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提升质量 控制是关键
- 来源:中国品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食品,质量,控制,关键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1-29 09:31
在市场经济竞争中,一个企业,一个品牌,要赢得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同和爱戴,靠的是货真价实的高质量产品,而不是弄虚作假的品牌炒作。国内外著名品牌的发展史表明,从来就没有靠炒作品牌而不靠高质量产品获得成功的个案。只有产品的高质量及积淀深厚的高品位品牌文化,才是企业和品牌长盛不衰、永葆生命力的法宝。
对于食品的质量提升来说,工序质量的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缺一不可,它们都是实现质量目标所必须采取的控制方式。有效的质量控制是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紧密地结合起来,力求加大主动控制在控制过程中的比例,同时进行定期、连续的被动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质量目标。
通过一年来,对众多食品企业如思念水饺、盼盼食品、海天酱油等剖析与分解,不难看出,提升食品质量最重要的是源自于将固有模式传统工艺与现代管控措施完美融合的结晶,这种结晶本身就是一种企业价值观的体现。
做好组织引导,营造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立足市场行情,把握重点,从管理层重视、发动员工入手,着眼于健全机构、落实责任,不断健全食品安全工作监管体系,加强监管队伍和运行机制建设,真正做到“有人管事、有人办事、有章理事”。
全程监管,大力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坚持以监管制度、产品质量标准建设为重点,全面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对食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实施全过程监管。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从源头上防止农产品污染;加大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整治力度,严格食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度;加强对高危险性食品的监督和监测,加强与各级卫生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提高食物中毒及其他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救治能力。
健全食品准入体系,建立高风险食品准入备案制度高风险食品生产企业或区域性总经销商申请产品上市时需将产品自查方案、质量控制方案、产品风险评估报告、缺陷食品召回计划、缺陷食品退赔方案等材料报工商部门备案;建立厂家直销产品申报制度,对直销产品的生产厂家,需向工商部门提交该批产品原料证明、检验报告和销售流向等材料,由工商部门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合格后,方能上市销售;建立食品仓储备案制度,要求各食品经营者如实申报仓储位置,一旦发现问题食品,监管人员可及时封存查扣,防止问题食品流失等情况发生。
创新思维,把保障食品安全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坚持把是否有利于保证群众消费食品安全,是否有利于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创新工作思路,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着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安全食品体系。
建立食品安全信息运行网络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建设,使各项监管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食品安全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不可否认,现在的消费随着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有时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为了保证自身的产品品质能够更符合广大消费者的要求,食品行业的每个企业也都必须集中在生产监控上,大力加强品控意识,从诚信的层面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关键词: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为了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其目的在于为了监视过程并排除质量环节所有阶段中导致不满意的因素,以此来确保产品质量。
质量控制与食品的品质提升密切相关,每个企业必须提高认识,不仅以赢利为目的,更重要的是要承担社会责任,要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必须对生产过程加强质量控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为消费者提供安全、营养、健康的产品。
点评:把控食品质量是一种竞争力
“欲求物有所变,必先立诸己身”。从苏丹红、毒奶粉、致癌毒米,到红心鸭蛋、黑心肉,一个个质量问题使得食品行业都在遭遇空前的信任危机。诚然,食品安全无小事,今天不出事,不等于今后就不出事;哪个地方出事,哪个地方就会被追究、被问责;哪个企业出事,哪个企业就会被查处,甚至会破产。
那么,未来的中国食品企业要想彻底打消国人对食品质量安全所形成的戒心和成见,就务必力求在企业发展战略中融入质量追求,在管理制度中突出质量控制,进行触及灵魂的质量安全教育,使质量安全内化为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使企业每一个员工在每一个流程、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强化质量“第一责任人”意识,不可一日一时懈怠,扎实提升质量,确保安全。
食品质量能否安全,关键还是取决于其质量的提升。而如何提升质量是食品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因为,质量是生命,品牌是效益。只有不断地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才能不断地提高产品质量;有了可靠的产品质量,才会有好的品质、好的品牌产品呈现给消费者,才会给企业带来好的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