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行、尊重、理解、认同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38-8636(2014)08-0073-02

  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学校的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体育、卫生等工作主要是通过教学班来进行的,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班的成长与否。若要当好班主任,就必须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因为育人是教书的最终目标。基于这个认识,我通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深深地感到:在抓好班集体教育的同时,尤其要做好后进生的个别教育工作。

  一、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由于儿童正处在身心急剧变化和发展时期,加之思想尚未成熟,个性尚未稳定,所以思想感情多变,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而步入泥潭。他们做错了,就要耐心地给其讲道理,使其认识错误及成因。但这并不是一“讲”就能奏效的,头痛的是在这进步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反复。我认为这是正常现象,应承认后进生的反复,允许其反复。要有不急燥、不厌弃、不灰心的正确态度,要掌握这种思想反复的规律性,因势利导、持之以恒,把工作做深做细。

  二、忠言要顺耳,讲话应注意方式、分寸

  不可否认,后进生都遭受不同程度的冷遇甚至歧视,在许多人的心目中,都存在着一种对后进生的成见,总觉得他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气愤之余会说出“不可救药”“这样的学生应该开除”等等一些不负责任的话来。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既然医务人员能想到利用糖衣裹苦药的办法,变苦为甜。那么教育工作者能做到忠言顺耳!其实,逆耳的忠言同苦药一样,使人难以下咽,有时竟会吐出来,因为这样的忠言没有通过内因,没有对症下药。因此,对待后进生,老师更应该注意讲话的分寸、方式。

  我班有一位后进生,在学习上长期落伍,自卑心理重。但他总假装满不在乎的模样。有时老师真拿他没办法。有一次,我发现他在课堂上搞小动作,便用眼睛注视着他,谁知他没有避开我的目光,故作“坦然自若”的姿态迎着我,好像在说:“你能把我怎样?”于是,我改变方式,走近他跟前轻声问道:“你今天忘了带课本,老师借一本给你吧。”这话大出他意料,他马上避开我的视线,慌忙说:“课本在书包里,我正准备拿出来。”这一节课他不再搞小动作而专心听讲。

  三、多一份理解,切忌激化矛盾,要留有余地

  师生必须建立民主、平等、团结、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教师凭借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社会经验和高超的教育技巧,去启发、引导和教育学生,绝不能采取高压的手段和体罚的措施。师生之间的良好人际关系,并不意味着没有矛盾,问题在于如何处理矛盾。教师要自始至终坚持启发疏导,控制矛盾的发展,特别要防止矛盾的激化。作为一名教师,自制力是很重要的,否则在盛怒之下感情用事。不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还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如我班的小黄,各方面都很差,班中的学生天天都来告他的状。有一次,他又没写作业,组长说要告诉老师,他说“告吧,我不怕”。听了这话,我立即找他谈话,但他还不愿意认错。于是,我很生气,要他背着书包回家去,但转而一想,这样做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吗?他暂时背着书包回家去,等其承认错误,返回班级时,也许会有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在班中起更坏的影响,也许……所以我觉得应留有余地,于是我就耐心细致地对其进行教育,并通知其家长到学校来,双方合作,形成共识。使他承认了错误,决心以后改正这一缺点,第二天,他还主动交来一份检讨书。

  四、营造认同氛围,强化转化效果

  大多数后进生都存在着自卑感、孤独感,对老师和同学感情冷漠。犯有过错的后进生,由于担心受到或曾经受到老师和同学的严厉批评与嘲笑,往往比较“心虚”、“敏感”、“有戒心”、“有敌意”,常常主观地认为受轻视、厌弃,以至对其真正关心爱护他们的老师也不愿接近而采取回避、沉默,甚至对抗的态度。因此,我想要有效地转化后进生,就要充分发挥自身是班级学生的“家长”,学生与科任老师和学校领导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在“一对一”的爱心、耐心、恒心这“三心”感化的基础上,争取“多对一”的“知心”帮助,以期强化转化效果。

  首先,培养同学的认同态度,培养同学互助互爱的作风。有意识有目的地安排具有影响力的班干部同后进生交朋友,一起参加课余活动,一起学习,其他同学看到班干部这样做,就会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其次,通过集体主义教育,尽可能让学生懂得班级的荣誉是全班同学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个道理。智能竞赛中成绩好的同学为班争光,但体育比赛、劳动竞赛中,后进生也能为班级争得荣誉,从而提高后进生的参与意识;再次,争取科任老师和学校领导的配合、支持。及时向科任老师反馈后进生在转化过程中取得的点滴进步的信息,使科任老师心中有数,同步配合;把自己转化的想法和做法向学校领导汇报,通过领导的威信和影响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齐抓共管,进一步强化转化效果。

  实践证明书: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必须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经常和后进生接触谈心,亲近他们,关心他们,理解他们,鼓励他们,就能赢得他们的尊敬和信任,那么老师对他的教育、批评、帮助就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就能使他们在班集体温暖的怀抱中发挥一份子的作用,也为班集体的健康成长出一份力,发一份光。

  何祖强

  (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毛坪中心小学 614300)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