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仇的代价(2)
- 来源:章回小说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复仇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9-26 14:37
他有些恼怒,又觉得挺有意思:这个小媳妇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她是不知道马王爷三只眼的厉害啊!也好,我就喜欢这样的烈性女子,有味道!
村长想在阿香身上得逞,是他打错了算盘。
为了防备村长的骚扰,她不再一个人到田里干活,每次都和公公一起去一起回。
其实,自从儿媳进门那天起,公婆就已经为儿媳担心了。这些日子,儿媳忽然不再一个人早出晚归地下田干活,他们心里早就明白了八九不离十,只是不忍心说破。再说,这也是让全家人没面子的事。
公婆自然不愿意让儿媳一个人在外面抛头露面,他们都知道村长的为人。村长不仅仅是个色棍,是个抢男霸女的地痞无赖,还是个畜牲。按说,他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在村里论辈份论亲戚,和阿香的婆家是很近的本家,是阿香丈夫的一个堂叔,可这个畜生却从来不管什么辈份大小,也不管什么亲戚里道,只要他看上了谁家的姑娘、媳妇,谁家的姑娘媳妇就算倒了霉。村里的男人们也到乡里、县里告过村长,但是,上面没有人管,都说,农村的村长搞个破鞋,你愿意我愿意的事,回去管管自己的老婆得了,母狗不龇牙,公狗敢上腚?
村里的男人们也到公安部门告过,公安部门的两个干警后来到村子里找到那两个告状的男人说:查不实的事,再说,这事你们又没留下什么证据,就是有的话,做DNA鉴定得一大笔钱,谁告状谁出,再说,你们老婆也不配合——
在这种情况下,哪个女人愿意配合呢?村长曾经威胁过她们:如果她们不从他,如果她们告诉了自己男人,就让他们家半夜房子失火,烧死他们全家!
她们自己一个人死了也就死了,可是,哪个家里不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为了保全家人,她们只有把委屈和耻辱藏在心里,把眼泪咽进肚子里。
女人从来都是能吃得了千般委屈万般苦。
女人从来都是为了家里的老老少少,忍辱负重着。
后来,到乡里县里和公安告状的几个男人,都遭到了报复——
他们这几家,或是被以各种借口多收了各种农业税,或是得不到农业贷款的指标,或是柴垛半夜里失火,或是正待收割的庄稼在一夜之间被偷个精光。还有一家男人,秋收时,从地里用小四轮子往回拉庄稼。小四轮子开到一片树林子边上的小路时,他的脖子忽然被一根细细的铁丝勒住了,几乎要把这个男人的脑袋勒下来,停下车一看,原来是一根细铁丝,一头从这边的树上拴着,再将另一头拴到路另一边的一棵树上,拦到路中间,开小四轮子路过时,开车人如发现不了,或者车开快了,脑袋就会被铁丝勒下来——
这件事让全村的人们惊慌不已。你说说,这人怎么这么歹毒,如果开车的人万一有个好歹,死都不知道咋死的。
从此,大家虽然嘴上不说,心里都明镜似的,都知道了村长的狠毒和厉害。惹不起,躲不起,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吧!
这样一来,村长就更加肆无忌惮地横行村里了。
八
每天早上,当男人们都上地干活时,村长才出了自家的门,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吸着烟,东家走走,西家逛逛,看谁家的女人今天顺眼了,若是方便,就把这家的女人睡了……
这些女人们都敢怒不敢言,怕他报复她的家人,村长睡了全村六十岁以下的女人,包括十几岁的少女……
这天早上,村长惦记着昨天下午玉米地里的事儿,出门后,径直来到阿香家。他没看到阿香,只看到她的婆婆在家哄着孩子,就没话找话地说:忙呢嫂子?我大哥下地去了?按亲戚辈份论,村长管阿香的公公叫哥哥。他们是一个族的堂兄弟。
阿香的婆婆回答着:下地干活去了。
村长装做无意地说:大哥咋还下地啊?让媳妇干就行了,也没多少地,还用得着他操心了?
婆婆说:他们爷俩儿做个伴,相互照应着点,媳妇一会儿还得回来奶孩子。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村长又和婆婆寒暄了两句,就来到阿香家那片玉米地边上,蹲在那里等着……
一会儿,村长听到了玉米地里面一阵窸窸窣窣的玉米叶子的响声,他扒开玉米叶子朝声音响起的方向探头一看,正是阿香走了过来。他像老鹰扑食一样扑上去。她拼命抵抗着,挣扎着,还大声喊着:爹——!爹——!
阿香的公公在远处急急地应着:咋了?咋了?
村长听到她公公的回应声,忙撒开了她……
她又气又臊,猛地向家的方向跑去……
九
从此,他就经常来骚扰她,她逃避着躲藏着。后来,她实在忍无可忍,就到乡派出所去告了他。可没想到,派出所的人却问她:你告他,你有什么证据?如果没有,你就是诬告,诬告别人是要吃诬告罪的……
她说:我只告他流氓骚扰。把他叫来对证一下就行,还用什么证据?
派出所的人说:啥叫流氓骚扰?法律上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条文,至于流氓罪,也没什么界定,顶多是道德上的谴责,让他给你赔礼道歉……那个公安停顿了一下,看看她,又说,据我们掌握,你原来的生活作风不太检点,挺小的年纪就会勾引你的老师,然后再把他送进监狱,没想到你小小的年纪就有那么多的心计,你这个女人真像人们说的,是一条美女蛇……她吃惊地看着那个正在对她讲话的公安。她没想到,她最疼的伤疤,竟在十年后被公安人员揭开了,那伤疤痛得她无法忍受,鲜血又汩汩地向外流淌着。
她又气又羞,出了公安局的大门,眼泪就刷地流了下来。她觉得头有些晕,有些头重脚轻,她就招手打了一辆出租车回到家里。
这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坐出租车。
她要像城里人一样奢侈一回。也许是最后一回。
她坐在出租车里,悲愤不已。她不明白,小时候为什么自己那么倒霉,遇到那个狼心狗肺的老师?这是她的错吗?不!是命运的错!那个体育老师坐牢了,是他罪有应得,她们这些当年八九岁的女孩子没有罪过!可是,“公安”怎么这样讲话?公安部门不是惩治坏人的地方吗?
她不明白,命运怎么这么捉弄自己,这么和自己过不去?
她害怕。她想起了小时候父母常唉声叹气的那句话:以后还能找到婆家吗?她找到婆家了,但是,她没对丈夫说起过小时候自己的那个可怕的经历。如果当初丈夫知道自己那段经历的话,他还会娶她吗?如果现在在外边的丈夫知道了自己的过去,他还会要自己吗?
她被痛苦折磨得六神无主,心绪不宁。
出租车马上就要进村子了,在村边上,她让车停了下来。她不想坐着出租车进村子,怕村里人说她招摇,还害怕公婆埋怨她糟蹋钱。她永远不能让公婆对她有一点点的不满意,也不能让他们感觉到她这个当儿媳的情绪有一点点的异常。
她多么珍惜这个家啊!
她多么希望这个家仍然像以前那样,平静,祥和,温馨,幸福——
她一直看着出租车掉过头去,向来的路上往回开着,直到拐了一个弯消失了,连车轮扬起的尘土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时,她才进了村子。
她不知道自己是怎样深一脚浅一脚地回到家里的。
回到家里,看着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公公、婆婆,有千言万语想对他们说,却又无法对他们倾诉。这么多年来,她很少和别人交流,她把所有的委屈和痛苦默默地吞咽到肚子里。
她小心翼翼地抱起正在熟睡的儿子,给孩子喂奶,看着儿子吃得这么香甜,心里一阵阵发酸。她想哭出来,又害怕公婆为自己担心。
公婆看看她,又相互看看,对她说:阿香,一上午你到哪儿去了?孩子饿了,哭了半天,咋也哄不好,刚刚冲点糖水给他喝了,才睡着。
她默默地看看两位老人,什么也没回答,她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回答两位老人的问话。
十
第二天,阿香像以往一样,早早地起床,喂鸡喂鸭喂猪,做好早饭,伺候公婆吃过了,喂孩子吃完奶,就拿起一把镰刀上田里干活了。
阿香要把田里的玉米秸收割回来,好作为冬天的烧柴。已经九月中旬了,秋天过了,冬天就要来了。
她来到地里,飞快地收割着玉米秸。她要把所有的委屈和耻辱都化为干活的力气。只有这样,她的心情才好受些,才能忘记心中的烦恼。
她一会就割完了一条垅,一会儿又割完一条垅。她把割完的玉米秸捆好,背起来回家,她得回家给孩子喂奶了。
她刚往地边走了两步,发现村长像幽灵一样,突然出现在面前,一边狞笑着凑到她的面前,一边伸手往她身上乱摸着。
她一点点地后退着,悄悄把右手伸进玉米秸里,紧紧握住镰刀把——
村长伸手拉扯着她的衣服,拽她的裤腰带——
她把镰刀从玉米秸里抽出来,悄悄地把镰刀伸到村长的后背上——
村长把她按倒在地上,企图强暴她——
她把镰刀用力刺进村长的后心——
村长惊讶、恐惧地盯着她,嚎叫了一声,松开了正扒她裤子的手——
她又猛地用尽力气,让镰刀尖又更深地刺入了村长的心脏——
村长挣扎着爬起来,她却死死地抱住村长,直到村长再也没有了挣扎的力气,直到村长渐渐地瘫软在她的身上,直到村长把头耷拉在她的胸前,她才用力推开村长,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她的衣服上,沾满了村长的鲜血和泥土——
她忽然感觉到心里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轻松。她仍然把那一大捆玉米秸背回家。
她回家后,先进了自己的房间,换下了沾着泥土和浸着血迹的衣服——然后,她给孩子喂奶,然后,她又回到地里,直到把那一片玉米秸地割完,都背回了家。
第二天早上,她仍然和以往一样,忙碌完了,给孩子喂完奶后,对公婆说:爸,妈,我走了,你们别找我了,你们辛苦吧,把孩子拉扯大吧,告诉你儿子,以后再找媳妇时,千万别给孩子受气——
说着,她跪下来,流着眼泪,给公婆一连磕了三个头,然后,朝门外走去——
公婆惊怔地看着儿媳妇,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儿媳妇为什么要走,要到哪里去。这日子过得好好的,再说,她竟不要孩子了,说让公婆好好拉扯着——
在公婆的呆怔中,她已经走出了门外——
十一
第二天上午,警车鸣叫着开进了村子。
警车一直开到阿香的婆婆家。她的公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都惊恐地看着家门口突然出现的警车。
警车上先下来两个警察,然后又下来一个让两位老人简直不敢相认的人——儿媳妇!儿媳妇的双手上戴着一个闪着光的东西,儿媳妇看到两位老人,低下了头。警察进屋找了一圈,找出了她沾着血迹的衣服,对她说:你再想想,你把镰刀放到哪里了?
