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靓颖 女神的身段问题
- 来源:读者新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张靓颖,李宇春,海豚音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3-06 08:38
张靓颖转型很多年过去了,头几年感觉很成功,现在,总是感觉哪里不对。选秀歌手乌央乌央这么多人红了,匿了,比张靓颖还红的,除了李宇春至今找不到第二个。周笔畅始终差点火候和运气,尚雯婕?剑走偏锋并不容易,吴莫愁?在更上层楼之前恐怕已经被广告作品消耗了太多精气神。
即便是李宇春,也只不过靠着顽强拼搏,才接到化妆品的广告,但是距离包揽各种影视剧主题曲,还有不短的路要走。
张靓颖光靠唱过的影视剧主题歌+赛会主题曲,就已经红到没朋友了。可我们对张靓颖的歌曲有什么条件反射的印象吗?海豚音能不能具象一点?
来看看这样一段有关张靓颖的履历,能否帮助我们恢复记忆——
“张靓颖凭借出色的歌技屡获海内外大奖,蝉联七届中歌榜最佳女歌手奖,凭主唱《印象·西湖》入围美国格莱美最佳New Age音乐专辑奖,2011年获得韩国MAMA音乐大奖最佳亚洲艺人并入围欧洲音乐大奖亚太最佳艺人。张靓颖作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歌手之一,曾连续两年出席格莱美颁奖礼红毯,亦是迄今唯一登上美国奥普拉脱口秀献唱的中国女歌手。2013年首次登上央视春晚,与杨坤演唱《一辈子朋友》。此外,张靓颖还受邀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南非世界杯、南京青奥会等国际盛世献唱歌曲……”
等等,格莱美New Age音乐专辑奖是什么?韩国妈妈(MAMA)音乐大奖很牛吗?欧洲音乐大奖有多权威?奥普拉脱口秀能和艺术人生比吗?
得什么奖,其实是评委操心的事情,还是问问万能的百度,“张靓颖好听的歌”都是什么吧——
张靓颖好听的歌有《画心》、《我走以后》、《如果爱下去》、《这该死的爱》、《我们说好的》、《个人秘密》、《G大调的悲伤》、《围城》、《保鲜期》、《midnight,goodnight》、《dear jane》、《印象西湖雨》、《想你0.01分》、《我相信》、《我们都辜负了爱》、《天下无双》、《Heroes》、《朝思暮想》、《Loving You》等。
百度告诉我们,这些单曲涵盖了张靓颖自《Update》转型以来的多张音乐专辑的热门曲目,不过真正让人过耳不忘的,还是《画心》、《天下无双》等影视歌曲,更不用说《我们结婚吧》、《我爱男闺蜜》、《我的早更女友》、《花木兰》、《夜宴》等热门影视作品的主题曲,也全都被张靓颖承包了。
以至于到了2010年,张靓颖发布个人专辑《我相信》时,专辑中影视主题曲已经占了半壁江山:《朝思暮想》——《熊猫大侠》;《这么近,那么远》——《80后》;《来不及流泪的人》——《嘻游记》;还有那首唱得街知巷闻的《如果这就是爱情》——来自电视剧《暗香》。
此时的张靓颖可谓是继刘欢、孙楠之后的新晋国内影视主题曲专业户。
出道之时,一个区区超女季军,很难想象能够走到今天这个位置,在华语乐坛说一览众山小也不为过。只是时代飞速前进,2014年发新作,临近年末各种打盘点总结之时,有多少人看到《第七感》三个字?(《第七感》是张靓颖2014年发布的全新专辑)一方面是包揽各路影视歌曲加赛会主题曲,各种高大上头衔、奖项摆满了五斗橱;一方面是持续走时尚性感路线的唱片包装精工细作,力求迎合+引领不知道是什么的音乐潮流。
而开篇的问题,依然存在——到底哪里不对?
在《我是歌手》上一袭长裙登场,博得各种“女神”赞叹的张靓颖,是不是该考虑一下身段的问题了?
