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防治541
- 来源:家庭医药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慢阻肺,治疗时机,呼吸系统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12-13 08:56
慢阻肺是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也是全球十大健康“杀手”之一。然而慢阻肺并没有受到大众的高度重视,许多患者对自己得了慢阻肺也茫然不知,往往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冬天到了,慢阻肺进入高发期和危险期,更应该对其加深认识,加强防范。
每年的冬季,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俗称老慢支、肺气肿)患者最担心、害怕的季节。因为天气一冷,他们就会旧病复发,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都会找上门来。最让患者及其家属烦心的是,一旦痰多堵塞气道或肺部,患者再次被病毒、细菌感染,将会发生呼吸衰竭。
慢阻肺的主要特点是气道的慢性炎症以及进行性气道阻塞。临床上表现为长期反复咳嗽、咯痰和喘息,久而久之将演变成肺心病,最后还可能累及全身各系统。
慢阻肺会继发全身病变,如营养不良、体重下降、骨骼肌损耗、骨质疏松、心血管病、抑郁等,发展至一定阶段时,患者活动能力严重受限,连走路、穿衣都会喘息不止,最后常常死于呼吸衰竭。该病进展缓慢、病程长,从最初的慢性支气管炎到肺气肿再到肺心病,整个过程一般需10~20年。
慢阻肺患者主要有以下症状——
1.慢性咳嗽 咳嗽随病情发展可终身不愈。常晨间咳嗽明显,夜间有阵咳。
2.咳痰 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样痰,偶可有血丝,清晨排痰较多,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
3.气短和呼吸困难 早起劳累,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短气,这是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
4.憋喘和胸闷 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或急性加重患者出现憋喘。
5.其他 晚期患者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
5大疗法助力 康复治疗
临床上对于慢阻肺,系统有效的康复治疗应包括物理疗法、营养疗法、音乐疗法、综合疗法和中医药疗法5个方面。
1.物理疗法
氧疗、步行锻炼、呼吸体操和气功锻炼是物理疗法的4个常用方法。
氧疗 氧疗能提高体内氧合血红蛋白的含量和心肺贮备能力。已有的研究表明,慢阻肺患者存在着膈肌疲劳,可导致呼吸衰竭,膈肌疲劳也是患者肺功能受损和产生气促的原因。而在目前,纠正膈肌疲劳较好的方法是使用无创呼吸机。注意,慢阻肺患者每日吸氧至少15小时,使血氧饱和度至少达到90%以上才能获得较好的氧疗效果。氧疗可于夜间进行,不但患者易于接受,且可以避免夜间低氧血症,能显著降低慢阻肺患者夜间猝死风险。
步行锻炼 步行锻炼可以锻炼骨骼肌和呼吸肌群,改善肺功能。慢阻肺患者宜晨起进行步行锻炼,平路匀速步行,速度保持在40~60米/分钟,每次累计运动时间至少30分钟,每周不少于5次。少数患者在初始运动中可休息若干次,随着运动量的增加,逐渐延长每次运动持续时间,缩短休息时间和次数。
呼吸体操 呼吸体操可以纠正病理性呼吸模式,建立有效呼吸模式,提高呼吸效率。主要是有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
练习腹式呼吸时,患者取立位或卧位,双手分别放在前胸和腹部,尽量用鼻吸气,同时挺腹,用口呼气,同时收腹。通过这种深而慢的腹式呼吸降低呼吸肌的耗氧量,增大膈肌运动幅度,增加肺活量(编者注:缩唇呼吸法,可参见本期32页《慢支炎,也要“治未病”》一文)。
气功 气功是我国传统的康复健身方法,强调对患者心身状态的调理。正确的气功训练可使患者用最小的努力达到最大的通气效果。通过鼻腔吸气、口腔呼气,能增加患者的膈肌活动度,提高通气功能,降低呼吸肌的耗氧量,从而使慢阻肺患者的“肺肾两虚”症状得到改善。
2.营养疗法