婆婆忙对警察说:你找什么?我知道,我给你找去。警察说:那么说你们是联合作案了?
儿媳妇忙说:与别人无关。妈,你进屋去哄孩子去吧,警察要找的是镰刀,我忘记了昨天我是把它扔到地里了,还是放到仓房里了。
公公说:找镰刀干什么?一个镰刀有什么好找的?警察说:那是主要犯罪证据。
公公和婆婆惊呆了,他们看看警察,看看儿媳妇手上闪着光的东西,终于恍然大悟:儿媳妇犯了法,手上戴的是手铐!
婆婆一下子扑到儿媳妇跟前,抱着她,颤抖着问:孩子,这是咋回事?你犯了什么法?找镰刀干啥?
儿媳妇平静地说:妈,我把“老骚”杀了,我给村里除害了,以后他再也不能祸害村里的女人了。公公和婆婆直愣愣地看着她,终于明白了儿媳妇这两天的反常行为,他们两位老人“扑通”一下跪到警察面前,哭喊着:冤枉啊!是他逼的我儿媳妇啊!求警察给我儿媳妇做主啊!
全村子围着观看的女人们“扑通”一声都跪在警察的面前,大哭大叫着:是那个败类那个畜生逼的,那个大流氓死得好,请警察给阿香做主啊——
全村的老少男人们都跪在了警察们的面前——
警察终于从柴垛里找到了镰刀。警察要带阿香上警车了,她的婆婆喊了一声“等等”,疯一样冲进屋里,抱出了正在啼哭着的孩子递到儿媳妇的怀里,阿香看着警察。警察终于给她打开了手铐,她解开衣襟,站在全村男女老少面前给孩子喂了最后一次奶。
当她把孩子还给婆婆,警察重新给她戴上手铐的一瞬间,孩子竟像突然间明白发生了什么似的,哇地一声哭开了,一边向妈妈张着小手……
全村的男女老少们也都跟着孩子一起哭着。
警车在村人们的哭声中开走了,警车开走的时候,没像来时那样,鸣着警笛。车轮似乎也很沉重,没像来时候那样,很张狂地扬着尘土……
十二
三个月后,由于案情比较简单,又因为阿香属于投案自首,法院根据情节和村长平时的所作所为,还有全村人为她联名写申诉和不断为阿香上访鸣冤,再加上她还有个哺乳期的孩子,她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村子里的人们不服,到一级级政府和各级法院去上访,还齐了一笔钱,为阿香请来了一名律师。
村里的上访代表们说:阿香杀人是属于正当防卫,是为了不让坏人强奸糟蹋自己,这样的女人是英雄,全村那么多的女人,年纪大的年纪小的,谁都没有阿香勇敢,她应该受到表彰奖励,不应该被判刑。
阿香也听从了律师和乡亲们的意见,上诉到中级人民法院,后来又上诉到最高人民法院……
阿香终于被无罪释放了。
可是,阿香的心里能平静吗?她心灵的创伤能抚平吗?
铁窗内,她痴迷
地望着那缕光……
每天清晨,头上的那个小窗子露出那束曚昽的光亮时,她都要贪婪地站在光束的下面,仰着头,仰望着那束微弱的光一点点地变得明快,变得强烈,变成一个鲜亮的光柱,从那个小窗口,斜斜地射进这个囚室。这时,起床的哨子响了,她才不情愿地离开投进光束的窗口。这个窗口是一个只有三十公分的正方形,高悬在她无法触及的墙壁上,这是这个囚室里唯一的窗户。
每天晚上,她都会站在这个窗口,仰望着,仰望着这束淡淡的光亮,直到这束淡淡的光亮渐渐地变弱,渐渐地隐去……
她已经在这个窗口站了三年。
三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三年就是一千零九十五天,十年的徒刑,三千六百五十天,这就是说,她已经在这一天天的光亮升起落下的轮回中,熬过了总刑期的三分之一。
还有一个令她振奋不已的消息:前两天管教告诉她,由于她在服刑期间表现得好,给她减了两年刑。两年,七百多天,细细算来,她再在监狱里熬过一千八百六十五天,就可以出去了。
时间真难熬,但剩下的日子却是屈指可数的了。她现在三十三,再有五年,她是三十八岁。那时,她已经是一个中年女人了……
她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的青春年华竟然是在监狱中度过的。
想到此,她哀伤不已,泪水又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她从小就爱哭,她有个挺不好听的外号“哭巴精”。特别是这些年来,她的泪水究竟流了多少,已无法估算。她只知道自己的眼睛已经哭坏了,一哭眼睛就疼,酸胀着疼,流一次泪,要疼好多天。为此,她总是控制自己不流泪,可是,泪水好像故意和她过不去,总是不由自主地往下流着……
她无论如何也解释不清楚,当年她为什么会把自己推进监狱?如果当初她能冷静一些,不把那个败类掐死,而是到公安部门报案,让法律惩罚他,她今天就不会是一个囚徒。
但是,在那样一种情况下,谁又能保持得了理智呢?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在生死攸关的情况下,处乱不惊呢?
一
那是2001年5月7日,对于她,对于女儿,对于她的家庭来讲,都是一个黑色的日子。
那一天,在太阳直直地照耀着大地的中午时候,她从单位下班回家,在附近的一个菜市场买了点菜,还为女儿买了一些爱吃的小食品,然后像往常一样,急忙赶回家里,准备给女儿做午餐。
家距单位很近,她每天中午都要回家给女儿做饭。
但是,她用钥匙打开家门的那一刻,忽然听到了女儿撕心裂肺的哭叫声……
她一个箭步冲进女儿哭叫声传出来的房间……
女儿八岁了,她还从来没听过女儿这样痛苦和恐惧的哭叫声。
她不知道女儿怎么了?更不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
她冲进女儿的房间时,眼前的一幕让她目瞪口呆:她的小叔子,也就是丈夫的弟弟,女儿的叔叔,正在这个城市里读大学的二十三岁的大学生,正把女儿压在身下……
女儿又惊又怕,还由于疼,正拼命地哭喊着,用一双小手抓着推着叔叔的手和脑袋……
这个当叔叔的,怎么能丧尽天良?怎么能干这种没有伦理的事情,何况女儿还是一个孩子,一个八岁的孩子……
她急了,冲上前去,一把推开小叔子,扬起手,向小叔子的脸狠狠地扇过去……
小叔子被嫂子的突然出现吓呆了,继而,忙提上裤子,狼狈地逃走了……
女儿看到妈妈,哇地一声哭得更响了。
她抱起女儿,心如刀割。女儿不仅仅是八岁的女孩儿,还是一个残疾儿,她的双腿从来就没有走过路。这个畜生怎么会这么残忍和无耻?竟然糟蹋一个残疾孩子!
她流着泪,检查一下孩子的下身,还好,没有被伤害……如果她晚回来一步,后果将不堪设想……
她一想到后果,禁不住打了个冷战,后怕像寒流一样袭击得她一阵阵颤抖。俗语说,家贼难防。她不知道以后怎么来防备这个“家贼”。
二
这天晚上吃完晚饭,她哄女儿睡下后,对丈夫述说了中午她看到的那一幕。
丈夫先是吃惊不已地听着她说,继而,冷笑了一声,脸变了颜色,对她声嘶力竭地喊道:你要是觉得我弟弟经常来咱们家,给你添麻烦,你就和我直说,但是我决不允许你这样埋汰他。他还是个孩子,还在读书,你怎么会这么恶毒地陷害他?他不就是上咱们家吃几顿饭吗?可话说回来,他在这里举目无亲的,不上我这个哥哥家你让他上哪儿去?他在这里上学,没住在我这个当哥哥的家,已经让我够没面子的了,吃了几顿饭你就要想出这么歹毒的计谋,往他脑袋上扣屎盆子?你……
丈夫说到这里,还觉得没解恨,又咬牙切齿地说:你……你安的什么心?你让他以后怎么做人?
她已经气得说不出话来,她没想到丈夫不仅不相信,还这样蛮不讲理。她气极了,说:你怎么能这么说我?你以为我这是在无中生有造谣陷害吗?是为了不让你弟弟进这个家门吗?你……
丈夫瞪着眼睛,用手指着她,又气急败坏地说:我怎么了?我没你那么坏!最毒不过妇人心,这次我可是领教了,多亏我是他哥哥,我的弟弟我了解,这要是换了别人,还不得让你给冤死啊!
她气得说不出话来。
一生气就说不出话来的她,此刻欲哭无泪。
她万万没想到,丈夫会对她说出这么一番话来。她无论如何不能明白,丈夫怎么会认为她是为了不让小叔子登门,而造谣中伤他!
她又气又惊讶,还有恐惧。她不知道女儿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
在以后的日子里,她为了让女儿免遭伤害,想了许许多多的方法。
她用自行车推着女儿走了一家又一家的幼儿园或者托儿所,但是,人家都不收留这个有残疾的孩子,无奈,她只好雇了一个保姆到家里,让保姆照看着女儿……
她这个当母亲的,真的害怕女儿再遭到什么不测……
三
女儿一出生双腿就像面条一样柔软,到了一岁时还不会站立,到了三岁了仍不会走路,虽然她抱着她走遍了大大小小的医院,也吃了无数的药,还四处讨来许多中药偏方,都无济于事。
女儿一天天地长大了,她发现自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时,就哭着闹着要走路,看到别的孩子背着书包上学时,就哭着闹着要上学,但是,对于一个没有一点生活能力的孩子,学校是不肯收留的。
女儿是可怜的。她这个当妈妈的虽然给了女儿生命,却不是健全的。女儿每当想去拿什么东西时,只有用双手着地,拖着两条腿爬呀,爬……
这些年来,妈妈把女儿放在家里,买来了一些动画和卡通碟,让女儿自己在家里看,打发这一天又一天的时间,等待着妈妈下班回家。每天吃完晚饭后,妈妈就会坐在女儿身边教她学习……
一次,在女儿的作文本上看到女儿写的一篇作文:《如果我有一双翅膀》。这篇作文让她这个当妈妈的泪水长流。
作文中写道——
如果我有一双翅膀,我就不会因为腿残而不能走路。我会用翅膀飞翔,飞到天边,飞越海洋,飞到我想去的地方,实现我心中一个深藏的梦。那个梦,就是在茫茫的大千世界里,我像天使那样,或者像小鸟那样,不仅长着两只脚,还有一双翅膀,如果我的腿受伤而不能走路了,翅膀也能载着我飞翔……
如果我有一双翅膀,我就不再让妈妈背着我,到大街上或者公园里去享受春夏秋冬的变迁。
春天是美丽的,春天是绿色的,绿色代表着希望。我的生命里没有绿色,我的绿色在我出生的那一刻,就被一双残酷的看不见的魔手扼杀了……
这是一个孩子的作文吗?
