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品牌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问题
- 来源:中国品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品牌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1-29 10:09
品牌企业所拥有的“品牌”,是与企业的有形资产相对应的无形资产,从法律角度上来说就是知识产权。
目前,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逐步与世界接轨,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不断攀升,在国际大市场的氛围下,中国的经济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我国品牌企业作为国内经济发展的支柱,要想在现今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持续稳定发展,需要处理好大量的法律工作,我们这里着重阐述的是关于国内品牌企业知识产权方面所面临的法律问题。
我们先了解一下“品牌”和知识产权的概念及其所具有的特征:
“品牌”的概念和特征
“品牌”一词,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我国广为流行的营销术语,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我们可以将“品牌”解释为在某产品类别中长期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品牌。
品牌的特征,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解释和不同的观点。多数人比较赞同对于“品牌”所归纳的以下基本特征:拥有广大而稳定的消费者群体;拥有较大的市场占有份额,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较高;拥有从产品开发到市场销售的独特运作方式;拥有强大的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产品的高质量得到消费者的普遍认同;拥有较高的盈利水平;品牌商标都具有相当高的价值;拥有品牌产品的企业都十分注意维护品牌的形象与信誉。
知识产权的概念和特点
知识产权,概括的说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在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等领域内,主要基于脑力劳动创造完成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知识产权的特征,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无形财产权;确认或授予必须经过国家专门立法直接规定;双重性:既有某种人身权的性质,又包含财产权的内容;专有性:知识产权为权利主体所专有;地域性:某一国法律所确认和保护的知识产权,只在该国领域内发生法律效力;时间性: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规定一定的保护期限,知识产权在法定期限内有效。
知识产权的分类,从权利的内容上看,知识产权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知识产权中的人身权是与智力活动成果创造人的人身不可分离的专属权,比如:署名权、发表权、修改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则是指享有知识产权的人,基于这种智力活动成果而享有的获得报酬或其他物质利益的权利。按照智力活动成果的不同,知识产权可以分为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发明权、发现权等。
在我国,对知识产权专门制订了相关法律,即《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法》是指因调整知识产权的归属、行使、管理和保护等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品牌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
品牌企业所拥有的“品牌”,是与企业的有形资产相对应的无形资产,从法律角度上来说就是知识产权。一个企业要发展壮大,要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站稳脚跟,企业如何维护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开展,国家经济不断国际化,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产品的大量涌入,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尤其是近几年,国内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不断占领着市场,不断涌现出一批依靠自主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企业。
在知识产权保护实践中,中国形成了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两条途径并行运作”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为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2004年中国成立了以国务院副总理为组长的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组,负责统一领导协调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2010年的“十二五”规划中,国家提出对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问题加以重视,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2010年12月21日第三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上表示,中国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因为这才能鼓励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民族素质。从2010年10月开始,中国展开为期半年的集中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专项行动。这充分体现出国家对于企业特别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企业的保护和支持。
品牌企业一旦在商业秘密被窃取也就是知识产权被侵害后,企业营业额会大幅下降,损失巨大,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造成这种结果是企业对于其商业秘密不够重视,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意识相对薄弱。
品牌企业要保全自己的生存空间,一定要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法律保障、运行模式和商业活动策略。其中,保证知识产权的安全性最不容忽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网络知识产权,这些都是一个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以至于发展壮大的有力武器。因此,品牌企业势必要做好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的维护工作。
品牌企业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和变化对自身商业活动策略进行重新规划,根据现有的技术力量、物质力量、竞争形势、政策环境等,制定相适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相协调。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和新发展,从而保障企业正常运转。
