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联通:“互联网+”先行者

  • 来源:通信产业报
  • 关键字:内蒙古,互联网+,智慧社区
  • 发布时间:2015-07-02 16:02

  网络与云服务托起“信息化的城”

  今年3月,“互联网+”的构想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出,让业界对于互联网在我国经济转型、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产生无限遐想。电子政务、智慧社区、智能生活和各种改变传统行业的信息化的可能带来众多机遇和憧憬。

  在内蒙古,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早已开始悄悄地改变这个拥有蓝天、白云、大草原的广阔区域。内蒙古联通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一起经历了几年的合作,已经迈出了“互联网+”模式在政务、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推广应用的实质性步伐。

  形成综合信息化服务能力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中国联通依托其光纤宽带、3G/4G无线宽带、云计算基地等资源,为互联网与传统行业、企业融合建立了稳定、便捷的资源基础。

  记者了解到,内蒙古联通与内蒙古自治区经信委的合作由来已久。“起步早”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全国领先的重要因素。联通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分公司总经理付险峰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内蒙古联通与内蒙古自治区经信委通过与其他产业紧密配合,以政府信息化为重点,针对移动互联网、系统集成、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热点技术领域开展专业化运营。”

  付险峰介绍,内蒙古联通围绕智慧城市信息化布局,在电子政务、智慧城市、行业信息化、视频会议、呼叫中心、安防监控、3G/4G行业应用、智能楼宇、机房建设、软件开发及维护外包方面的专业技术服务等方面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和专业方案解决能力。重点针对党政机关、科教文卫、军队公安、金融保险等领域,内蒙古联通正在全面转向综合信息化服务的提供者。

  信息化成果契合“互联网+”

  自治区电子政务、环保物联网、金保工程、党员远程教育、标准化考场、大型公建能耗监测、水资源管理系统、无委会网络平台、呼和浩特数字城管等,这些由内蒙古联通承建的重大项目,在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提高民生服务能力方面起到良好作用。付险峰表示:“近年来,内蒙古联通的行业和社会信息化推进工作与国家倡导的‘互联网+’战略完美契合。”

  作为内蒙古信息化建设的亮点工程之一,中国联通助力内蒙古环保厅率先实现在线环境监控项目,走在国内环保信息化前列,获得了国内其他地区的关注和借鉴。内蒙古环保厅监控中心主任张树礼介绍,通过引进物联网、云计算、3G/3S等先进技术,经过几年的建设,在线环境监控项目已经实现了与3S系统(GIS、GPS、RS)紧密结合的三位一体污染源监控体系,建立集污染源监控与环境质量预警一体化、监控精确定位与数据即时共享一体化的先进环境监控与管理体系,建立了全区统一的环保专网。记者了解到,该项目二期工程已经实现了对全区85%污染源的监控,在不久的将来,该项目将实现对内蒙古自治区所有污染源的监控。张树礼介绍,通过已经建立的环境保护大数据库,对系统监控的环境大数据收集、分析、应用,能够对企业排污行为进行有效地监管和约束,为环保部门出台管理政策、为政府研究制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这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环保信息化的根本目的之一。

  除了提升政府执政与服务能力,便民、惠民也是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意义。结合中国联通对社会提供的行业信息化服务,内蒙古联通推出智慧社区等便民服务、以及校园信息化、移动办公等20多个专业领域的共60多项综合解决方案。在这些解决方案中,最吸引记者的就是内蒙古自治区“社保一卡通”项目(金保项目)。内蒙古联通提供了优质的集成实施、高效的运维保障服务、国家四星级机房环境和4G移动技术,与内蒙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同合作,在全国率先建成规范统一的省级大集中平台,实现了全区人社系统数据大集中、运用大集中、服务大集中,真正地从根本上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集中式内蒙古“12333”协同办公系统实现了“网上受理、协同办理、网上反馈”全流程网上服务。全面贯通自治区、盟市、旗县、乡镇苏木、嘎查村的五级金保专用网络,特别是对于广袤草原上生活的农牧民,“一卡”实现就医、保险、缴费、购物,便民服务更贴心。

  此外,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沃家等更多服务,真实地体现了“互联网+”所带来的无限可能。互联网已经深入地改变了内蒙古,从一个美丽的北疆城市变成数字时代的“信息化的城”。

  “云、管、端”聚合资源优势

  在国内,内蒙古是一个东西跨度大、气候异常的特殊地域,网络建设的复杂度高,面对很多特殊的难题。但是到现在,内蒙古联通已经拥有丰富的传输链路资源。

  据介绍,内蒙古联通从2014年起,就围绕集团公司全面实施“移动宽带领先与一体化创新”的战略开始LTEFDD网络建设的准备,通过网络规划落实资源配置计划,提前进行IPRAN改造工作。因此,中国联通内蒙古分公司的“双4G”网络部署迅速。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区已经开通LTEFDD基站5138个,完成全年建设任务的91.08%,实现了各盟市和旗县主城区的连续覆盖,重点乡镇和4A级景区的区域覆盖。内蒙古联通在全区建设的光缆线路总长达到10.6万多皮长公里,固定、移动、宽带、小灵通用户数累计达到1200多万户。

  同时,在呼和浩特坐落着全国中心性的数据中心——西北数据中心基地。这里承载了内蒙古联通的一体化云服务平台。从最初分散建设的各个系统,到现在所有服务全部整合到一体化云服务平台,内蒙古联通致力于将云服务平台打造成为面向全区的行业应用和基础信息数据的聚合者。

  现在,中国联通西北数据中心已经形成了8公里的“云服务圈”,满足全区各行业信息化应用需求。通过一体化云平台聚合行业信息化应用,汇聚及承载电子政务、政府执法、智慧城市、中小企业、物联网、SI合作、公众服务等7大类共70多项产品,并在云平台的支撑下,通过整合各专业数据库中的信息,进一步构建顶层、综合、共享的数据平台,为行业客户提供随需而动、弹性灵活、安全放心的专享云产品服务。

  除了中国联通西北数据中心以外,付险峰介绍,内蒙古联通在各旗县以上,经过设备退服、机房改造后,形成可用机房面积12748平米,均满足IDC、云数据业务运营条件,能够提供更多的计算资源支撑。

  丰富的网络资源和云数据中心服务能力为内蒙古“互联网+”提供泛在承载,为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城市、智慧产业等提供计算、存储与连接,为信息化提供聚合“云、管、端”的基础资源。

  徐姗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