慢阻肺患者由于机体能量消耗增加,营养摄入不足,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机体分解代谢增强等诸多因素容易导致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时,呼吸肌能量供需平衡失调,呼吸肌肌纤维结构改变,膈肌重量减轻,呼吸肌耐力下降,使肺功能受损。营养不良还可严重损害慢阻肺患者的免疫功能,使患者容易发生感染及呼吸衰竭,导致患者生存期缩短。因此,慢阻肺患者一定要注重营养,在饮食上要坚持多样化,一日三餐要有碳水化合物、适当的脂肪类食物和优质蛋白、新鲜水果和蔬菜。还要注意保持体重,若感觉消瘦要注意补充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要注意,一次不能吃太多食物,一天内可以分四五次进餐。
3.音乐疗法
慢阻肺患者常伴有呼吸困难,导致焦虑等负面情绪。有研究表明,在家治疗的慢阻肺患者接受音乐疗法后呼吸困难得到缓解,在一定时间内,治疗后比治疗前有明显好转,说明音乐疗法是治疗慢阻肺患者呼吸困难及焦虑症状的有效干预手段。由于不同患者对不同音乐的敏感性差别很大,为了更好地发挥音乐疗法的作用,患者接受音乐疗法时可从提供的音乐曲目中挑选自己喜欢的音乐。
4.综合疗法
首先,吸烟者应立即戒烟,而且任何时候戒烟都不算晚。一般来说,在戒烟4周后,慢阻肺引起的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就会逐渐消失。几乎每名长期吸烟者皆可出现肺气肿的组织病理改变,其严重程度与累积吸烟量有关。吸烟还可使男性痰液量增加3倍,女性增加2倍。
此外,家人亲属应加强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采取主动与患者接触、交谈等方法进行指导,嘱其读书、看报、听收音机,保持心情舒畅,稳定情绪以转移由于疾病带来的痛苦。出院的患者可酌情养鸟、种花草,注意控制情绪,避免情绪激动(可诱发气喘、呼吸困难)。总之,以保持良好的心态为原则。自我防护方面,要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避免在受污染环境下长期停留。
5.中医药疗法
中医学对于慢阻肺早有充分认识,将其归类于中医学“肺胀”、“肺萎”范畴。中医药不仅在慢阻肺患者缓解期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在急性发作期也能发挥重要作用。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中医药能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促进炎症吸收,降低外周血象,改善血液流变学,从而改善气道阻塞。
呼吸体操防治肺气肿
第一节:压腹呼吸
自然站立,两手叉腰,拇指在后,四指在前。
(1)呼气时,主动收腹,两手四指加压于腹部,同时两肘关节向前靠拢,以约束胸部。
(2)吸气时,两肩向后扩胸,以增加肋骨活动幅度。重复两个八拍。
第二节:压腿盘膝
(1)左腿向左侧前方跨出一步成左弓箭步,重心在中,两手扶左膝。
(2)重心向前落于左足,向下压腿。
(3)有节律地重心前后移,重复8次;换右腿,方法同上,亦重复8次。
(4)然后两腿并拢微屈膝,作膝绕环运动,左右方向绕,各重复8次。
注意:老年患者常有下肢无力症状,做本节在于增加下肢力量。压腿深度和膝绕环的幅度,都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逐步增大。
第三节:单举呼吸
自然站立,两手于腹前平屈,手心向上,手指相向。
(1)吸气,一臂经腹、胸上举,翻掌成托掌,臂紧贴头侧,尽量向上。另一臂手心转向下,同时贴体侧下伸,用力下压。
(2)呼气时还原。换另一臂上举,做法同上。重复做四个八拍。
注意:呼吸应为腹式,呼气时尽量收腹,两臂要伸直。此节活动在X线下观察,横膈活动可增加1厘米。
第四节:抱球
两腿分立与肩同宽,半蹲成骑马式。
(1)两手在右边做抱球状,体向右转,同时重心右移,右手在上。
(2)体向左转,到左边后再换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同时重心左移。做四个八拍。全身要放松,上体转动时要以腰为轴,臂、腿、腰的动作要协调、缓慢,呼吸要自然。
第五节:托天呼吸
自然站立,两手于腹前平屈。
(1)两手向上伸直,手心向上,如托天状。以腰为轴,向左旋腰。共做8次。
(2)向右旋腰,共做8次。
注意:此节是通过腰部活动防治老年性的腰背酸痛。旋转速度要慢,幅度逐步增大。头部不要旋转,以防头晕。一定要腰部转动,所以有腰部的挺前凸后的动作,避免以髋关节为主的活动。
第六节:蹲式呼吸
自由站立,两足并拢。
(1)下蹲时呼气,足跟不离地,同时两手扶住膝关节,肘关节在外。
(2)起立时吸气,同时两手侧平举。共做两个八拍。
注意:下蹲深度因人而异,对不能下蹲者,可作前屈体动作。
第七节:甩打
放松,自然站立。
(1)上体以腰为轴,同时以腰带动肩、再带动两臂放松摆动,当腰向左转动的瞬间,带动左前臂和手甩打腰背部(命门穴附近),右前臂和手甩打腹部。
