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美掌门郑好 践行艺术商业的结合

  • 来源:艺术商业
  • 关键字:生活,艺术
  • 发布时间:2015-09-21 12:58

  用生活向艺术发问

  昊美术馆的“昊”字,有着上“日”下“天”的结构,这是郑好的理解,体现着对艺术和生活的完美诠释:舒适每一日,艺术每一天。英文“How Museum”中的“How”是一种发问,向艺术发问,答案永远开放。上海的私人博物馆氛围很好,有喜马拉雅美术馆、龙美术馆、震旦美术馆等数家私人美术馆,艺术与商业的结合在这里有着众多例证。郑好用昊美术馆的名字告诉人们,他们正在力图把一种商业行为和精神生活的享受结合在一起,这个交叉的节点,使酒店和艺术两个产业可以滚动发展。

  翻看郑好的新浪微博,他的签名让人印象深刻:“收而藏之私乐,收而展之众悦。”早在1996年,郑好就买下了第一件艺术藏品,此后一发不可收拾,他的兴趣也从中国传统的景泰蓝艺术转向国际化的当代艺术。但此前这位低调的藏家,一直隐身于公众视野之外,直到2012年“东方品藏”以及2013年上海美术馆搬迁之前的最后一展“中国表现”艺术大展,才让公众看到这位温商的强大当代艺术收藏。

  对于如此低调,郑好有着自己的理解:“收藏是私人的事,展览是大家的事情”。在十几年的收藏当中,郑好几乎没有卖出过藏品。如今,他已经拥有几千件艺术藏品。所以,是时候把这些收藏展现在大众面前了。

  2013年9月,艺术家博伊斯的中国首次个展——“社会雕塑:博伊斯在中国”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揭幕,原本在2012年11月就打算开幕的展览,整整推迟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面向公众呈现,郑好成了推动展览顺利举办的中坚人物,这些原来由德国收藏家米歇尔·博格收藏的作品,已由上海昊美术馆全部收藏。今天在万和昊美艺术酒店三层的公共空间中,正摆放着这位知名艺术家的多件作品。

  从收藏家到酒店管理者

  一家艺术酒店的建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对于郑好来说,这个过程更加复杂,从一位收藏家转型成美术馆创始人,再到艺术酒店的管理者,这其中要走很长的路。

  2013年,正在筹建美术馆的郑好正进行着第一次转型。“我要慢慢完成从收藏家到美术馆创始人的蜕变。以前我在根据藏家的品位建立收藏体系,未来要根据学术的体系来做。我邀请了韩国策展人尹在甲出任馆长,我们准备打造最具个性、最专业的美术馆。”他认为昊美术馆本身也是一个大型装置,选好了馆长,下一步会开始着手建立一个国际化水准的学术委员会,还要建立具有国际化水准的管理团队和执行团队。2015年,站在自己的艺术酒店中,郑好仍旧不确定自己的转型是否已经完成。他身后的酒店大堂,是由法国著名设计师尼埃尔主持设计的。设计师将山水云风木等中国自然元素融入环境结构,艺术家仇德树创作的巨幅的裂变山水作品立于酒店正中央;与艺术家蔡志松威尼斯参展作品《浮云》相得益彰,张恒的《推背图》、达明安·赫斯特的代表作《圣徒》、草间弥生的《南瓜》让观者仿佛来到了顶级的美术馆。