妈妈感动又难过。
如果能做到的话,她这个当妈妈的,宁可让自己的双腿残缺,而换来女儿的奔跑,宁可用自己身心做代价,来换取女儿的健康……
四
一个俄罗斯作家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在女儿三岁那年,女儿的父亲患了心肌梗死,抢救无效,死去了。她无论如何不能相信,丈夫,才三十岁的丈夫,小小的年纪,怎么会患这种老年人才会得的病?
丈夫走了,扔下了她和一个残疾女儿。
一年后,经过别人介绍,她和现在的丈夫结了婚。
这个男人心地很善良,对待女儿胜似亲生,这让她很感动。
每到星期天节假日,他们会像其他的夫妻一样,用轮椅推着女儿到公园去让女儿开心……
丈夫,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但是,丈夫的弟弟呢?这不是用好人或者坏人这样简单的尺子来衡量的问题。
她想,如果女儿是丈夫亲生的,他就不会这样蛮不讲理地用那样恶毒的语言来诋毁她,也不会不相信她的话吧?他为什么不问问女儿?孩子是纯洁的,是不会撒谎的……
那么,如果女儿真的是小叔子的亲侄女儿,这个小叔子也就不会对女儿有那样的行为吧?
说到底,她和丈夫是后凑合到一起的,虽然丈夫对待这个残疾孩子很好,究竟不是他亲生的,没有血缘关系,怎么着也差了一层。她想起了小时候,常听一些老人们在议论一些不是亲生的孩子时说过的一句话:羊肚子贴不到狗肚子上。可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于是,她有了一丝悔,悔不该领着孩子嫁人,如果她不再嫁人,一个人领着孩子过,就不会有这么多的麻烦了吧?现在可倒好,丈夫的家是农村的,家里很穷,她和他结婚五年来,都是在帮助他的家。他的弟弟考大学,他的学费、生活费,都是他们一家人从牙缝里省出来的,可这个没良心的,虽然受着高等教育,却禽兽不如……
她越想越气,越气越恨。她不知道自己怎样才能让可怜的女儿不再受到伤害。她每天都为女儿提心吊胆着。
尽管自从那件事情发生后,她已经为女儿雇回一个有着高中文化的保姆。然而,这种事又不好对保姆说破,家丑不可外扬,何况小叔子以后也需要在这个城市里生存。他马上就要毕业了,丈夫已经为他联系了几家用人单位,也都经过了面试,用人单位很满意,只等着他的毕业证书到手后,就可以上班了。
为了供这个小叔子上大学,她和这个家苦熬了四年,眼看着就熬出了头,说什么也不能毁了他的前程,怎么说,他才二十三岁,还没成熟。再说,他有时在周末的时候还会来,如果对保姆说了这件事,小叔子在一个外人的眼里会是什么样的人?如果张扬出去,恐怕就不是对象能不能找到的问题了,而是触犯了法律。尽管她恨小叔子,尽管小叔子伤害了女儿,但是,她还是不愿意让他名誉扫地。他终究是丈夫的弟弟,也许是他一时的冲动或者一时的糊涂吧?但愿以后再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于是,她在雇这个中年女人当她女儿的保姆之前,和她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不用她在这个家里做任何家务,只要照料好女儿,让她和女儿一起玩,和女儿一起看书,写字,上卫生间,最关键的是不能让女儿受到一点点的伤害。保姆每天必须在早上七点之前来上班,晚上在她这个当妈妈的下班回家之后,才能下班。
保姆左一个保证、右一个你放心地承诺着,双方还签订了协议书。她这个当妈妈的才放下心地让保姆走进了她的家。
但是,她的心却一点也放不下来,总预感着有什么事情会发生,发生在女儿身上……
五
2001年的6月1日,一个晴朗的日子。这一天是孩子们欢乐的节日——儿童节。
早晨上班前,她和女儿说好了,她中午下班回来,领着女儿去吃肯德基,然后带着她去儿童公园,还带她去松花江划船……单位在这天的下午都给女职工放假。
她上班后,有些坐立不安。附近的学校在开运动会,那一阵阵的鼓乐声和喧哗声,更令她六神无主。她多么希望这个上午快些过去,她好回家陪女儿玩。
在临近中午时,单位像往年一样通知大家下午放假,却又通知她:下午有一个老客户需要她接待。
她在单位负责销售工作,接待客户,是她业务之内的事,没有理由推辞。
她在陪同客人时,心绪一直焦虑不安。终于忙完了单位的事,晚上下班时,本来还要陪客人吃晚餐的,可她还是和领导请了假,说自己有些头痛和发烧,可能是感冒了恐怕会传染,晚上就不陪客人喝酒了……
她和领导请完假,就和客人告别。
于是,在晚霞染红西天的时刻,她带着对女儿的歉意,为女儿买了节日礼物,又给女儿买了爱吃的巧克力,并计划带着女儿在晚上去兑现她这个当妈妈的白天没实现的承诺。她用钥匙打开了家的房门。由于女儿是残疾,她每次回家,都是自己用钥匙开门。每当这时,她多么希望女儿也能和别人家的健康女儿一样,如果听到妈妈的开门声,会欢快地跑到门口,为妈妈打开房门,张开迎接妈妈的双臂啊!
她打开房门时,家里很静,静得让她有些恐怖。没有了往日她下班回来经常听到的女儿和保姆的说话声。
凭着本能,她奔向女儿的房间,她又一次被眼前发生的一切惊呆了:小叔子正红着眼睛,用双手狠狠地掐着女儿的脖子……
女儿的小脸已经被憋得青紫,嘴也大大地张着,嘴角流出了口水,小手没有了挣扎……
这是干什么?小叔子在干什么?
她不顾一切地冲上前,用自己的双手狠狠地掐住小叔子的脖子,狠狠地掐着小叔子的喉咙……
她不知道掐了多长时间,一直到丈夫下班回来,看到了眼前的一切,惊恐地往下掰她的双手,却怎么也掰不开,她的双手已经像铁钳一样,死死地钳住了小叔子的脖子……
她的丈夫在惊讶和恐惧中,拨打了110,又拨打了120……
六
女儿死了。
小叔子死了。
她还活着。她生不如死。
她不知道,这一切都是怎么发生的,直到现在,她都恍惚如在梦中。
然而,那一切都不是梦,是残酷的现实……
原来,在那次小叔子伤害女儿的事情发生后,虽然丈夫在她学说了那件事情时和她进行了争吵,但是,丈夫还是在第二天中午来到弟弟读书的学校,他要问问弟弟到底发没发生这件事。
弟弟在矢口否认的同时,对这个可怜的残疾孩子恨之入骨。但是,由于家里有保姆时刻在女孩儿的身边,他无法下手进行报复。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当这个青年人在学校大门口看到一些孩子们欢天喜地、兴高采烈时,他的仇恨又蹿上心头。他下午往哥哥家挂了一个电话,他在挂这个电话时,只是想试探一下看看家里有没有人。他以为这个残疾孩子一定被她妈妈带出去上公园玩了。当他听到保姆接了电话,说孩子的妈妈有事陪客人不能带她出去时,他勉强地坚持听完下午的课,然后赶回哥哥家。
保姆看到孩子的叔叔回家来了,自然很高兴。保姆在中午时接到女主人的电话,说她今天下午要陪客人,可能晚上得回来很晚。放下电话,保姆就急得不得了,她怕女主人下班回来晚,那样,她就不能及时回家去做饭,那么,她上高中的儿子晚上在学校上晚自习时就会吃不上饭。她的家离这个女孩儿家很近,只一会儿就会回来,十分钟就能给孩子做好饭,煤气灶,很快的,只要热到锅里就好了……
于是,保姆看到孩子的叔叔回来了,就喜出望外地对孩子的叔叔说:你回来了正好,那你就带着她吧,我回家有点事,一会儿就回来。这正是这个当叔叔的巴不得的机会。他马上答应了。
他看着保姆出了家门,就凶狠狠地来到女孩子的房间。女孩子看到他进来,吓得往墙角缩着,被他一把拎起来,扔到床上,想奸污她。由于女孩儿的挣扎和叫喊,他又没了情绪,他还害怕耽误时间,怕保姆一会儿回来。于是,他就用双手狠狠地掐住了女孩儿的脖子,狠狠地掐着……女孩儿已经没有了挣扎,没有了呼吸,他还狠狠地掐着,掐着……从保姆走出这个家门,到女孩子的妈妈回家,只有十分钟的间隔,这个家里就发生了两条命案……
七
女儿死了,可她这个当母亲的却还活着。她活在监狱里——她被判了刑,十年徒刑。
当法院向她下达判决书时,她的律师让她上诉,让她在他已经写好的上诉书上签字。上诉的理由是:她的小叔子对女儿实施性骚扰,被她发现后,就对她的女儿怀恨在心,在六一儿童节的下午五时左右,从学校回到家中,用双手掐死了她的孩子,她是为了救女儿,才失手掐住了小叔子的脖子……
如果当初她看到眼前发生的一切时,能冷静或者镇静地拨打120,女儿就一定会救活吗?
如果女儿活着,现在已经十一岁了。可女儿却死了,她这个当母亲的没有保护好自己的女儿……
每当想到这些,她都痛苦得不能自制……
小叔子死了,是她亲手杀死了他。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青年,马上就要走向社会了,他的妈妈一定更心疼这个儿子吧?
这个狼心狗肺的东西,他怎么会对一个残疾的女孩子下得了这样的毒手?是什么原因让他这么仇恨一个弱小的女孩子呢?