品牌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途径
我国品牌企业要正确认识对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品牌企业要明确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扩展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近年来,我国的一些行业或地区相继成立了知识产权联盟或协会,如2000年11月成立“中国3G知识产权联盟”;2003年11月21日由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等16个城市成立了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华为、中兴、广钢、韶钢、茂名石化、广州石化、TCL、创维、康佳、美的等一批品牌企业联手在广东成立了我国第一家知识产权保护协会等。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和侵权现象的多样化与严重化,仅靠单个企业的力量维护知识产权效果不理想。因此,同行业企业要联合相关权利人组成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协会、联盟,依靠行业协会、联盟的力量,依靠国家的力量,合理运用《知识产权法》来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的根本利益。
我国品牌企业要加强内部宣传培训,强化和提高知识产权意识企业要重视提高知识产权意识,熟悉和掌握与知识产权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管理理念、经营理念和竞争手段,要学会把“知识产权”当作一种市场武器。要在企业上下形成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己任的信念,将知识产权纳入产品开发流程的一部分,在开发生产产品的过程当中不断地取得知识产权保护。
品牌企业要重视知识产权的管理工作品牌企业要重视知识产权的发展规划,提高知识产权的权利意识,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的主动性和能力。另外,还需要聘任一些相关的法律专业人员,设置相关的知识产权岗位,设立相应的知识产权管理职能部门,如建立专门负责知识产权管理的专利委员会,由专利律师和各科研部门的专家组成,根据市场、经营和科研开发的情况,决定技术以何种法律状态投入市场,从而防范风险。
制定严密的企业内部制度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部分品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忽略了员工的价值,未给予员工与劳动价值相当的待遇和报酬,使一些优秀员工不满现状而频繁跳槽,甚至导致部分以技术出资的股东离开企业,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所以,品牌企业可以根据需要,在通过与员工签署的各种合同、协议中设定包含知识产权保护的条款,如与员工签订竞业禁止协议,并给予相应的补偿;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要求员工在使用企业固有的知识产权时,不经企业同意,不得泄露给任何第三人,保证员工不泄露企业的商业秘密;企业与员工签署了此类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或者协议,便于发生纠纷时维权,否则,一旦发生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或者法律问题,势必会消耗企业相当多的人力和物力,甚至延缓企业的发展。
总之,品牌企业必须学会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利益不受侵害。如果知识产权被侵害,要用法律武器来力保减损。品牌企业一定要建立一整套有针对性的、适量超前的现代化知识产权法律安全保障体系,从源头上杜绝或减少知识产权被侵害的可能性。只有这样,知识产权才能得到有效控制和保护,才能为品牌企业的可持续性高效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
目前,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逐步与世界接轨,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不断攀升,在国际大市场的氛围下,中国的经济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我国品牌企业作为国内经济发展的支柱,要想在现今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持续稳定发展,需要处理好大量的法律工作,我们这里着重阐述的是关于国内品牌企业知识产权方面所面临的法律问题。
我们先了解一下“品牌”和知识产权的概念及其所具有的特征:
“品牌”的概念和特征
“品牌”一词,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我国广为流行的营销术语,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我们可以将“品牌”解释为在某产品类别中长期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品牌。
品牌的特征,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解释和不同的观点。多数人比较赞同对于“品牌”所归纳的以下基本特征:拥有广大而稳定的消费者群体;拥有较大的市场占有份额,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较高;拥有从产品开发到市场销售的独特运作方式;拥有强大的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产品的高质量得到消费者的普遍认同;拥有较高的盈利水平;品牌商标都具有相当高的价值;拥有品牌产品的企业都十分注意维护品牌的形象与信誉。
知识产权的概念和特点
知识产权,概括的说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在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等领域内,主要基于脑力劳动创造完成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知识产权的特征,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无形财产权;确认或授予必须经过国家专门立法直接规定;双重性:既有某种人身权的性质,又包含财产权的内容;专有性:知识产权为权利主体所专有;地域性:某一国法律所确认和保护的知识产权,只在该国领域内发生法律效力;时间性: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规定一定的保护期限,知识产权在法定期限内有效。
知识产权的分类,从权利的内容上看,知识产权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知识产权中的人身权是与智力活动成果创造人的人身不可分离的专属权,比如:署名权、发表权、修改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则是指享有知识产权的人,基于这种智力活动成果而享有的获得报酬或其他物质利益的权利。按照智力活动成果的不同,知识产权可以分为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发明权、发现权等。
在我国,对知识产权专门制订了相关法律,即《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法》是指因调整知识产权的归属、行使、管理和保护等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品牌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
