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别人提前嗅到新商机——玉沙集团年销售7.9亿元的秘密
- 来源:支点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玉沙集团,毛巾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7-18 11:10
生产车间内,马达轰鸣。
一边是一台台圆网印花机将白色毛毯印上海绵宝宝等图案,一边是自动传输设备将印有蜘蛛侠、Hello Kitty的成品毛毯运往裁剪车间,一边还有工人通过缝纫机等将毛毯进行裁剪和修边……
这幅热闹开工景象的背后,是玉沙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玉沙集团”)产品销售的火爆。
玉沙集团董事长唐想林告诉《支点》记者,今年一季度集团实现销售收入4.7亿元,预计第二季度将达6亿多元。2013年,该集团销售收入仅为4.3亿元,到2015年便增长到7.9亿元。
玉沙集团是怎么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在当前整个纺织行业“去产能”的大背景中,仅去年全国就有300多家纺织企业关门,玉沙集团是如何做到“逆势而上”的?
要做有钱人的生意
1998年才涉足毛巾业务的唐想林,最初是为其他毛巾厂加工半成品。这生意虽不是特别来钱,但也不用操心太多。到2005年时,唐想林有了不少积蓄。在外人看来,如果唐想林继续做下去,日子过得应该还不错。
不过,有着一股拼劲的唐想林,并不满足于为他人做嫁衣,他决定做自己的毛巾产品。于是,玉沙牌毛巾从此诞生。但是,作为一个新品牌,要如何切入市场呢?
“当时国内毛巾市场进入门槛低,很多家庭式作坊都能做,导致大家大打价格战,竞争激烈。我的想法跟别人不一样,决定做海外市场。”唐想林回忆,海外市场对毛巾的品质要求高,真正想要赚钱还得做有钱人的生意。
在这种背景下,玉沙集团开始生产纯棉高品质毛巾。然而,市场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2006年,毛巾出口贸易额仅46万美元。到2007年时,唐想林心想,不能就这么坐以待毙,他希望通过中国最大的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来改变局面。
那时的玉沙集团才刚起步,没有多少名气,一个展位也没有拿到。唐想林不甘心,无奈之下,他和一个有展位的企业商量后租下了其半个展位。由此,这半个展位拉近了与海外客商的距离。因纯棉高品质毛巾柔软亲肤手感好,深受俄罗斯、西班牙、美国等海外客商的青睐,他们纷纷下了订单。当年,玉沙集团的出口贸易额飙至498万美元。
亮相广交会,的确打通了玉沙集团将毛巾卖到海外市场的销售渠道。此后,玉沙集团的毛巾销量和销售额在海外市场不断攀升。
当销售渠道打通之后,市场如果要进一步发展,还要能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并有捕捉新商机的能力。这一点被唐想林多次强调,也多次体现在玉沙集团的后续发展中。
唐想林频频出国考察市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俄罗斯人、美国人除了使用毛巾之外,浴巾的使用量其实更大:在家里,他们习惯使用家庭浴巾;在户外,因为酷爱休闲运动,他们喜爱使用沙滩浴巾。
“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一条浴巾的价格相当于上十条毛巾的价格。”唐想林说,这么好的生意为何不做?只要能提供好的产品,市场前景就很大。
于是,在生产毛巾的基础之上,玉沙集团依然以纯棉为原料,开始生产高品质浴巾系列产品,这成了玉沙集团的一个新盈利点。
2008年,玉沙集团生产毛巾、浴巾4800万条,出口创汇730万美元。产品出口到日本、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不转型就是等死
然而,市场一直在变化。
唐想林发现,好日子过了几年之后,市场增长开始出现瓶颈。
发展到2011年时,玉沙集团生产的毛巾、浴巾类产品销售收入近4亿元。
“这个数据看起来很不错,毛巾类系列产品的销售收入没有下降,但接连几年也没有再继续增长。”唐想林说,这源于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一方面,国内做高品质毛巾类系列产品出口的企业越来越多,2011年中国毛巾类系列产品出口总额近30亿美元。另一方面,巴基斯坦、印度、印尼等国家生产的毛巾类产品,因原材料棉价和劳动力成本都比中国低,在价格上存在一定优势,这些国家的毛巾出口总额已逼近中国。
“毛巾类系列产品肯定还得继续做,毕竟已经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但增长空间有限,这意味着要寻找新市场。”唐想林解释,当时的情况是企业不转型就是等死,若转型还有一线生机。
可是,要转向何方呢?