是她这个当嫂子的平时有什么对他不好或者不周到的地方吗?她想啊想,也没想明白是不是由于自己的过错而让他对自己的女儿产生报复的心理。
也许,当女儿第一次被他伤害后,她不应该粗暴地打他的耳光,而应该好好地和他谈谈……
也许,那件事发生以后,她不应该对丈夫说。如果她不告诉丈夫,丈夫就不会在第二天找到小叔子的学校去指责他,他也就不会对女儿怀恨在心了吧?
这一切都是她这个当妈妈、当嫂子的错?
但是,她无论如何也不能弄明白,她和丈夫省吃俭用供着小叔子念书,却供出来一个畜生。这个畜生不但毁了自己,毁了她的女儿,还毁了她。她怎么就那样掐死了小叔子?直到今天回想起来,她都觉得后怕。真的是为了女儿吗?是!
但是,她的灵魂深处却有一个声音对她说:不是!是你隐藏在心底的仇恨主宰了你的神经而酿成的悲剧!
她不由得一阵颤抖……
那是隐藏在她心里的一个秘密伤痛……
八
那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了。
那时,她还是个孩子,十二岁。一个天真烂漫的女孩儿。
一天晚上放学后,她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邻居家的一个大男孩子。这个大男孩子已经上了高中。那个男孩子对她说:你愿不愿意和我玩?
她看着他手里的足球,高兴地答应了。
这个男孩子经常带着附近邻居家的男孩子们踢足球。她每次看到他们玩,都很羡慕,却一直没有机会。因为他们从来不和女孩子们玩儿。这会儿听他主动问自己玩不玩,她当然高兴不已。
他们两个人,玩不起来。足球不像乒乓球,两个人没法儿玩。于是,这个大男孩子就说,这个不好玩,我再带你去玩个好玩的。什么好玩的?她瞪着大眼睛问着。
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这个大男孩子一边说着,一边带着她来到他家,他家里没有大人。他说,他的爸妈到爷爷奶奶家去了,得两天以后才能回来。
他家里有什么好玩的呢?
他从冰箱里拿出来一些好吃的,比如冰激凌和饮料什么的。她接过他递给自己的一支冰激凌吃了,然后就坐到他身边,看着他打开了电视。他告诉她,他家有录放机,还有录像带,问她看不看?
那个时候,她是第一次听说录放机。
男孩子告诉她,录放机是他爸爸上日本时带回来的,录像带也是从日本一起带回来的。
这男孩子打开了电视,打开了录像机,插入了录像带。一会儿,电视里面的画面让她惊呆了。那是一个光裸着的男人,抱着一个光裸的女人……
她心惊肉跳着,继而,她跳起想跑出去,却被这个男孩子一把抱住了。男孩子在她耳边说:这就叫玩儿,男人和女人在一起就是这样玩儿……
男孩子一边说着,一边用嘴吻她的嘴巴,还动手扒她的衣服,她吓得惊叫着,反抗着。
电视上出现了女人和男人歇斯底里的喊叫声……
男孩子说:你叫吧,你如果像电视上那么叫才刺激呢!你叫啊!告诉你,没人能听见的,我家的防盗门严实着呢!
她停止了喊叫,只是拼命挣扎着,但是,她哪里是那个比她大六七岁的男孩子的对手?
尽管她用力挣扎和反抗,那个男孩子好像早就有准备似的,从他家的沙发底下找出一根绳子,把她捆住,然后扒掉了她的裤子,强暴了她……
当她哭着回家对妈妈学说了这件事时,妈妈先是惊讶地听着,后来,吓得一把捂住她的嘴,说:你千万不要再对别人讲,你知道吗,如果让别人知道了这件事,你会面临什么样的处境?你要忘记这件事,以后再也不要提起。
于是,一个月后,她的家就搬离了那座城市,来到爸爸工作的地方。那时,爸爸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另外一座城市的学校里教书。
妈妈让她忘记这件事。可是,她却永远不会忘掉,总像一个影子,死死地纠缠着她,追踪着她……
她想,也许,就是自己小时候受到过这样的伤害,才更加恐惧女儿所受到的伤害吧?也许正是由于自己对于男孩子的仇恨,才导致了自己亲手掐死了小叔子吧?
九
后来,她从财经中专毕业分配到一个物资部门,在财务室当出纳员。
那时,她很年轻,才二十二岁,是个洋溢着青春朝气的女孩子。
她刚到单位工作不久的一天下午,会计出去办事了。财务室只有她一个人。
这时,单位主管财务的领导推开门走了进来,一边很关心地询问着她的工作情况,一边用手揪着她的头发,用鼻子嗅了嗅,说:真香啊!
领导又用手掐着她的脸蛋,说:你这个小脸儿真鲜嫩,真招人稀罕……
她脸红脖子粗地逃避着领导的手,心却跳出了嗓子眼儿。正在这时,会计回来了,才给她解了围。
后来,这个主管领导经常在会计不在时,到财务室来纠缠她,每当这时,她都要心惊肉跳地逃出去。
后来,这位领导找她谈话,说她政治上不要求进步,也不服从领导,得到第一线去锻炼锻炼。于是,她被派到离家二十多里的一个废品收购站去上班。这个领导对她说,这个地方也得和钱打交道,这里的账目经常出现差错,让她到那里把好财务关。
那个废品收购站在东北方向,她去时正好是寒冬腊月,西北风像刀子似的割着她的脸,她每天都要在寒风里骑一个小时的自行车上班,然后再骑一个小时的自行车回家。她每天回家时,天都已经大黑了。废品收购站是一个空旷的场院,只有一个破破烂烂的办公室,里面又冷得要命,还不敢烧火取暖,怕失火把这一院子的废品烧着了。这个收购站是单位的一个最基层站点,收购站只有三个人,其中有一个人常年休病假。
最可怕的是,这个领导还经常坐着车到这个偏远的地方来骚扰她,总是冷嘲热讽地问她:这里挺好吧?比在办公室强多了吧?你就好好地在这儿呆着吧,什么时候想好了,什么时候去找我……
她只能一次次回家和爸爸妈妈哭,她一次次地和爸妈说想告这个领导,每次妈都陪着她一边流泪一边说:告?你上哪去告?你不但告不了他,人家还会说你造谣中伤,也许会反咬你一口,说你勾引他。你还小,还不知道社会的复杂和男人的险恶,这个社会是男人的社会,是没有女人的道理可讲的……
后来,爸爸妈妈给她求人,千方百计为她调转了工作……后来,她结了婚……可是,命运好像总是和她过不去……
她的孩子不仅是一个残疾儿,她的丈夫还英年早逝……她不得不带着孩子另嫁他人。
十
铁窗内的她,在窗口下那束光亮的升降中,捱过了一天又一天。
每天晚上,当这束光亮褪变成死黑时,她都要双手合一放在胸口前,默默地祈求着老天爷保佑她女儿的在天之灵平安幸福,不要重复她妈妈小时候受到的那种伤害……
那种伤害,是永远的伤痛……
结?摇语
在一家网站开展的“你遭遇过性骚扰吗”的调查中,近万名回答问题者有此遭遇的多达69.36%,没有的15.68%,很难判断的为14.96%。而三十岁以下的未婚职业女性,或者长得漂亮的女性深受其害。有50%以上是来自工作场所。其中36%来自于上级,14%来自于身边工作的同事。
全国妇联婚姻与家庭研究所关于北京市民遭受性骚扰情况的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女性中,有70%受到过性骚扰,54%听到过黄色笑话,29%遇到过暴露癖的人,27%曾经在不情愿的情况下与他人身体接触,8%曾经被别人窥视,2%遇到过电话骚扰。
而这些被“性骚扰”的女性,对于来自行为的或者语言的骚扰,大多采取了以下的几种形式:
忍和躲——换取生存的需要。这几乎是中国所有受骚扰女性的主要选择。因为法律无法给予“色狼”惩罚。一位女职员说:遇到这种事,我只能忍和躲,生存是最重要的。人只有先活着,能挣钱养家糊口,让家人和自己衣食无忧地生活,这是第一位的,其次才能谈到尊严问题。试想,作为女性,如果在工作中受到了来自异性的骚扰或侵犯,如果他是你的平级,你可以正襟危坐地警告他,如果还屡教不改,就向领导汇报,这种人一般还好对付。如果骚扰你的是你的顶头上司,是单位分管你的领导副职,你也好办,只要向一把手汇报就可以了。然而,骚扰你的是单位的一把手,如果这个被骚扰的女性拒绝了单位的一把手,她的下场会如何?
勇敢者的结局——不仅仅是败诉。虽然有5%的女性在某网站开展“性骚扰”调查时,表示会用法律武器抗击“性骚扰”,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寥寥无几。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某杂志社的一位女编辑在丈夫的支持下,状告她所在单位(一家以中国字头冠名的杂志社)某领导对她进行“性骚扰”,她不但败诉了,同时还丢失了工作。
2001年,西安的丁女士因为不堪忍受公司总经理的“性骚扰”,再加上总经理不能得逞之后,对她的刁难和打击迫害,不得已向法院起诉,最终被驳回。
同年,韩女士的领导经常在同事面前戏说韩女士是他老婆,并以谈工作为名令其他同事出去后,将门反锁,欲行不轨,虽然遭到韩女士的反抗未遂,以后却不减骚扰“力度”……韩女士愤而诉向法庭,也以证据不足败诉而终。
2002年9月下旬,某省一个区法院不公开审理了一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原告将她的顶头上司、省某国企计算机中心主任推上了法庭。她同样败诉……
证据——让法律束手无策。《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妇女的名誉权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宣扬隐私等方式损害妇女的名誉和人格。《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7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强制手段猥亵妇女或者污辱妇女的,可以视其情节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尽管有这么多的法律条款,但是,勇敢站出来的女人,依然在她们以为会得到保护的法庭里大失所望,一败涂地。
这其中最大的障碍就是取证难!
