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政策利好 软件业加速发展

  2009年,面对不明朗的国际经济形势,我国政府及时出台相关措施,在中央4万亿元投资的拉动下,在《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引导下,我国软件产业迅速走出低谷。初步统计,2009年软件业务收入为9513亿元,比2008年增长25.6%。

  总体来看,随着计划投资上百亿元的“核高基”重大专项的全面启动,国产基础软件环境不断改善;随着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成立,各地政府机构调整步伐加快,对软件产业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各种资源向该领域倾斜;即将实施的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末位淘汰机制,给这些城市施加了无形的压力,它们纷纷制定规划,出台更优惠的政策措施;发达国家软件市场需求不足,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成为跨国软件企业争食的对象,软件企业效益下滑在所难免。

  振兴规划作用明显

  软件产业一枝独秀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内软件产业一枝独秀。在其他产业出现剧烈下滑时,软件产业仍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初步统计,2009年软件业务收入为9513亿元,比2008年增长25.6%。随着新18号文的出台,国内软件产业仍将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

  从2008年以来七个季度的产业同比增速看,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第四季度产业增速出现少见的负增长,增速为-10.3%。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受一系列政策的提振作用,再加上我国正处于信息化建设的加速阶段、国内软件产业以内需为主,经过略微调整的软件产业依然加速前行。

  2009年第一季度,我国软件产业同比增速迅速至30%以上,从2009 年第二季度开始,国内行业信息化需求逐渐复苏,软件企业签单额也逐季提升,并在第四季度出现过去几年少有的翘尾加速增势。

  与世界软件产业在2009年第三季度才显企稳迹象相比,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作用明显。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国务院及时出台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三年规划目标中明确指出,将“提高软件产业自主发展能力、加快培育信息服务新模式新业态”等作为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主要任务及内容,“软件和信息服务收入在电子信息产业中的比重从12%提高到15%”。

  地方政府积极落实《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根据本地软件产业的特色和优势,结合区域性发展规划,制定了未来3-5年加快软件产业发展的规划。上海市出台了《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上海推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行动方案(2009—2012年)》,确立了软件产业作为城市创新型产业的战略地位。

  在《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及各级政府具体行动方案的指导下,各种资源明显向软件产业领域倾斜,为软件产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许多省市都设立了软件产业专项发展资金,如江苏省财政每年安排3亿元,广东省1.5亿元,大连市3400万元,湖北省2000万元,辽宁省2000万元,陕西省1300万元等,有力地推动了地方软件产业快速发展。

  一些地区利用产业基础优势、科教优势、文化优势和人才优势等因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国际、国内知名软件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分支机构,主动承接转移而来的软件产业,对接国际市场,融入国际竞争。在人才上,各地积极开展软件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交流工作。南京通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引进、留用软件领军人才,并对创业项目择优给予100万元的重点资助,为软件人才营造创业、创新的良好条件。

  基础软件迎来转折

  示范城市推动外包

  工业和信息化部组建后,各地积极跟进,加快机构调整。截至2009年11月,已经有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公布了机构改革方案。从地方机构调整来看,各地对软件产业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许多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工业和信息化管理部门中都单独设立了软件产业管理处,只是在名称上有所差异,有的叫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处,有的叫做软件产业处。软件产业管理处的职责比较明确,重点是规划政策、标准规范、园区建设以及认定认证管理工作。

  2008年4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审议并通过了《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案》,专项的启动为国内基础软件指引了方向,专项发布后,该领域投资力度明显加强。

  2009年1月,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向其控股股东中国电子定向增发的4亿元获得临时股东大会批准。在这4亿元的资金用途中,1亿元用于增资上海中标软件公司,5000万元用于基础软件应用平台的研发及产业化。2009年10月,中间件厂商普元软件成功获得共计1亿元人民币的战略投资,其中新开发联合创业投资企业投资8000万元,天津和光股权基金投资2000万元。

  业内人士认为,2009年是国产基础软件发展的转折点。以前,各级政府虽在基础软件领域有所投资,但比较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对于需要持续高投入的基础软件来说,很难发挥作用。“核高基”项目启动后,全国从上到下对国产基础软件关注度提高,支持力度加大。在“核高基”的引领下,产业资源、地方资源、用户资源都在进行整合。