唐想林开始频繁地出国考察,寻求合适的新项目。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一年考察,唐想林发现,毛毯在国际市场上很流行,很多国家的人们甚至把它当成一年四季的日常生活必须用品。比如,南非、迪拜、沙特阿拉伯等国的人们就很喜欢用毛毯。
但市面上的毛毯多为涤纶毯,手感较粗糙。在考察过程中,唐想林还发现,一种用粗梳毛纱织制的柔软而有绒面毛织物的法兰绒,很适合用来制作毛毯,制成的织物不脱毛、不掉色、不起球、抗静电、超柔软、手感好。
不仅于此,这种法兰绒的主要原材料为化纤,而国内化纤价格比国际上的低,在价格上能形成竞争优势。
唐想林当下就决定上法兰绒毛毯项目。2013年,玉沙集团投资3.5亿元,引进了年产18000吨产量的法兰绒毛毯生产设备。
“其实当时引进这个项目的压力很大,3.5亿元毕竟不是小数字。”唐想林说,万一情况不好,公司很可能就会毁于一旦。
“最终证明,这个项目还不错。2015年仅法兰绒毛毯的销售收入就达2亿多元。”唐想林透露,近几年玉沙集团的销售收入又开始持续保持增长,这个项目功不可没。
研发适销对路的产品
用唐想林自己的话说,玉沙集团之所以活得还比较好,原因之一在于能够不断洞悉市场需求,并提供相对应的高品质、好质量产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有品质的生活,如果产品质量足够好,一旦打开市场,就不怕没有销路。
唐想林同时也强调,找到新市场后,还要不断创新研发新产品,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才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这并不难理解。当一个商机被发现和放大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进来:如果一个产品永远只停留在原有阶段,就很容易被其他企业复制和赶超。产品若能持续更新和开发,后来者就总会比先入者慢一步。
在这样的背景下,玉沙集团与武汉纺织大学联合开展了新品开发、版式、花色设计等方面的研究。
“我们投入的研发费、制版费、设计费等,会使产品成本增加30%,但这个投入是值得的。”唐想林介绍,只有不断研究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创造出“爆品”。
“越洗越柔软毛巾”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普通毛巾洗完晾干后很容易变硬,这一点常被消费者所诟病。发现这个“痛点”后,唐想林开始琢磨,有没有什么技术能解决这个问题?
历时数月之久,研发中心通过原料、工艺、染料等各个工艺环节的试验,一款符合要求的素色毛巾面世——柔软、蓬松、有弹性,吸水性和触感好,晾干后不变硬且耐用。产品一经推出,尽管售价比普通毛巾要贵不少,却依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云毯”则是另外一个例子。这是继法兰绒毛毯后,经技术再次升级研发的新品。原本法兰绒毛毯就因超柔软等特性大受欢迎,而“云毯”则加入了竹纤维、天丝等原材料,再加上特殊工艺处理,使得触摸毛毯时有“白云”的感觉,即“轻、薄、柔”,且具有水洗、机洗不变形、不影响毛面效果等优点,目前销售也很火爆。
“研发创新除了不断推出更好的新产品,在设计风格上我们也下了很大功夫。”唐想林介绍,不同市场的消费者习惯并不相同,要想将同一款质地的产品很好地卖到不同的海外市场,要在产品设计上满足不同地区人们的消费习惯。
举例来说,同一款沙滩浴巾,美国人更喜欢印有卡通和迪士尼系列图案,而罗马尼亚人、俄罗斯人更喜欢印有美女和动物图案,“要适应市场需求,得研发适销对路的产品”。
如今,一条沙滩浴巾,玉沙集团能做出20多种不同颜色,库存版花达5000多款,且是迪士尼、熊出没等卡通图案的授权工厂。
“未来,我们会将这些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这也是直面竞争的法宝。”唐想林总结道。
《支点》记者 林楠 实习生 樊清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