(2)腰向右转动的瞬间,带动左前臂和手甩打腹部,右前臂和手甩打腰背部。
注意:在甩打时两臂要放松,随腰转动而用臂和手用力甩打,不是用手拍打。全身肌肉必须放松,随着甩打,两下肢微作一起一伏的动作,要有节律,轻重要适宜。它既是全身性活动,又可增加腰背肌和腹肌的肌张力,还可改善腹背部的血液循环。反复各做8次。
第八节:捺腹呼吸
自然站立。
(1)呼气时,两手相叠放于脐部加压,同时两肘向前靠拢,微前屈体作“驼背”状同时主动收腹。
(2)吸气时,两手侧平举,稍挺胸。重复两个八拍。
4大措施提高 呼吸道抗病能力
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合理采用上述5种康复治疗方法的同时,还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呼吸道抗病能力。
1.改善吸入气体的质量
我们吸入空气的清洁程度与呼吸道感染有密切的关系。调查发现,厨房污染严重的家庭,儿童感冒、咳嗽的发病率超过50%;而城市空气污染严重可使儿童肺功能异常的危险增高30%~70%。因此,治理空气污染、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是预防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2.把好呼吸系统的门户
有人在调查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的人群时发现,其中74.4%的患者口鼻腔的清洁度较差或有慢性口鼻腔疾病。口鼻腔是整个呼吸系统的“门户”,保持“门户”的清洁和健康可将病原体拒之门外。因此,改掉拔鼻毛、挖鼻孔、不刷牙等不良习惯;治疗牙周炎、复发性口腔溃疡、慢性鼻炎等口鼻腔疾病;经常用盐开水和清水漱口,多饮水,保持口腔湿润度;遇到有呼吸道感染的人应注意戴口罩等是为呼吸系统守好大门的重要措施。
3.不吸烟,少饮酒
吸烟对呼吸道危害很大,可造成支气管痉挛,纤毛上皮受损,黏液分泌亢进,并且易继发感染。以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为例,吸烟者比不吸烟者高2~8倍。环境中的二手烟也威胁人体健康,长期生活在被动吸烟的环境里,会引起肺功能下降,易患呼吸系统疾病。饮酒虽然不会直接损害呼吸道,但可降低肝脏的解毒能力,降低人体的免疫力,饮酒的人常易有口臭和其他口腔疾病,影响口腔的清洁度。
4.积极锻炼身体,保持身体健康
适当的日光浴、冷水浴与暖身健体活动对提高呼吸道抗病能力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风和日丽的日子增加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会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其次是注意营养,保持身体健康。如果有慢性疾病,尤其是呼吸系统的慢性疾病,应该及时到医院去治疗。身体健康,呼吸系统的免疫力自然就增强。
1种疫苗避免 肺炎侵扰
在慢阻肺漫长的病程中,患者随时随地都要和肺炎做斗争。他们要面临反复的呼吸道感染,而每一次感染肺炎球菌,都有可能面临死神的召唤。
1996年,一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开始进入我国。而在在欧美发达国家,该疫苗的应用已经超过30年。
这种肺炎疫苗接种后3周左右可产生保护,在随后的5~10年,接种者血清型特异抗体水平降低。首次接种后,疫苗通常可提供至少9年的保护(接种5年后,可考虑复种)。如此持久的免疫力能使90%的肺炎球菌疾病免于发生。该疫苗不良反应较少,一般常见为注射区局部的疼痛、红肿及硬结,通常1~3天症状即可缓解,罕见全身过敏反应。
肺炎疫苗的整个安全系数非常高而且稳定。该疫苗的突出特点是,可以在全年任何时间接种,不受季节限制,不需要特别在肺炎高发季节接种,还可以与流感疫苗同时使用。研究显示,流感和肺炎球菌疫苗同时接种(编者注:必须分别注射于不同手臂),可产生叠加的保护作用。通过接种疫苗,肺炎与流感的住院率可减少72%,死亡率可减少82%。
接种肺炎疫苗,既减少患者生病住院的痛苦,也能节省医疗开支,这无疑是一项高回报的健康投资。
不过,要从根本上预防呼吸系统疾病,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患者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唯其如此,才能最终免受细菌病毒的侵害。
指导专家:山东省中医院肺病科主任医师、教授 张伟 整理: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