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四季度所得税异常

  虽然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增长均有所提升,但中信银行2017年四季度所得税单季度几无增长的情况有些异常,而已披露业绩快报的其他股份制银行却并无此情形,这一点颇为蹊跷。

  1月30日,中信银行公布2017年度业绩快报,数据显示,2017年,中信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567.17亿元,比2016年增长1.91%;实现利润总额522.76亿元,比2016年下降4.27%;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425.66亿元,比2016年增长2.25%。

  根据业绩快报,中信银行2017年资产质量持续改善。截至2017年年末,中信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68%,比2016年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169.44%,比2016年年末上升13.94个百分点,环比上升8.46个百分点。

  此外,中信银行的规模调整符合总体规划。截至2017年年末,中信银行资产总额为5.68万亿元,比2016年年末下降4.27%;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所有者权益3996.38亿元,比2016年年末增长5.38%。

  连续三季度缩表之势停止

  2017年,在金融去杠杆和严格监管的背景下,中信银行交出的经营成绩单基本未超出市场预期,资产规模略降,营业收入微增;利润总额略降,净利润微增。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四个指标无论是增长还是下降,其波动幅度均为个位数,而且绝对值都控制在5%以下。

  不过,在2017年银行业经营形势并未完全好转之时,中信银行的年报仍存在不少亮点,具体包括营业收入增速回升、拨备对不良的覆盖能力增强、资产规模环比正向增长等。如果要说不足的话,那就是中信银行2017年四季度不良贷款率环比上升2BP,这一点值得继续关注,并有待中信银行年报公布的具体数据。

  尽管不良贷款率环比略有上升,但从2017年全年来看,1.68%的不良贷款率同比2016年年末还是下降了0.01个百分点。除此之外,中信银行的业绩增速逐渐回升。2017年一季度、2017年上半年、2017年前三季度、2017年全年,中信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6.7%、-2.1%、0、1.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7%、1.7%、0.6%、2.3%。

  分季度来看,中信银行2017年前两个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为负增长,而到了四季度则实现了同比增速的正增长,表明其营业收入的状况有逐渐恢复增长的向好趋势。与营业收入相比,中信银行归母净利润的表现则略好些,2017年全年的同比增速均为正增长,且四季度的同比增速不但超过前三季度的增速,而且环比三季度实现大幅增长。

  尽管2017年年末中信银行的资产规模已达5.68万亿元,但从最近五个季度的数据来看,中信银行资产缩表的情况非常明显。

  实际上,中信银行是上市银行中资产缩表的先驱,从2016年四季度至2017年三季度有三个季度总资产是负增长,这主要是由于应收款项类投资和同业业务资产的减少所致。数据显示,中信银行总资产连续三个季度环比下降,2017年一季度环比下降幅度最大,达到3.02%;2017年第三季度资产总量降到最低,为5.53万亿元。

  从各类资产的具体情况来看,中信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的数量最大,且每季度稳步增长;金融资产排名第二且稳步上升,2017年三季度达到最高点9417亿元;应收款项类投资排名第三,降幅巨大,从2016年三季度的1.08万亿元下降至5819亿元,降幅高达50%;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存款排名第四,稳中有降;同业业务占比第五,但波动幅度较大;其他资产占比最低,且较为稳定。

  进一步分析中信银行总资产下降的原因可知,主要是由于应收款项类投资和同业业务资产的减少导致总资产规模的减少。

  根据中泰证券的分析,应收款项类投资是导致中信银行2017年二季度、三季度总资产规模负增长的主要原因。二季度应收款项类投资环比下降20.90%,导致总资产下降3.86%;三季度环比下降30.84%,导致总资产下降4.59%。

  此外,同业业务资产收缩也是导致中信银行2017年一季度总资产负增长的主要原因、二季度资产负增长的次要原因。一季度,中信银行同业业务资产环比下降40.79%,导致总资产下降3.76%;二季度,中信银行同业业务资产环比下降18.13%,导致总资产下降1.02%,是二季度总资产下降的次要原因。