“性骚扰”主要发生在只有两个人接触的时候。这种场合取证是比较困难的。性骚扰案子的关键点在于“举证”。法律是讲证据的。
北京某律师事务所的姜律师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性骚扰”的行为很难界定和取证。他建议,从维护职场人切身利益上讲,防止“性骚扰”要未雨绸缪。在求职时就要在双方签订协议时加入防止“性骚扰”的相应条款。
然而,面对当前供大于求的就业趋势,在劳动合同中增设防止“性骚扰”条款,实际操作起来确实有不小的难度,在法律上有些问题还不好界定。有效预防“性骚扰”,更关键的是全社会的重视,而办公室女性则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尊,自重,自爱,以避免遭遇一些不必要的伤害。
责任编辑成林
插图任义娟
……
村长想在阿香身上得逞,是他打错了算盘。
为了防备村长的骚扰,她不再一个人到田里干活,每次都和公公一起去一起回。
其实,自从儿媳进门那天起,公婆就已经为儿媳担心了。这些日子,儿媳忽然不再一个人早出晚归地下田干活,他们心里早就明白了八九不离十,只是不忍心说破。再说,这也是让全家人没面子的事。
公婆自然不愿意让儿媳一个人在外面抛头露面,他们都知道村长的为人。村长不仅仅是个色棍,是个抢男霸女的地痞无赖,还是个畜牲。按说,他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在村里论辈份论亲戚,和阿香的婆家是很近的本家,是阿香丈夫的一个堂叔,可这个畜生却从来不管什么辈份大小,也不管什么亲戚里道,只要他看上了谁家的姑娘、媳妇,谁家的姑娘媳妇就算倒了霉。村里的男人们也到乡里、县里告过村长,但是,上面没有人管,都说,农村的村长搞个破鞋,你愿意我愿意的事,回去管管自己的老婆得了,母狗不龇牙,公狗敢上腚?
村里的男人们也到公安部门告过,公安部门的两个干警后来到村子里找到那两个告状的男人说:查不实的事,再说,这事你们又没留下什么证据,就是有的话,做DNA鉴定得一大笔钱,谁告状谁出,再说,你们老婆也不配合——
在这种情况下,哪个女人愿意配合呢?村长曾经威胁过她们:如果她们不从他,如果她们告诉了自己男人,就让他们家半夜房子失火,烧死他们全家!
她们自己一个人死了也就死了,可是,哪个家里不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为了保全家人,她们只有把委屈和耻辱藏在心里,把眼泪咽进肚子里。
女人从来都是能吃得了千般委屈万般苦。
女人从来都是为了家里的老老少少,忍辱负重着。
后来,到乡里县里和公安告状的几个男人,都遭到了报复——
他们这几家,或是被以各种借口多收了各种农业税,或是得不到农业贷款的指标,或是柴垛半夜里失火,或是正待收割的庄稼在一夜之间被偷个精光。还有一家男人,秋收时,从地里用小四轮子往回拉庄稼。小四轮子开到一片树林子边上的小路时,他的脖子忽然被一根细细的铁丝勒住了,几乎要把这个男人的脑袋勒下来,停下车一看,原来是一根细铁丝,一头从这边的树上拴着,再将另一头拴到路另一边的一棵树上,拦到路中间,开小四轮子路过时,开车人如发现不了,或者车开快了,脑袋就会被铁丝勒下来——
这件事让全村的人们惊慌不已。你说说,这人怎么这么歹毒,如果开车的人万一有个好歹,死都不知道咋死的。
从此,大家虽然嘴上不说,心里都明镜似的,都知道了村长的狠毒和厉害。惹不起,躲不起,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吧!
这样一来,村长就更加肆无忌惮地横行村里了。
八
每天早上,当男人们都上地干活时,村长才出了自家的门,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吸着烟,东家走走,西家逛逛,看谁家的女人今天顺眼了,若是方便,就把这家的女人睡了……
这些女人们都敢怒不敢言,怕他报复她的家人,村长睡了全村六十岁以下的女人,包括十几岁的少女……
这天早上,村长惦记着昨天下午玉米地里的事儿,出门后,径直来到阿香家。他没看到阿香,只看到她的婆婆在家哄着孩子,就没话找话地说:忙呢嫂子?我大哥下地去了?按亲戚辈份论,村长管阿香的公公叫哥哥。他们是一个族的堂兄弟。
阿香的婆婆回答着:下地干活去了。
村长装做无意地说:大哥咋还下地啊?让媳妇干就行了,也没多少地,还用得着他操心了?
婆婆说:他们爷俩儿做个伴,相互照应着点,媳妇一会儿还得回来奶孩子。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村长又和婆婆寒暄了两句,就来到阿香家那片玉米地边上,蹲在那里等着……
一会儿,村长听到了玉米地里面一阵窸窸窣窣的玉米叶子的响声,他扒开玉米叶子朝声音响起的方向探头一看,正是阿香走了过来。他像老鹰扑食一样扑上去。她拼命抵抗着,挣扎着,还大声喊着:爹——!爹——!
阿香的公公在远处急急地应着:咋了?咋了?
村长听到她公公的回应声,忙撒开了她……
她又气又臊,猛地向家的方向跑去……
九
从此,他就经常来骚扰她,她逃避着躲藏着。后来,她实在忍无可忍,就到乡派出所去告了他。可没想到,派出所的人却问她:你告他,你有什么证据?如果没有,你就是诬告,诬告别人是要吃诬告罪的……
她说:我只告他流氓骚扰。把他叫来对证一下就行,还用什么证据?
派出所的人说:啥叫流氓骚扰?法律上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条文,至于流氓罪,也没什么界定,顶多是道德上的谴责,让他给你赔礼道歉……那个公安停顿了一下,看看她,又说,据我们掌握,你原来的生活作风不太检点,挺小的年纪就会勾引你的老师,然后再把他送进监狱,没想到你小小的年纪就有那么多的心计,你这个女人真像人们说的,是一条美女蛇……她吃惊地看着那个正在对她讲话的公安。她没想到,她最疼的伤疤,竟在十年后被公安人员揭开了,那伤疤痛得她无法忍受,鲜血又汩汩地向外流淌着。
她又气又羞,出了公安局的大门,眼泪就刷地流了下来。她觉得头有些晕,有些头重脚轻,她就招手打了一辆出租车回到家里。
这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坐出租车。
她要像城里人一样奢侈一回。也许是最后一回。
她坐在出租车里,悲愤不已。她不明白,小时候为什么自己那么倒霉,遇到那个狼心狗肺的老师?这是她的错吗?不!是命运的错!那个体育老师坐牢了,是他罪有应得,她们这些当年八九岁的女孩子没有罪过!可是,“公安”怎么这样讲话?公安部门不是惩治坏人的地方吗?
她不明白,命运怎么这么捉弄自己,这么和自己过不去?
她害怕。她想起了小时候父母常唉声叹气的那句话:以后还能找到婆家吗?她找到婆家了,但是,她没对丈夫说起过小时候自己的那个可怕的经历。如果当初丈夫知道自己那段经历的话,他还会娶她吗?如果现在在外边的丈夫知道了自己的过去,他还会要自己吗?
她被痛苦折磨得六神无主,心绪不宁。
出租车马上就要进村子了,在村边上,她让车停了下来。她不想坐着出租车进村子,怕村里人说她招摇,还害怕公婆埋怨她糟蹋钱。她永远不能让公婆对她有一点点的不满意,也不能让他们感觉到她这个当儿媳的情绪有一点点的异常。
她多么珍惜这个家啊!
她多么希望这个家仍然像以前那样,平静,祥和,温馨,幸福——
她一直看着出租车掉过头去,向来的路上往回开着,直到拐了一个弯消失了,连车轮扬起的尘土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时,她才进了村子。
她不知道自己是怎样深一脚浅一脚地回到家里的。
回到家里,看着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公公、婆婆,有千言万语想对他们说,却又无法对他们倾诉。这么多年来,她很少和别人交流,她把所有的委屈和痛苦默默地吞咽到肚子里。
她小心翼翼地抱起正在熟睡的儿子,给孩子喂奶,看着儿子吃得这么香甜,心里一阵阵发酸。她想哭出来,又害怕公婆为自己担心。
公婆看看她,又相互看看,对她说:阿香,一上午你到哪儿去了?孩子饿了,哭了半天,咋也哄不好,刚刚冲点糖水给他喝了,才睡着。
她默默地看看两位老人,什么也没回答,她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回答两位老人的问话。
十
第二天,阿香像以往一样,早早地起床,喂鸡喂鸭喂猪,做好早饭,伺候公婆吃过了,喂孩子吃完奶,就拿起一把镰刀上田里干活了。
阿香要把田里的玉米秸收割回来,好作为冬天的烧柴。已经九月中旬了,秋天过了,冬天就要来了。
她来到地里,飞快地收割着玉米秸。她要把所有的委屈和耻辱都化为干活的力气。只有这样,她的心情才好受些,才能忘记心中的烦恼。
她一会就割完了一条垅,一会儿又割完一条垅。她把割完的玉米秸捆好,背起来回家,她得回家给孩子喂奶了。
她刚往地边走了两步,发现村长像幽灵一样,突然出现在面前,一边狞笑着凑到她的面前,一边伸手往她身上乱摸着。
她一点点地后退着,悄悄把右手伸进玉米秸里,紧紧握住镰刀把——
村长伸手拉扯着她的衣服,拽她的裤腰带——
她把镰刀从玉米秸里抽出来,悄悄地把镰刀伸到村长的后背上——
村长把她按倒在地上,企图强暴她——
她把镰刀用力刺进村长的后心——
村长惊讶、恐惧地盯着她,嚎叫了一声,松开了正扒她裤子的手——
她又猛地用尽力气,让镰刀尖又更深地刺入了村长的心脏——
村长挣扎着爬起来,她却死死地抱住村长,直到村长再也没有了挣扎的力气,直到村长渐渐地瘫软在她的身上,直到村长把头耷拉在她的胸前,她才用力推开村长,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她的衣服上,沾满了村长的鲜血和泥土——
她忽然感觉到心里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轻松。她仍然把那一大捆玉米秸背回家。
她回家后,先进了自己的房间,换下了沾着泥土和浸着血迹的衣服——然后,她给孩子喂奶,然后,她又回到地里,直到把那一片玉米秸地割完,都背回了家。
第二天早上,她仍然和以往一样,忙碌完了,给孩子喂完奶后,对公婆说:爸,妈,我走了,你们别找我了,你们辛苦吧,把孩子拉扯大吧,告诉你儿子,以后再找媳妇时,千万别给孩子受气——
说着,她跪下来,流着眼泪,给公婆一连磕了三个头,然后,朝门外走去——
公婆惊怔地看着儿媳妇,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儿媳妇为什么要走,要到哪里去。这日子过得好好的,再说,她竟不要孩子了,说让公婆好好拉扯着——
在公婆的呆怔中,她已经走出了门外——
十一
第二天上午,警车鸣叫着开进了村子。
警车一直开到阿香的婆婆家。她的公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都惊恐地看着家门口突然出现的警车。
警车上先下来两个警察,然后又下来一个让两位老人简直不敢相认的人——儿媳妇!儿媳妇的双手上戴着一个闪着光的东西,儿媳妇看到两位老人,低下了头。警察进屋找了一圈,找出了她沾着血迹的衣服,对她说:你再想想,你把镰刀放到哪里了?