品牌企业所拥有的“品牌”,是与企业的有形资产相对应的无形资产,从法律角度上来说就是知识产权。一个企业要发展壮大,要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站稳脚跟,企业如何维护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开展,国家经济不断国际化,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产品的大量涌入,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尤其是近几年,国内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不断占领着市场,不断涌现出一批依靠自主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企业。
在知识产权保护实践中,中国形成了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两条途径并行运作”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为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2004年中国成立了以国务院副总理为组长的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组,负责统一领导协调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2010年的“十二五”规划中,国家提出对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问题加以重视,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2010年12月21日第三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上表示,中国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因为这才能鼓励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民族素质。从2010年10月开始,中国展开为期半年的集中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专项行动。这充分体现出国家对于企业特别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企业的保护和支持。
品牌企业一旦在商业秘密被窃取也就是知识产权被侵害后,企业营业额会大幅下降,损失巨大,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造成这种结果是企业对于其商业秘密不够重视,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意识相对薄弱。
品牌企业要保全自己的生存空间,一定要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法律保障、运行模式和商业活动策略。其中,保证知识产权的安全性最不容忽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网络知识产权,这些都是一个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以至于发展壮大的有力武器。因此,品牌企业势必要做好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的维护工作。
品牌企业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和变化对自身商业活动策略进行重新规划,根据现有的技术力量、物质力量、竞争形势、政策环境等,制定相适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相协调。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和新发展,从而保障企业正常运转。
品牌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途径
我国品牌企业要正确认识对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品牌企业要明确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扩展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近年来,我国的一些行业或地区相继成立了知识产权联盟或协会,如2000年11月成立“中国3G知识产权联盟”;2003年11月21日由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等16个城市成立了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华为、中兴、广钢、韶钢、茂名石化、广州石化、TCL、创维、康佳、美的等一批品牌企业联手在广东成立了我国第一家知识产权保护协会等。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和侵权现象的多样化与严重化,仅靠单个企业的力量维护知识产权效果不理想。因此,同行业企业要联合相关权利人组成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协会、联盟,依靠行业协会、联盟的力量,依靠国家的力量,合理运用《知识产权法》来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的根本利益。
我国品牌企业要加强内部宣传培训,强化和提高知识产权意识企业要重视提高知识产权意识,熟悉和掌握与知识产权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管理理念、经营理念和竞争手段,要学会把“知识产权”当作一种市场武器。要在企业上下形成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己任的信念,将知识产权纳入产品开发流程的一部分,在开发生产产品的过程当中不断地取得知识产权保护。
品牌企业要重视知识产权的管理工作品牌企业要重视知识产权的发展规划,提高知识产权的权利意识,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的主动性和能力。另外,还需要聘任一些相关的法律专业人员,设置相关的知识产权岗位,设立相应的知识产权管理职能部门,如建立专门负责知识产权管理的专利委员会,由专利律师和各科研部门的专家组成,根据市场、经营和科研开发的情况,决定技术以何种法律状态投入市场,从而防范风险。
制定严密的企业内部制度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部分品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忽略了员工的价值,未给予员工与劳动价值相当的待遇和报酬,使一些优秀员工不满现状而频繁跳槽,甚至导致部分以技术出资的股东离开企业,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所以,品牌企业可以根据需要,在通过与员工签署的各种合同、协议中设定包含知识产权保护的条款,如与员工签订竞业禁止协议,并给予相应的补偿;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要求员工在使用企业固有的知识产权时,不经企业同意,不得泄露给任何第三人,保证员工不泄露企业的商业秘密;企业与员工签署了此类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或者协议,便于发生纠纷时维权,否则,一旦发生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或者法律问题,势必会消耗企业相当多的人力和物力,甚至延缓企业的发展。
总之,品牌企业必须学会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利益不受侵害。如果知识产权被侵害,要用法律武器来力保减损。品牌企业一定要建立一整套有针对性的、适量超前的现代化知识产权法律安全保障体系,从源头上杜绝或减少知识产权被侵害的可能性。只有这样,知识产权才能得到有效控制和保护,才能为品牌企业的可持续性高效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