《笑太极》而成名,并与袁和平开始了长期的合作。1997年开始执导电影,1999年作为第一位中国电影制作人,担任德国电视剧《代号美洲狮》的动作导演,2000年受邀往德国、美国、日本等地做武术指导和导演,成为继袁和平之后最有国际影响力的武术指导。

  严谨和实战的科学性,又充满了一种时尚现代的简练气息,刚猛有力,传达的是不可战胜的信念和点到为止的武侠道义。

  代表作:《杀破狼》《龙虎门》《刀锋战士2》《精武风云》《千机变》《导火线》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