  为推动国产基础软件的应用,各地政府从资金、政策、公共服务体系和宣传等多个方面大力推进。上海市政府从2000年起每年拿出1亿元专项资金,重点向基础软件倾斜,集中力量推进基础软件应用,每年扶持50个项目;通过举办国产基础软件产业链创新论坛,积极宣传、推广国产基础软件;上海还组建了基础软件应用推进联盟,以联盟的形式推动基础软件发展,目前上海有180家单位加入了基础软件推进联盟,并签订了合作协议。

  2009年2月,国务院批准北京、天津、上海等20个城市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示范城市中符合条件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技术先进型服务外包企业离岸服务外包收入免征营业税。该政策对于示范城市争取跨国服务外包企业、国内知名外包企业在本地建立分公司或交付中心极具吸引力。

  为鞭策这些示范城市,国家计划从2010年起,先园区、后示范城市地进行末位淘汰机制。这也就出现了各示范城市不但积极执行减免税收的9号文政策,还出台了更加优惠的产业政策,并拿出不菲的专项资金推动本地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的发展。这与18号文执行多年后,仍有部分企业不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形成鲜明的对比。

  示范城市对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都雄心勃勃。以2008年的业务收入为基数,示范城市基本上都制定了每年翻一番甚至更高的发展目标。成都和重庆计划在2010年达到800亿元的外包业务收入,济南同期也计划完成400亿元的目标。

  各示范城市为实现各自的宏伟目标,不但争先恐后地推出税收优惠、专项资金、人才培养、引进的政策措施,而且在品牌宣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促进本地产业发展。武汉市开通外包公共服务平台,一期投入就达2000万元。杭州也投入5000万元财政资金,建立了高新区软件及服务外包公共技术平台。南京对于员工超过5000人、国际业务超过1亿美元以上的服务外包骨干企业,给予1000万元奖励。武汉则给予通过软件外包资质认定的企业10万元奖励,同时,企业每接到1美元订单,政府奖励0.1元。

  各级政府对服务外包产业的关注,既有各地产业结构转型调整的因素,也有先行城市如大连的强烈示范作用,还有示范城市将实行末位淘汰机制的鞭策作用。

  中国市场竞争加剧

  企业效益有所下滑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中国等新兴市场成为跨国企业争相争夺的目标,国内软件企业的效益出现了下滑趋势。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同样波及软件产业,预计2009年全球软件产业规模为9857亿美元,增速为-2%,与2008年之前6%左右的增速相比,减幅明显。2009年上半年各类机构大幅压缩成本,控制IT支出比例,导致软件需求萎缩,多家跨国软件企业收入、利润大幅下滑,裁员、减薪不断。2009年下半年,世界经济显现复苏迹象,全球软件产业开始止跌回升。

  美欧经济的大幅衰退直接导致IT投资消减。Computer Economics的研究显示,2008年北美IT支出增长率为-4%,2009年仍为负增长,而2007年为5%。占全球GDP四分之一强的“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软件产业多数在2009年依然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除中国保持20%以上的增速外,印度也有12%左右的增速。

  全球软件产业市场萎缩,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却需求旺盛,跨国企业因此加大了在新兴市场的开发力度,国内市场竞争加剧,企业效益受到明显影响。

  为争夺新兴市场、改善公司盈利状况,一些跨国软件企业采取了降价措施。2009年10月,全球CAD领先企业Autodesk公司宣布,三个月内将其多个产品降至20%进行大规模促销,降价后的价格接近国产CAD的价格。究其原因,2008年第四季度,Autodesk全球亏损1.053亿美元;自2008年9月,Autodesk公司就频传股价重挫、裁员、下调业绩预期等消息,在新兴市场降价促销成为其必然选择。

  不过,激烈的竞争却导致国内软件企业效益下滑。2009 年前三季度,国内软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96%,毛利率同比仅增长1.2 %。28 家公司中有14 家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增长率超过板块平均水平,然而24家公司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速却出现下降;有15 家公司毛利率下降,其中用友毛利率比2008年下降5个百分点,东软集团下降近5个百分点。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