婆婆忙对警察说:你找什么?我知道,我给你找去。警察说:那么说你们是联合作案了?
儿媳妇忙说:与别人无关。妈,你进屋去哄孩子去吧,警察要找的是镰刀,我忘记了昨天我是把它扔到地里了,还是放到仓房里了。
公公说:找镰刀干什么?一个镰刀有什么好找的?警察说:那是主要犯罪证据。
公公和婆婆惊呆了,他们看看警察,看看儿媳妇手上闪着光的东西,终于恍然大悟:儿媳妇犯了法,手上戴的是手铐!
婆婆一下子扑到儿媳妇跟前,抱着她,颤抖着问:孩子,这是咋回事?你犯了什么法?找镰刀干啥?
儿媳妇平静地说:妈,我把“老骚”杀了,我给村里除害了,以后他再也不能祸害村里的女人了。公公和婆婆直愣愣地看着她,终于明白了儿媳妇这两天的反常行为,他们两位老人“扑通”一下跪到警察面前,哭喊着:冤枉啊!是他逼的我儿媳妇啊!求警察给我儿媳妇做主啊!
全村子围着观看的女人们“扑通”一声都跪在警察的面前,大哭大叫着:是那个败类那个畜生逼的,那个大流氓死得好,请警察给阿香做主啊——
全村的老少男人们都跪在了警察们的面前——
警察终于从柴垛里找到了镰刀。警察要带阿香上警车了,她的婆婆喊了一声“等等”,疯一样冲进屋里,抱出了正在啼哭着的孩子递到儿媳妇的怀里,阿香看着警察。警察终于给她打开了手铐,她解开衣襟,站在全村男女老少面前给孩子喂了最后一次奶。
当她把孩子还给婆婆,警察重新给她戴上手铐的一瞬间,孩子竟像突然间明白发生了什么似的,哇地一声哭开了,一边向妈妈张着小手……
全村的男女老少们也都跟着孩子一起哭着。
警车在村人们的哭声中开走了,警车开走的时候,没像来时那样,鸣着警笛。车轮似乎也很沉重,没像来时候那样,很张狂地扬着尘土……
十二
三个月后,由于案情比较简单,又因为阿香属于投案自首,法院根据情节和村长平时的所作所为,还有全村人为她联名写申诉和不断为阿香上访鸣冤,再加上她还有个哺乳期的孩子,她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村子里的人们不服,到一级级政府和各级法院去上访,还齐了一笔钱,为阿香请来了一名律师。
村里的上访代表们说:阿香杀人是属于正当防卫,是为了不让坏人强奸糟蹋自己,这样的女人是英雄,全村那么多的女人,年纪大的年纪小的,谁都没有阿香勇敢,她应该受到表彰奖励,不应该被判刑。
阿香也听从了律师和乡亲们的意见,上诉到中级人民法院,后来又上诉到最高人民法院……
阿香终于被无罪释放了。
可是,阿香的心里能平静吗?她心灵的创伤能抚平吗?
铁窗内,她痴迷
地望着那缕光……
每天清晨,头上的那个小窗子露出那束曚昽的光亮时,她都要贪婪地站在光束的下面,仰着头,仰望着那束微弱的光一点点地变得明快,变得强烈,变成一个鲜亮的光柱,从那个小窗口,斜斜地射进这个囚室。这时,起床的哨子响了,她才不情愿地离开投进光束的窗口。这个窗口是一个只有三十公分的正方形,高悬在她无法触及的墙壁上,这是这个囚室里唯一的窗户。
每天晚上,她都会站在这个窗口,仰望着,仰望着这束淡淡的光亮,直到这束淡淡的光亮渐渐地变弱,渐渐地隐去……
她已经在这个窗口站了三年。
三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三年就是一千零九十五天,十年的徒刑,三千六百五十天,这就是说,她已经在这一天天的光亮升起落下的轮回中,熬过了总刑期的三分之一。
还有一个令她振奋不已的消息:前两天管教告诉她,由于她在服刑期间表现得好,给她减了两年刑。两年,七百多天,细细算来,她再在监狱里熬过一千八百六十五天,就可以出去了。
时间真难熬,但剩下的日子却是屈指可数的了。她现在三十三,再有五年,她是三十八岁。那时,她已经是一个中年女人了……
她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的青春年华竟然是在监狱中度过的。
想到此,她哀伤不已,泪水又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她从小就爱哭,她有个挺不好听的外号“哭巴精”。特别是这些年来,她的泪水究竟流了多少,已无法估算。她只知道自己的眼睛已经哭坏了,一哭眼睛就疼,酸胀着疼,流一次泪,要疼好多天。为此,她总是控制自己不流泪,可是,泪水好像故意和她过不去,总是不由自主地往下流着……
她无论如何也解释不清楚,当年她为什么会把自己推进监狱?如果当初她能冷静一些,不把那个败类掐死,而是到公安部门报案,让法律惩罚他,她今天就不会是一个囚徒。
但是,在那样一种情况下,谁又能保持得了理智呢?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在生死攸关的情况下,处乱不惊呢?
一
那是2001年5月7日,对于她,对于女儿,对于她的家庭来讲,都是一个黑色的日子。
那一天,在太阳直直地照耀着大地的中午时候,她从单位下班回家,在附近的一个菜市场买了点菜,还为女儿买了一些爱吃的小食品,然后像往常一样,急忙赶回家里,准备给女儿做午餐。
家距单位很近,她每天中午都要回家给女儿做饭。
但是,她用钥匙打开家门的那一刻,忽然听到了女儿撕心裂肺的哭叫声……
她一个箭步冲进女儿哭叫声传出来的房间……
女儿八岁了,她还从来没听过女儿这样痛苦和恐惧的哭叫声。
她不知道女儿怎么了?更不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
她冲进女儿的房间时,眼前的一幕让她目瞪口呆:她的小叔子,也就是丈夫的弟弟,女儿的叔叔,正在这个城市里读大学的二十三岁的大学生,正把女儿压在身下……
女儿又惊又怕,还由于疼,正拼命地哭喊着,用一双小手抓着推着叔叔的手和脑袋……
这个当叔叔的,怎么能丧尽天良?怎么能干这种没有伦理的事情,何况女儿还是一个孩子,一个八岁的孩子……
她急了,冲上前去,一把推开小叔子,扬起手,向小叔子的脸狠狠地扇过去……
小叔子被嫂子的突然出现吓呆了,继而,忙提上裤子,狼狈地逃走了……
女儿看到妈妈,哇地一声哭得更响了。
她抱起女儿,心如刀割。女儿不仅仅是八岁的女孩儿,还是一个残疾儿,她的双腿从来就没有走过路。这个畜生怎么会这么残忍和无耻?竟然糟蹋一个残疾孩子!
她流着泪,检查一下孩子的下身,还好,没有被伤害……如果她晚回来一步,后果将不堪设想……
她一想到后果,禁不住打了个冷战,后怕像寒流一样袭击得她一阵阵颤抖。俗语说,家贼难防。她不知道以后怎么来防备这个“家贼”。
二
这天晚上吃完晚饭,她哄女儿睡下后,对丈夫述说了中午她看到的那一幕。
丈夫先是吃惊不已地听着她说,继而,冷笑了一声,脸变了颜色,对她声嘶力竭地喊道:你要是觉得我弟弟经常来咱们家,给你添麻烦,你就和我直说,但是我决不允许你这样埋汰他。他还是个孩子,还在读书,你怎么会这么恶毒地陷害他?他不就是上咱们家吃几顿饭吗?可话说回来,他在这里举目无亲的,不上我这个哥哥家你让他上哪儿去?他在这里上学,没住在我这个当哥哥的家,已经让我够没面子的了,吃了几顿饭你就要想出这么歹毒的计谋,往他脑袋上扣屎盆子?你……
丈夫说到这里,还觉得没解恨,又咬牙切齿地说:你……你安的什么心?你让他以后怎么做人?
她已经气得说不出话来,她没想到丈夫不仅不相信,还这样蛮不讲理。她气极了,说:你怎么能这么说我?你以为我这是在无中生有造谣陷害吗?是为了不让你弟弟进这个家门吗?你……
丈夫瞪着眼睛,用手指着她,又气急败坏地说:我怎么了?我没你那么坏!最毒不过妇人心,这次我可是领教了,多亏我是他哥哥,我的弟弟我了解,这要是换了别人,还不得让你给冤死啊!
她气得说不出话来。
一生气就说不出话来的她,此刻欲哭无泪。
她万万没想到,丈夫会对她说出这么一番话来。她无论如何不能明白,丈夫怎么会认为她是为了不让小叔子登门,而造谣中伤他!
她又气又惊讶,还有恐惧。她不知道女儿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
在以后的日子里,她为了让女儿免遭伤害,想了许许多多的方法。
她用自行车推着女儿走了一家又一家的幼儿园或者托儿所,但是,人家都不收留这个有残疾的孩子,无奈,她只好雇了一个保姆到家里,让保姆照看着女儿……
她这个当母亲的,真的害怕女儿再遭到什么不测……
三
女儿一出生双腿就像面条一样柔软,到了一岁时还不会站立,到了三岁了仍不会走路,虽然她抱着她走遍了大大小小的医院,也吃了无数的药,还四处讨来许多中药偏方,都无济于事。
女儿一天天地长大了,她发现自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时,就哭着闹着要走路,看到别的孩子背着书包上学时,就哭着闹着要上学,但是,对于一个没有一点生活能力的孩子,学校是不肯收留的。
女儿是可怜的。她这个当妈妈的虽然给了女儿生命,却不是健全的。女儿每当想去拿什么东西时,只有用双手着地,拖着两条腿爬呀,爬……
这些年来,妈妈把女儿放在家里,买来了一些动画和卡通碟,让女儿自己在家里看,打发这一天又一天的时间,等待着妈妈下班回家。每天吃完晚饭后,妈妈就会坐在女儿身边教她学习……
一次,在女儿的作文本上看到女儿写的一篇作文:《如果我有一双翅膀》。这篇作文让她这个当妈妈的泪水长流。
作文中写道——
如果我有一双翅膀,我就不会因为腿残而不能走路。我会用翅膀飞翔,飞到天边,飞越海洋,飞到我想去的地方,实现我心中一个深藏的梦。那个梦,就是在茫茫的大千世界里,我像天使那样,或者像小鸟那样,不仅长着两只脚,还有一双翅膀,如果我的腿受伤而不能走路了,翅膀也能载着我飞翔……
如果我有一双翅膀,我就不再让妈妈背着我,到大街上或者公园里去享受春夏秋冬的变迁。
春天是美丽的,春天是绿色的,绿色代表着希望。我的生命里没有绿色,我的绿色在我出生的那一刻,就被一双残酷的看不见的魔手扼杀了……
这是一个孩子的作文吗?
