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品牌升级关口

  • 来源:汽车观察
  • 关键字:突破,品牌,升级,关口
  • 发布时间:2011-05-25 15:57
  潜行数年的中国自主品牌轿车开始有了新的变化:从国内并购到海外收购,从建立海外研发基地到推出百万级高端轿车,中国自主品牌轿车已步入品牌升级的整体阶段。也正因为如此,益普索(Ipsos)对自主品牌有了更深的思考,在结合4月初进行的1000份有效问卷调查后发现:销量优势后,自主汽车应破品牌升级关口。

  笔者发现在上海国际车展上自主品牌相比以往更务实,展品更贴近量产车型,噱头车型和抄袭车型以及曾经华而不实的口号标语全部人间蒸发,奇瑞、吉利、比亚迪、长城等展台亮点频现,车型已逐渐从模仿衍变成自主研发,并拥有了一定的自主特色,其中荣威、MG等品牌都已形成了具有自身个性的造型设计。

  在产品定位上,传统自主品牌的主力车型也已从5万元以下的普及车型渐渐向5至10万元左右的小康车型发展,而集团自主品牌车型则努力向10万元以上的市场发起冲击。相比合资车型,自主品牌在性价比上仍继续保持传统优势,据益普索(Ipsos)研究显示,购车时有63%的消费者更看重性价比,而看重品牌的只有23%。

  同时,伴随中国汽车一同成长起来的消费者也越来越理性,这给自主品牌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上海车展期间,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为了摆脱以往低质低价的品牌形象,分别推出了多品牌战略。令人欣喜的是,74%的益普索(Ipsos)调查被访者看好传统的自主品牌,认为自主品牌能够走向国际;而在发展势头最好的前十个品牌中,自主品牌占据两席,分别是比亚迪和奇瑞,其中比亚迪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突破值得期待。

  虽然自主品牌车型众多,质量也有所提高,但至今还无法超越售价20万元大关,仅有15%的益普索(Ipsos)被访者认为购车时会考虑自主品牌。另外,在车展最为关注的品牌中,自主品牌也集体名落孙山,前十无一进榜,对观展观众而言,洋厂商和豪华跑车仍是第一要素。虽然在此次车展期间,长城、比亚迪、奇瑞等展台都有涡轮增压发动机、CVT和双离合变速器等高技术含量动力配置展出,但真正配套尚需时日。

  笔者认为自主品牌应该值得深思的三个问题有:第一,品牌定位及品牌架构。通过多年发展,自主品牌都已拥有较为丰富的产品序列,但在产品定位与产品营销上与合资企业多品牌战略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就拿奇瑞众多的子品牌为例,一是即使专业人士也无法分辨清楚这些子品牌具体有哪些不同,二是产品与产品之间甚至存在着市场重叠效应也就是内耗效应,三是每个产品是否都能带来足够的利润和保证企业的信心及良性循环?第二,溢价能力。传统自主品牌溢价能力低始终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自主品牌已逐渐意识到以往的低质低价对母品牌的伤害,为了提高利润,纷纷祭出多品牌战略,但笔者认为自主品牌溢价能力低并不只是简单的换标行为,在生产制造工艺与科技含量、产品设计人性化与合理性、售前售后服务的专业性与一致性上,自主品牌与外资品牌的确存在较大差距。第三,产品研发和创新。这一点主要是针对集团自主品牌而言,对于大集团的自主品牌可以通过购买合资伙伴的产品平台,甚至购买现成的生产线和底盘迅速发展起来。但笔者发现,其后续产品的开发也被外方牢牢掐住咽喉,如一汽奔腾和东风风神的新产品迟迟未能问世,海外收购或许是一个方向,但是优秀的厂商和技术却很难购得,失败的品牌和车型即使购得也难堪大用。

  虽然我们对自主品牌的发展抛出了很多疑问,但笔者相信自主品牌的未来前景值得看好,当然,这还需要厂家的自身努力、政府的继续扶持以及消费者的鼎力支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