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艺术衍生品时,我们在买什么?

  • 来源:艺术商业
  • 关键字:生活用品,艺术品
  • 发布时间:2015-09-21 12:01

  相较于一般性的生活用品,我更倾向于购买有艺术附加值的艺术衍生品。可是究竟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呢?我开始调查不同的人对购买艺术衍生品的想法。先说说我自己,我希望我使用的每一件物品在除却简单意义上的“造型美”与“实用性”之外,还能有美学的渊源或者“有些故事可讲”。我希望在家人朋友说起“这只杯子真有趣”的时候,能够向他们介绍这只咖啡杯的图案来自于岳敏君张嘴大笑的艺术形象,即便是我挂在家里的并不是岳敏君的原作,我也一样能够与任何一个朋友聊起与这只杯子与作品有关的一切。因而我所拥有的不仅仅是一件商品,还掺杂着我对艺术原作的欣赏,甚至还有我对艺术家或者创作者本身的尊敬。

  对衍生品有着特殊感情的人还有专业藏家。有一位当代艺术的重要藏家,他对于衍生品的购买会分为艺术复制品的购买以及生活商品的购买,购买复制品是因为喜爱原作,即便是已经收藏了原作,也希望同时购买原作的复制品赠予友人与宾朋一同分享。是否购买一件艺术衍生品,对于他来说最核心的考虑因素是这件衍生品的母体能否入他的法眼。

  当然,并非所有的人都在思考艺术本身与生活发生的关系。自由摄影师Alps先生告诉我“艺术衍生品对于我来说,就是装饰品!艺术衍生品对于我,是在买不起原作的情况下最符合我审美需求的装饰品。”

  关于会不会买衍生品,远离艺术工作者的圈子,即便是无须考虑价格的高收入阶层,也会斩钉截铁地回答我:不会买。供职于西门子中国多年的Tami小姐提到自己更倾向于精致、简洁的北欧风格或者英伦田园,而不是艺术商店里很多“贴标衍生”的做法。这里她无疑流露了对于衍生品衍生方式的不认可,相对于精益求精的知名品牌的产品设计,她眼中的很多艺术衍生品都只是简单地停留在把图案印在T-shirt上,或者把作品印在茶杯上,精致一些的也可能只是用毕加索的作品制成丝巾。如此简单、粗暴地对艺术原作进行使用,之后又以相对于产品本身更高的价格出售,让人觉得并不划算。接受调查的朋友对于买或不买衍生品的回答都是简单、干脆的。回答买的朋友,无一例外地属于从事与艺术设计相关职业的“创意阶层”,与艺术衍生品的生产者、创作者同属一个阶层。这种所谓的认可,并没有真正地与大众生活发生关系。回答不买的朋友不乏城市新贵、行业精英,他们觉得“艺术”是与自己的生活毫无关系的事情,甚至有位在中国生活18年的日本友人告诉我,这些虚的东西,何必刻意与我的生活扯上关系。这些论述让我发现艺术衍生品与艺术品在这类人群的眼中是差不多的事情,艺术衍生品并未像我们曾经设想的那样,已走下神坛,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文/Vicki Lee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