妈妈感动又难过。
如果能做到的话,她这个当妈妈的,宁可让自己的双腿残缺,而换来女儿的奔跑,宁可用自己身心做代价,来换取女儿的健康……
四
一个俄罗斯作家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在女儿三岁那年,女儿的父亲患了心肌梗死,抢救无效,死去了。她无论如何不能相信,丈夫,才三十岁的丈夫,小小的年纪,怎么会患这种老年人才会得的病?
丈夫走了,扔下了她和一个残疾女儿。
一年后,经过别人介绍,她和现在的丈夫结了婚。
这个男人心地很善良,对待女儿胜似亲生,这让她很感动。
每到星期天节假日,他们会像其他的夫妻一样,用轮椅推着女儿到公园去让女儿开心……
丈夫,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但是,丈夫的弟弟呢?这不是用好人或者坏人这样简单的尺子来衡量的问题。
她想,如果女儿是丈夫亲生的,他就不会这样蛮不讲理地用那样恶毒的语言来诋毁她,也不会不相信她的话吧?他为什么不问问女儿?孩子是纯洁的,是不会撒谎的……
那么,如果女儿真的是小叔子的亲侄女儿,这个小叔子也就不会对女儿有那样的行为吧?
说到底,她和丈夫是后凑合到一起的,虽然丈夫对待这个残疾孩子很好,究竟不是他亲生的,没有血缘关系,怎么着也差了一层。她想起了小时候,常听一些老人们在议论一些不是亲生的孩子时说过的一句话:羊肚子贴不到狗肚子上。可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于是,她有了一丝悔,悔不该领着孩子嫁人,如果她不再嫁人,一个人领着孩子过,就不会有这么多的麻烦了吧?现在可倒好,丈夫的家是农村的,家里很穷,她和他结婚五年来,都是在帮助他的家。他的弟弟考大学,他的学费、生活费,都是他们一家人从牙缝里省出来的,可这个没良心的,虽然受着高等教育,却禽兽不如……
她越想越气,越气越恨。她不知道自己怎样才能让可怜的女儿不再受到伤害。她每天都为女儿提心吊胆着。
尽管自从那件事情发生后,她已经为女儿雇回一个有着高中文化的保姆。然而,这种事又不好对保姆说破,家丑不可外扬,何况小叔子以后也需要在这个城市里生存。他马上就要毕业了,丈夫已经为他联系了几家用人单位,也都经过了面试,用人单位很满意,只等着他的毕业证书到手后,就可以上班了。
为了供这个小叔子上大学,她和这个家苦熬了四年,眼看着就熬出了头,说什么也不能毁了他的前程,怎么说,他才二十三岁,还没成熟。再说,他有时在周末的时候还会来,如果对保姆说了这件事,小叔子在一个外人的眼里会是什么样的人?如果张扬出去,恐怕就不是对象能不能找到的问题了,而是触犯了法律。尽管她恨小叔子,尽管小叔子伤害了女儿,但是,她还是不愿意让他名誉扫地。他终究是丈夫的弟弟,也许是他一时的冲动或者一时的糊涂吧?但愿以后再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于是,她在雇这个中年女人当她女儿的保姆之前,和她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不用她在这个家里做任何家务,只要照料好女儿,让她和女儿一起玩,和女儿一起看书,写字,上卫生间,最关键的是不能让女儿受到一点点的伤害。保姆每天必须在早上七点之前来上班,晚上在她这个当妈妈的下班回家之后,才能下班。
保姆左一个保证、右一个你放心地承诺着,双方还签订了协议书。她这个当妈妈的才放下心地让保姆走进了她的家。
但是,她的心却一点也放不下来,总预感着有什么事情会发生,发生在女儿身上……
五
2001年的6月1日,一个晴朗的日子。这一天是孩子们欢乐的节日——儿童节。
早晨上班前,她和女儿说好了,她中午下班回来,领着女儿去吃肯德基,然后带着她去儿童公园,还带她去松花江划船……单位在这天的下午都给女职工放假。
她上班后,有些坐立不安。附近的学校在开运动会,那一阵阵的鼓乐声和喧哗声,更令她六神无主。她多么希望这个上午快些过去,她好回家陪女儿玩。
在临近中午时,单位像往年一样通知大家下午放假,却又通知她:下午有一个老客户需要她接待。
她在单位负责销售工作,接待客户,是她业务之内的事,没有理由推辞。
她在陪同客人时,心绪一直焦虑不安。终于忙完了单位的事,晚上下班时,本来还要陪客人吃晚餐的,可她还是和领导请了假,说自己有些头痛和发烧,可能是感冒了恐怕会传染,晚上就不陪客人喝酒了……
她和领导请完假,就和客人告别。
于是,在晚霞染红西天的时刻,她带着对女儿的歉意,为女儿买了节日礼物,又给女儿买了爱吃的巧克力,并计划带着女儿在晚上去兑现她这个当妈妈的白天没实现的承诺。她用钥匙打开了家的房门。由于女儿是残疾,她每次回家,都是自己用钥匙开门。每当这时,她多么希望女儿也能和别人家的健康女儿一样,如果听到妈妈的开门声,会欢快地跑到门口,为妈妈打开房门,张开迎接妈妈的双臂啊!
她打开房门时,家里很静,静得让她有些恐怖。没有了往日她下班回来经常听到的女儿和保姆的说话声。
凭着本能,她奔向女儿的房间,她又一次被眼前发生的一切惊呆了:小叔子正红着眼睛,用双手狠狠地掐着女儿的脖子……
女儿的小脸已经被憋得青紫,嘴也大大地张着,嘴角流出了口水,小手没有了挣扎……
这是干什么?小叔子在干什么?
她不顾一切地冲上前,用自己的双手狠狠地掐住小叔子的脖子,狠狠地掐着小叔子的喉咙……
她不知道掐了多长时间,一直到丈夫下班回来,看到了眼前的一切,惊恐地往下掰她的双手,却怎么也掰不开,她的双手已经像铁钳一样,死死地钳住了小叔子的脖子……
她的丈夫在惊讶和恐惧中,拨打了110,又拨打了120……
六
女儿死了。
小叔子死了。
她还活着。她生不如死。
她不知道,这一切都是怎么发生的,直到现在,她都恍惚如在梦中。
然而,那一切都不是梦,是残酷的现实……
原来,在那次小叔子伤害女儿的事情发生后,虽然丈夫在她学说了那件事情时和她进行了争吵,但是,丈夫还是在第二天中午来到弟弟读书的学校,他要问问弟弟到底发没发生这件事。
弟弟在矢口否认的同时,对这个可怜的残疾孩子恨之入骨。但是,由于家里有保姆时刻在女孩儿的身边,他无法下手进行报复。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当这个青年人在学校大门口看到一些孩子们欢天喜地、兴高采烈时,他的仇恨又蹿上心头。他下午往哥哥家挂了一个电话,他在挂这个电话时,只是想试探一下看看家里有没有人。他以为这个残疾孩子一定被她妈妈带出去上公园玩了。当他听到保姆接了电话,说孩子的妈妈有事陪客人不能带她出去时,他勉强地坚持听完下午的课,然后赶回哥哥家。
保姆看到孩子的叔叔回家来了,自然很高兴。保姆在中午时接到女主人的电话,说她今天下午要陪客人,可能晚上得回来很晚。放下电话,保姆就急得不得了,她怕女主人下班回来晚,那样,她就不能及时回家去做饭,那么,她上高中的儿子晚上在学校上晚自习时就会吃不上饭。她的家离这个女孩儿家很近,只一会儿就会回来,十分钟就能给孩子做好饭,煤气灶,很快的,只要热到锅里就好了……
于是,保姆看到孩子的叔叔回来了,就喜出望外地对孩子的叔叔说:你回来了正好,那你就带着她吧,我回家有点事,一会儿就回来。这正是这个当叔叔的巴不得的机会。他马上答应了。
他看着保姆出了家门,就凶狠狠地来到女孩子的房间。女孩子看到他进来,吓得往墙角缩着,被他一把拎起来,扔到床上,想奸污她。由于女孩儿的挣扎和叫喊,他又没了情绪,他还害怕耽误时间,怕保姆一会儿回来。于是,他就用双手狠狠地掐住了女孩儿的脖子,狠狠地掐着……女孩儿已经没有了挣扎,没有了呼吸,他还狠狠地掐着,掐着……从保姆走出这个家门,到女孩子的妈妈回家,只有十分钟的间隔,这个家里就发生了两条命案……
七
女儿死了,可她这个当母亲的却还活着。她活在监狱里——她被判了刑,十年徒刑。
当法院向她下达判决书时,她的律师让她上诉,让她在他已经写好的上诉书上签字。上诉的理由是:她的小叔子对女儿实施性骚扰,被她发现后,就对她的女儿怀恨在心,在六一儿童节的下午五时左右,从学校回到家中,用双手掐死了她的孩子,她是为了救女儿,才失手掐住了小叔子的脖子……
如果当初她看到眼前发生的一切时,能冷静或者镇静地拨打120,女儿就一定会救活吗?
如果女儿活着,现在已经十一岁了。可女儿却死了,她这个当母亲的没有保护好自己的女儿……
每当想到这些,她都痛苦得不能自制……
小叔子死了,是她亲手杀死了他。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青年,马上就要走向社会了,他的妈妈一定更心疼这个儿子吧?
这个狼心狗肺的东西,他怎么会对一个残疾的女孩子下得了这样的毒手?是什么原因让他这么仇恨一个弱小的女孩子呢?