2014年经过各种魔鬼的步伐和小苹果的洗礼和洗脑,已经逐渐习惯移动支付的大众在消费音乐、传播音乐的方式上,有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和变化。一些歌手早早地抛开过去成绩的负担,轻装上阵,什么来劲玩什么。于是阿宝、王蓉、大张伟等人轮番祭出洗脑口水歌,就连一穷二白的庞麦郎也走出陕西汉中,用自己廉价的滑板鞋在华语歌坛来回穿梭。这个风潮,要不要跟,怎么跟?这完全看个人。
蔡依林在2014年祭出了《呸》,延续了一直以来的精良大制作之外,十足的话题性加上对蔡依林来说反差强烈的“吐槽风格”,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喜欢不喜欢就不谈了,姿态够不够亮眼?绝对够;网络传播有没有噱头?肯定有;路人印象深不深,必须深。
此外像李荣浩这样慢工细活,网络上慢慢聚集粉丝,无八卦无炒作,也给出了喧嚣社交网络时代的另一种道路——两耳不闻窗外事,安心唱我自己的歌。似乎,张靓颖既不像前面那一类肯搏出位,又没必要像新人出道一样低调。所以就走到了现在的局面。
在《第七感》里面,张靓颖继续了一些逆潮流的潮流元素(R&B这种甚少有华语女歌手能轻松把握然后也基本上不流行有一段时间的风格),DJ快歌也有(可惜比起专门做电音舞曲的还是差了一点),外形上继续强化她歌舞俱佳的形象(台风是不是很久没变了?),美则美矣,高冷也是既有高度又足够低温。总的来说,这张暌违数年的新作,新仅仅针对的是时间而言,诚意和心意上,无甚亮点。
《Update》放现在来听,一样有违和的新鲜感,和新专辑同步率甚高。
这种满打满算,撑满一张完整CD的“大牌做法”,说实话已经过时了。现在一张“专辑”的概念,已经变成了大家手机音乐APP上的一个扁平化的概念,各大移动音乐平台上面,真正火爆的东西,是千奇百怪的各种乐迷自行diy的播放列表,随意穿越时空。音乐人和唱片公司费尽心思铸造的“专辑”概念,在手机用户那里,都是些若有若无的鸡肋。只有磁带、CD、MP3全部经历过的70、80后才会关注一个艺人的“新专辑”,从第一首歌老老实实听到最后一首,然后颤颤巍巍写两句点评。新世代的听众们,并不会在意“正在播放”的列表是正序还是乱序,是一人演唱会还是群英荟萃的大拼盘。
影视歌曲美则美矣,毕竟都是商业应景之作,特别是当前这个国产电影票房大爆炸、海外电视剧各种下架限播的时代,女神包场唱尽主题歌,潮水般涌来的人们终将散去。歌无百日红,真正放下身段,如何默默用打动人心的作品去感染他们,让他们离开社交网络片刻,静静听着耳机里传递出的情怀,记住一两句歌词,随着节奏哼出一段旋律,似乎更值得为之努力一下。
所以当张靓颖站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观众甚至不知道她来的真正目的。
音乐上还有什么需要她突破的吗?她有什么含恨的旧名气需要重新加热吗?既不是纯粹的殿堂级又不至于沦落到地沟油神曲,过往作品往往没有放过全年龄段听众又总是强调自己和时尚年轻的心们完全同步,这就是张靓颖,飙着高音,《离歌》配着不知所谓的唢呐和二胡,降了八度,做各种身嘶力竭状,在影帝级观众们的泪光和喝彩中,默默地再一次垫底。
看似转身乏术的周笔畅,在《我是歌手》可是战到了最后一刻,玩遍了她所想要去突破和尝试的各种风格……
如果连《我是歌手》观众席上如此机械化、可操控的观众都搞不定,那真的需要静心想一想了。
周杰伦用豪华婚礼隆重地跨过了他的时代,路还很远;张靓颖何时停止这种徘徊不前的状态,再次昂首向前?
文/顾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