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学到消费
- 来源:艺术商业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美学,消费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7-23 13:33
先抛个问题,决定你购买一件商品的因素有哪些?
再看两个词汇——美学与消费心理学——中间有什么关联?
18世纪的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不外乎理性、意志和情感三个方面,前面两者有逻辑学和伦理学对应,感性则需要用美学去认识——“美学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因此,他特别选择了希腊词汇“感性”(Aesthetica)命名美学学科。
而按照消费心理学对个体在购买行为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性分析,其中偏理性成分有求实心理、求廉心理、求便心理、保值心理等等,通俗理解就是“会过日子”;偏感性因素也不少,比如我们在拍卖场见到的许多竞拍行为,最终都可以用求美心理、怀旧心理、占有心理、攀比心理、面子心理、从众心理去解读。这当中的求美心理,即追求商品艺术与欣赏价值的消费心理,恰恰是美学与消费心理学重合交叉之处。
美,或许是这个世界上最难准确定义的一个词汇。这就好比有人喜欢小清新,就有人偏好重口味;有人追求经典复古,就有人只认新奇趣味;有人推崇东方韵味,就有人钟情西洋情调——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们对美的认知千差万别?
成长环境,教育背景,生活圈子,职业习惯——这些后天因素,毫无疑问地影响着每个人的审美品味与取向。除此之外,有没有先天因素,比如内嵌在染色体与生物基因中的某种趋导力,在影响我们的审美?
理科思维的人,往往很难认同这种DNA宿命论的推测,若脱离对外界环境的认知,个体情绪何从生成。所以,通过星座去分析、推导不同人的审美偏好,在他们眼中无异于不科学的伪命题。这个世界上,同一时刻、同一区域出生的人不计其数,哪怕是同卵双胞胎,长大后也有可能性格、喜好迥异,一个星盘怎么可能决定一切?
可是,星座真的与美学无关吗?
如果有数据显示,雕塑家、陶艺家、建筑家、家居设计师中金牛座比例最高,以建筑界奥斯卡的普里兹克奖为例,历史上40名获奖者中就有8名是金牛座,你会作何感想?
如果再告诉你,疯狂泼洒颜料的杰克逊·波洛克,迷恋火药爆炸的蔡国强,枪击电话亭的肖鲁,甚至用拳击手套浸沾颜料击打画布的筱原有司男,这些激情艺术家都具有白羊能量,你是否还会认为只是巧合?
再比如,同样是擅长用“点”创作的艺术家,为什么修拉、草间弥生、达明安·赫斯特的笔下,作品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构图与情绪,排列各异的无数圆点与艺术家的星座宫位又有哪些关联?
或许,破解了星座美学的谜题,你会恍然大悟,自己为何在同一场当代艺术展览中对不同作品会产生喜欢或厌恶的强烈共鸣,为何在画廊与古董店中对某件作品会一见钟情并有立刻买回家的冲动。
当然,即使抛开星座不谈,也可以肯定的是——美学影响你的艺术消费。
执行出版人:马继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