  身为一个商人,郑好从不避讳谈商业,他所做的一切尝试都是在寻求艺术与商业最完美的结合方式。生活中不能没有艺术,把艺术融入生活,融入自己的产业,是他的终极梦想。而从个人意志转向机构收藏、企业收藏,他觉得最大的转变还在于思维方式,“我现在收藏更多地会去想这个能不能支持我的艺术商业,这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于是,“这间艺术酒店在我需要对接酒店商业模式的时候就自然产生了。我并不是刻意去做,但现在我更加感觉到它具有更深的意义。”在此之前,郑好已经做过很多次的尝试。通过做地产,他开起了星级酒店。经济效益上来后,他以商业为后盾收藏艺术品,然后用收藏到的艺术品装饰酒店;酒店为艺术品提供展示的空间,同时又使酒店充满了艺术气息;再以艺术品来反哺商业,而商业成功的同时又促使艺术品的收藏更上一层楼。多年运作下来,郑好把地产、酒店、艺术三者已经完美无缝地融合在一起。昊美术馆的温州馆就位于市区万和豪生大酒店的一幢附属建筑内,而该酒店属于郑好执掌的万和酒店投资集团。

  做一件最“走心”的事

  “我一直想做一间酒店,将艺术融入其中,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和谐。美术馆在酒店,酒店在美术馆,任何一个回头转身之际都会有一种艺术的载体存在,这是我内心非常真实的想法,我也是按照这个真实想法去做的。”说起这间艺术酒店的创始理念,郑好觉得这是一件非常“走心”的事。对于收藏家来说,郑好觉得自己需要向下一个阶段前进。这也是“收而藏之私乐、收而展之众悦”的原因。

  “收藏一定要从收而藏到收而展,这是个非常大的突破。而下一个突破就是如何对待收藏与商业的关系、收藏与公共教育的关系。”郑好说如何让艺术与人“产生互动”是他最根本的想法:“我们的艺术品收藏量很大,如果仅仅在个人空间或者美术馆来呈现,会占用很大的美术馆资源与成本,从根本上我非常希望看到艺术品与观众零距离互动会产生什么。”当郑好选择在上海张江高科这个地段建设酒店时,很多人都不看好,因为这里距离市区太遥远,但他有自己的想法。“我做酒店,未必会选择在最核心的地方。昊美艺术酒店是上海自贸区浦东张江第一家五星级标准的酒店。张江很特别,首先,它相当于北京的中关村,IT精英云集,GDP贡献在几千亿元;第二,地理位置特殊,不管是从世博园、新国际博览中心、国家级创新园,还是到迪斯尼都不会超过12分钟,非常方便;第三,我在张江做了一个酒店群,昊美一直在我们本身的规划中,周边的高端别墅、婚宴、商务需求很大,离机场也特别近。因此,它是非常完整的复合型酒店。酒店业务结构模式的多种可能性很重要,在这里,Onehome酒店的国际性、广泛性也会更加强。”

  随着上海迪斯尼开幕时间的临近,郑好也越来越期待庞大的人流量对于艺术酒店的推动促进作用。“如果说这个酒店一年有30万甚至于50万的人流量,那至少它的这些艺术品和50万人产生了关系,这对艺术教育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推进。我们在酒店当中,也会有美术馆式的体验与服务,这样会产生很多不同的互动,让不同的艺术空间产生不同的感受。”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让大众接受这些艺术品。“你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你要符合大众的胃口,你能做到的就是怎样让懂艺术的人兴奋,让不懂艺术的人感到和谐、舒服,所以我们应该考虑在什么地方放置什么样的艺术品,酒店环境是否适合艺术品的呈现,在未来我们会不断根据这些问题进行调整。”