是她这个当嫂子的平时有什么对他不好或者不周到的地方吗?她想啊想,也没想明白是不是由于自己的过错而让他对自己的女儿产生报复的心理。
也许,当女儿第一次被他伤害后,她不应该粗暴地打他的耳光,而应该好好地和他谈谈……
也许,那件事发生以后,她不应该对丈夫说。如果她不告诉丈夫,丈夫就不会在第二天找到小叔子的学校去指责他,他也就不会对女儿怀恨在心了吧?
这一切都是她这个当妈妈、当嫂子的错?
但是,她无论如何也不能弄明白,她和丈夫省吃俭用供着小叔子念书,却供出来一个畜生。这个畜生不但毁了自己,毁了她的女儿,还毁了她。她怎么就那样掐死了小叔子?直到今天回想起来,她都觉得后怕。真的是为了女儿吗?是!
但是,她的灵魂深处却有一个声音对她说:不是!是你隐藏在心底的仇恨主宰了你的神经而酿成的悲剧!
她不由得一阵颤抖……
那是隐藏在她心里的一个秘密伤痛……
八
那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了。
那时,她还是个孩子,十二岁。一个天真烂漫的女孩儿。
一天晚上放学后,她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邻居家的一个大男孩子。这个大男孩子已经上了高中。那个男孩子对她说:你愿不愿意和我玩?
她看着他手里的足球,高兴地答应了。
这个男孩子经常带着附近邻居家的男孩子们踢足球。她每次看到他们玩,都很羡慕,却一直没有机会。因为他们从来不和女孩子们玩儿。这会儿听他主动问自己玩不玩,她当然高兴不已。
他们两个人,玩不起来。足球不像乒乓球,两个人没法儿玩。于是,这个大男孩子就说,这个不好玩,我再带你去玩个好玩的。什么好玩的?她瞪着大眼睛问着。
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这个大男孩子一边说着,一边带着她来到他家,他家里没有大人。他说,他的爸妈到爷爷奶奶家去了,得两天以后才能回来。
他家里有什么好玩的呢?
他从冰箱里拿出来一些好吃的,比如冰激凌和饮料什么的。她接过他递给自己的一支冰激凌吃了,然后就坐到他身边,看着他打开了电视。他告诉她,他家有录放机,还有录像带,问她看不看?
那个时候,她是第一次听说录放机。
男孩子告诉她,录放机是他爸爸上日本时带回来的,录像带也是从日本一起带回来的。
这男孩子打开了电视,打开了录像机,插入了录像带。一会儿,电视里面的画面让她惊呆了。那是一个光裸着的男人,抱着一个光裸的女人……
她心惊肉跳着,继而,她跳起想跑出去,却被这个男孩子一把抱住了。男孩子在她耳边说:这就叫玩儿,男人和女人在一起就是这样玩儿……
男孩子一边说着,一边用嘴吻她的嘴巴,还动手扒她的衣服,她吓得惊叫着,反抗着。
电视上出现了女人和男人歇斯底里的喊叫声……
男孩子说:你叫吧,你如果像电视上那么叫才刺激呢!你叫啊!告诉你,没人能听见的,我家的防盗门严实着呢!
她停止了喊叫,只是拼命挣扎着,但是,她哪里是那个比她大六七岁的男孩子的对手?
尽管她用力挣扎和反抗,那个男孩子好像早就有准备似的,从他家的沙发底下找出一根绳子,把她捆住,然后扒掉了她的裤子,强暴了她……
当她哭着回家对妈妈学说了这件事时,妈妈先是惊讶地听着,后来,吓得一把捂住她的嘴,说:你千万不要再对别人讲,你知道吗,如果让别人知道了这件事,你会面临什么样的处境?你要忘记这件事,以后再也不要提起。
于是,一个月后,她的家就搬离了那座城市,来到爸爸工作的地方。那时,爸爸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另外一座城市的学校里教书。
妈妈让她忘记这件事。可是,她却永远不会忘掉,总像一个影子,死死地纠缠着她,追踪着她……
她想,也许,就是自己小时候受到过这样的伤害,才更加恐惧女儿所受到的伤害吧?也许正是由于自己对于男孩子的仇恨,才导致了自己亲手掐死了小叔子吧?
九
后来,她从财经中专毕业分配到一个物资部门,在财务室当出纳员。
那时,她很年轻,才二十二岁,是个洋溢着青春朝气的女孩子。
她刚到单位工作不久的一天下午,会计出去办事了。财务室只有她一个人。
这时,单位主管财务的领导推开门走了进来,一边很关心地询问着她的工作情况,一边用手揪着她的头发,用鼻子嗅了嗅,说:真香啊!
领导又用手掐着她的脸蛋,说:你这个小脸儿真鲜嫩,真招人稀罕……
她脸红脖子粗地逃避着领导的手,心却跳出了嗓子眼儿。正在这时,会计回来了,才给她解了围。
后来,这个主管领导经常在会计不在时,到财务室来纠缠她,每当这时,她都要心惊肉跳地逃出去。
后来,这位领导找她谈话,说她政治上不要求进步,也不服从领导,得到第一线去锻炼锻炼。于是,她被派到离家二十多里的一个废品收购站去上班。这个领导对她说,这个地方也得和钱打交道,这里的账目经常出现差错,让她到那里把好财务关。
那个废品收购站在东北方向,她去时正好是寒冬腊月,西北风像刀子似的割着她的脸,她每天都要在寒风里骑一个小时的自行车上班,然后再骑一个小时的自行车回家。她每天回家时,天都已经大黑了。废品收购站是一个空旷的场院,只有一个破破烂烂的办公室,里面又冷得要命,还不敢烧火取暖,怕失火把这一院子的废品烧着了。这个收购站是单位的一个最基层站点,收购站只有三个人,其中有一个人常年休病假。
最可怕的是,这个领导还经常坐着车到这个偏远的地方来骚扰她,总是冷嘲热讽地问她:这里挺好吧?比在办公室强多了吧?你就好好地在这儿呆着吧,什么时候想好了,什么时候去找我……
她只能一次次回家和爸爸妈妈哭,她一次次地和爸妈说想告这个领导,每次妈都陪着她一边流泪一边说:告?你上哪去告?你不但告不了他,人家还会说你造谣中伤,也许会反咬你一口,说你勾引他。你还小,还不知道社会的复杂和男人的险恶,这个社会是男人的社会,是没有女人的道理可讲的……
后来,爸爸妈妈给她求人,千方百计为她调转了工作……后来,她结了婚……可是,命运好像总是和她过不去……
她的孩子不仅是一个残疾儿,她的丈夫还英年早逝……她不得不带着孩子另嫁他人。
十
铁窗内的她,在窗口下那束光亮的升降中,捱过了一天又一天。
每天晚上,当这束光亮褪变成死黑时,她都要双手合一放在胸口前,默默地祈求着老天爷保佑她女儿的在天之灵平安幸福,不要重复她妈妈小时候受到的那种伤害……
那种伤害,是永远的伤痛……
结?摇语
在一家网站开展的“你遭遇过性骚扰吗”的调查中,近万名回答问题者有此遭遇的多达69.36%,没有的15.68%,很难判断的为14.96%。而三十岁以下的未婚职业女性,或者长得漂亮的女性深受其害。有50%以上是来自工作场所。其中36%来自于上级,14%来自于身边工作的同事。
全国妇联婚姻与家庭研究所关于北京市民遭受性骚扰情况的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女性中,有70%受到过性骚扰,54%听到过黄色笑话,29%遇到过暴露癖的人,27%曾经在不情愿的情况下与他人身体接触,8%曾经被别人窥视,2%遇到过电话骚扰。
而这些被“性骚扰”的女性,对于来自行为的或者语言的骚扰,大多采取了以下的几种形式:
忍和躲——换取生存的需要。这几乎是中国所有受骚扰女性的主要选择。因为法律无法给予“色狼”惩罚。一位女职员说:遇到这种事,我只能忍和躲,生存是最重要的。人只有先活着,能挣钱养家糊口,让家人和自己衣食无忧地生活,这是第一位的,其次才能谈到尊严问题。试想,作为女性,如果在工作中受到了来自异性的骚扰或侵犯,如果他是你的平级,你可以正襟危坐地警告他,如果还屡教不改,就向领导汇报,这种人一般还好对付。如果骚扰你的是你的顶头上司,是单位分管你的领导副职,你也好办,只要向一把手汇报就可以了。然而,骚扰你的是单位的一把手,如果这个被骚扰的女性拒绝了单位的一把手,她的下场会如何?
勇敢者的结局——不仅仅是败诉。虽然有5%的女性在某网站开展“性骚扰”调查时,表示会用法律武器抗击“性骚扰”,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寥寥无几。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某杂志社的一位女编辑在丈夫的支持下,状告她所在单位(一家以中国字头冠名的杂志社)某领导对她进行“性骚扰”,她不但败诉了,同时还丢失了工作。
2001年,西安的丁女士因为不堪忍受公司总经理的“性骚扰”,再加上总经理不能得逞之后,对她的刁难和打击迫害,不得已向法院起诉,最终被驳回。
同年,韩女士的领导经常在同事面前戏说韩女士是他老婆,并以谈工作为名令其他同事出去后,将门反锁,欲行不轨,虽然遭到韩女士的反抗未遂,以后却不减骚扰“力度”……韩女士愤而诉向法庭,也以证据不足败诉而终。
2002年9月下旬,某省一个区法院不公开审理了一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原告将她的顶头上司、省某国企计算机中心主任推上了法庭。她同样败诉……
证据——让法律束手无策。《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妇女的名誉权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宣扬隐私等方式损害妇女的名誉和人格。《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7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强制手段猥亵妇女或者污辱妇女的,可以视其情节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尽管有这么多的法律条款,但是,勇敢站出来的女人,依然在她们以为会得到保护的法庭里大失所望,一败涂地。
这其中最大的障碍就是取证难!
“性骚扰”主要发生在只有两个人接触的时候。这种场合取证是比较困难的。性骚扰案子的关键点在于“举证”。法律是讲证据的。
北京某律师事务所的姜律师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性骚扰”的行为很难界定和取证。他建议,从维护职场人切身利益上讲,防止“性骚扰”要未雨绸缪。在求职时就要在双方签订协议时加入防止“性骚扰”的相应条款。
然而,面对当前供大于求的就业趋势,在劳动合同中增设防止“性骚扰”条款,实际操作起来确实有不小的难度,在法律上有些问题还不好界定。有效预防“性骚扰”,更关键的是全社会的重视,而办公室女性则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尊,自重,自爱,以避免遭遇一些不必要的伤害。
责任编辑成林
插图任义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