  到2017年四季度,中信银行开始停止缩表,最终使得2017年年末总资产环比增长2.54%。其中,2017年一季度、2017年上半年、2017年前三季度、2017年全年,中信银行资产总额环比增速分别为-3%、-1.7%、-2%、2.5%,同比增速分别为5.0%、0.8%、-0.1%、-4.3%,而四季度环比增速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2016年年底的高基数所致。

  截至2017年四季度末,中信银行总资产规模为5.68万亿元,环比增长2.54%,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的环比增速分别为-3.02%、-1.75%、-2.02%,结束连续三个季度缩表的趋势,重启小幅扩表之势。

  2017年,中信银行围绕“降增速、调结构、提转速”的策略,在资产端持续压降低效、无效资产,同时不断优化负债端的结构,压降高成本的结构性和协议存款,使得息差逐步企稳。2018年,中信银行提出“提转速、调结构、重合规”的策略,结合2017年通过压降腾挪出来的空间的同时,通过流转加大资产运用力度,预计2018年息差有望继续改善。

  对中信银行而言,无论是同业资产负债的收缩,还是同业资产负债的扩张,这都比较容易实现,问题的关键是对收入的影响程度。目前来看,中信银行同业资产负债的变化对收入和利润的影响并不大,基本在可控的范围之内。数据显示,中信银行三季度净利息收入环比增长1.6%,存贷利差环比持平,四季度营业收入环比增长6.9%,与已公布业绩快报的股份制银行的情况基本相近。

  四季度所得税几无增长

  经过2017年前三季度的资产缩表,中信银行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负债结构,并且压降了低效资产,为2018年提升资产负债配置和运用效率打下较好的基础,预计2018年中信银行资产规模有望重回小幅扩表的阶段,且息差有望企稳回升;加上资产质量边际压力的最大阶段基本已过,中信银行基本面有望出现边际改善的趋势。

  虽然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增长均有所提升,但需要关注中信银行2017年四季度所得税因素对利润贡献的影响因素,尤其是2017年四季度所得税单季度几无增长的情况有些异常。

  虽然2017年税前利润同比下降4.27,但中信银行2017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567.17亿元,同比增长1.91%,而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6.67%、-2.08%、-0.03%,由此可见,营业收入在2017年实现增速转正;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425.66亿元,同比增长2.25%,而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同比分别增长1.69%、1.74%、0.56%,分季度数据显示净利润增长有所加速。

  根据广发证券的分析,中信银行报表中有一点值得关注。2017年前三季度,中信银行利润总额为444.34亿元,扣除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48.95亿元)和少数股东权益净利润(1.57亿元),前三季度所得税余额为95.39亿元;而全年利润总额为522.76亿元,扣除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25.66亿元)和少数股东权益净利润(1.57亿元,假定无变化),则2017年全年所得税余额为95.53亿元,这意味着2017年四季度单季度所缴纳的所得税几无增长,而已披露业绩快报的其他股份制银行却并无此情形,这一点颇为蹊跷。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正是由于2017年四季度所得税因素对利润的贡献较大,才导致中信银行归母净利润实现正增长,后续需要密切关注其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变化情况。

  如果仅观察扣减所得税前的利润总额,中信银行2017年全年实现利润总额522.76亿元,同比增速为-4.27%,而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为0.03%、-0.53%、-2.58%,同比增速下降幅度较前三季度逐季扩大。

  值得一提的是,中信银行2017年不良贷款率为1.68%,环比小幅微升2BP,拨备覆盖率环比提升8.3个百分点;而2017年上半年不良贷款率环比上升1BP,拨备覆盖率为169%,环比提升8个百分点。考虑到行业不良压力的高峰期已过,预计中信银行后续资产质量有望逐步企稳向好。

  分季度来看,中信银行2017年一季度、2017年上半年、2017年前三季度、2017年全年的不良率分别为1.74%、1.65%、1.66%、1.68%,四季度不良率环比微升2BP,同比下降1BP;拨备覆盖率为169.44%,环比提升8.46%,同比提升13.94%。上述数据表明中信银行资产质量保持平稳,且拨备对不良的覆盖能力逐渐增强。

  当然,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四季度中信银行营业支出环比增长31.2%,预计为拨备计提增多所致;二是四季度所得税率仅为0.2%,比三季度下降19%,预计为递延所得税调整所致。

  本刊特约作者 刘链/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