  保持纯粹的初心

  “这可能是全球最大的一间艺术酒店。”郑好说,“我去过世界上许多国家,也见过很多很棒的艺术酒店,但像昊美这样大规模的还真没有。未来如果这个酒店的艺术可以让客人很震惊,觉得是很有意思的融入,让他感觉除了适合居住外还欣赏到了艺术品,在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得到了很多感受,我就会非常开心。”郑好把这间酒店形容为艺术7星、标准5星,这里融合了120位艺术家与顶级设计师一共500多件的艺术品和设计品,其中不乏博伊斯、达明安·赫斯特、草间弥生等国际大牌的艺术作品,如此多的精品出现在酒店的各个公共区域,安全性成为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保险是一定要有的,但以前我从来不敢想能把500件艺术品引进来,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它会不会遭到破坏?是不是安全?如何考虑酒店客人的接受能力?而我是不是真有能力把这些不同的艺术品融入这个酒店?”郑好其实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好,这几年也有过纠结,“我其实也是下狠心了,不管你有没有信心去做这些事情都会非常摇摆,但是你既然去做酒店就要有突破,没有突破就没有酒店的未来。”从收藏家到美术馆创始人,再到酒店管理者,郑好的身份在不断变化,但他仍旧保持着一颗“纯粹的初心”,但其实纯粹很难。“有时候我也特别想做纯粹的收藏家,但是现在中国的环境很难让一个人非常纯粹。很多坚持,能坚持85%就不错了,那15%还是根据市场产生的一些不定因素,也会有颠覆、有放弃、有抉择、有纠结……这没有办法。好处是现在我手里有很多棋子,我只需要思考怎么组合成最强的组合,战略是我最重要的问题,细节方面我会放心交给团队去做。”在郑好的未来构想中,万和昊美还将举行酒店博览会,他会邀请艺术家、画廊、设计师等和艺术有关的人来参与,酒店对于他来说不仅是一个经营场所,而且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平台。“酒店和美术馆一样,都是一件特别细水长流的事情,它是我相互依靠、相互支持的项目。其实你所经历过的一切,回过头来看,都会发现它是很有意义的。”

  对话郑好

  Q——《艺术商业》

  A:郑好

  Q:您对艺术酒店这一概念的看法是怎样的?

  A:现在,通常有很多酒店都称为艺术酒店,我去过很多国家,也看过很多所谓的艺术酒店。以我们Onehome品牌旗下的艺术酒店来说,首先是体量相对较大,比如万和昊美近5.5万平方米,属于复合性功能的综合五星级酒店。此外,酒店的投资量很大,如何将艺术融入酒店?从酒店设计之初我们即在进行一系列整体规划,将艺术品放入与融入酒店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让旗下的酒店成为最具艺术气质的商务酒店,这是我们对它最重要的表述。所有艺术品不会给酒店的管理带来不便以及视觉观看层面的不协调,酒店中的艺术品不应该非常“自我”,这种融合的沟通关系就像咖啡和伴侣,是一种艺术品与酒店展示空间及气质彼此吻合的效果,在艺术与酒店这两种性质迥异的事情之间寻求天衣无缝的融合。

  Q:您既是收藏家又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在您看来艺术与酒店的结合点在哪里?

  A:通常一些大的地产品牌都会尝试做艺术酒店,比如Antigo、朗庭等。从国内来看,常规酒店会比较少地考虑满足客人艺术爱好方面的需求,但像万和昊美艺术酒店这样的规模,则需要将婚宴、会展、商务客户等不同需求及感受纳入考量;同时,酒店的融合性、纯粹性会更强大,因为我们Onehome有自己的艺术团队,有美术馆的运营经验,有默契感、互动感,会更有意思。于我们而言,艺术和商业是两条腿,缺一条都走不动,二者的融合性在未来值得期许。未来昊美艺术酒店会有自己的Onehome酒店博览会,会依托现有的户外雕塑绿地,会有以影像、摄影为主题的Art Bar,以艺术衍生品为主的Art Shop。当然还有我们的特色,以景泰蓝为主的博物馆餐厅和艺术大师套房。

  Q:酒店中的艺术作品都来自您的收藏吗?

  A:是的,都是没办法进入美术馆或者是我向美术馆借用的作品,前提是必须适合酒店内容。在我看来,艺术酒店的灵魂就是艺术,大部分的装饰可能10年就会过时,因为材料过期了。但用艺术来装饰的话,我想甚至100年都不会过时。我不会限定作品的类型,除了油画、雕塑、影像、装置等当代艺术之外,也有几百年前的艺术品。作品的布置依据酒店不同空间的需求而定,组合也比较多元,比如中餐、全日餐厅、行政酒廊等对作品的融合度是不同的。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