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梦,科技的梦

  • 来源:海外文摘
  • 关键字:马拉松,加速仪,科学
  • 发布时间:2014-11-17 12:20

  为什么运动员们能不断地破纪录?因为他们得到了最尖端科技的帮助。

  人类体能上的进步是否只是一种幻想?2006年1月的一个早晨,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举行的马拉松比赛上,一位埃塞俄比亚选手见证了这一进步,他用实际行动回答了人们关于马拉松极限的疑问。1960年,阿贝贝·比基拉曾经在罗马奥运会上光脚用时2小时15分钟跑完5000米马拉松全程;45年之后,这一用时被缩短了整整10分钟。但这一缩短与运动员的天赋并无关系,而应归功于科技。跑道、鞋子、准备活动、饮食的改善都使我们比以前跑得更快。从这个层面来说,当年的比基拉比我们更厉害,如果没有科技的帮助,我们永远都超越不了这位光脚跑步的先人。

  如今在田径场上,教练手中握着秒表对着运动员大喊的画面早已不复存在。在法国国家体育运动学院内,运动员在训练时,教练们一边观察着跑道一边看着电脑。雷诺·朗盖是跳远运动员艾洛斯·勒苏厄的教练,但他大部分时间不是在场边指导勒苏厄的动作,而是和电脑寸步不离,他说:“我把她的每一跳都拍下来,然后通过CoachMyVideo软件分析数据,检测到她动作中失误的地方,找到脚或脚踝的最佳角度。我可以随意将影像叠加,快进或者放慢各个动作。运动员也可以将他想象中自己动作的样子和实际完成动作的情况进行对比。”

  随着信息技术爆发的大潮,田径教练朗盖自从2000年初入行开始就大量使用各种先进的科技工具。他通过最新一代加速仪Myotest Pro(每台8万欧元)来评估运动员的肌肉质量(能量、力量、速度等),郎盖解释说:“它能让运动员的身体适应越来越强的承载力,还能避免受伤。”

  此外,自2011年起,郎盖同法国军队生物医学研究院(Irba)合作,以求能够科学、细致地分析他麾下运动员的状态。每隔两周,郎盖都会采集运动员的唾液样本并送至Irba,之后他会收到一份关于其团队里跑步选手或者跳远选手生理疲劳指数的报告。除了检测唾液样本,运动员还得完成一份包含100多道题目的问卷调查,以观察他们的心理状态。郎盖说:“法国空军也用这套方法为战斗机飞行员进行检测,它可以防止我给运动员太多的压力,警示我过度训练和受伤的风险,这些风险很难通过肉眼观察来预测。”

  如果没有科学的贡献会怎么样呢?朗盖的回答很肯定:“我们将无法取得现在这么好的成绩。”短跑选手吉米·维高的教练居里·奥塔农对此却持不同的看法:“总是有一些不求助于科学,但有能力用传统方法训练出冠军的教练。”不过奥塔农也使用科技工具,作为田径场上的科技应用家,他与一个软件研发团队合作研制了一个软件Réa2000,为特定的比赛量身定制训练计划。电脑通过分析包括每一个运动员的身体特点、比赛日期、心理素质等在内的所有数据,提供一个有针对性的有氧锻炼和肌肉训练计划。

  有时,奥塔农会冒险将吉米·维高使用的加速仪调到极值。奥塔农坐在一个200多公斤重的机器操纵装置上,维高腰上绑着一个盒子,奥塔农手里拿着手柄控制他的步伐,维高则在他的控制下超速疾跑,越来越快。奥塔农说:“速度峰值可以达到每小时47公里,比百米世界冠军纪录还要快。”这样训练的好处呢?“打开神经肌肉系统的阀门,”奥塔农解释说,“用上仪器后,运动员的身体和大脑能够适应超越他们目前能力的速度,机器再次推高了他们自身的极限。”

  澳大利亚人是在体育运动事业面临触底危机时才开始求助于科学。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上,澳大利亚代表团成绩跌至谷底:仅收获1枚金牌,4枚铜牌。而他们的老对头新西兰却取得了史上最佳成绩,这给澳大利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体育代表团从加拿大折戟而归后,澳大利亚政府推行了紧急应对计划,在堪培拉设立了一个长期训练中心——澳大利亚体育学院。它的首要任务就是进行各种科学研究,从生物力学、营养学,到生理学,政府在各项研究上的投资超过2000万美元。这个仅有2200万人口国家的体育表现很快就赶上了美国、中国和俄罗斯。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澳大利亚运动员共摘得58枚奖牌。一位为澳大利亚体育学院游泳队服务的研究员说:“美国的游泳选手数量是澳大利亚游泳选手的3倍,而我们通过更好地利用科学技术进行了弥补。”

  自此,装备竞赛愈演愈烈。为了准备2012年伦敦奥运会,美国跨栏女选手洛洛·琼斯受到一个由红牛赞助的、22位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组成的团队指导。在路易斯安那州,这些专家在洛洛·琼斯的训练跑道上铺满了各种感应器、光电管和各种高级摄影机,洛洛·琼斯就在这样的跑道上进行一次又一次训练。电脑对她的各种数据进行测量、切割和分析,通过二维或三维、正面或侧面的形式展现出来。美国人采用的软件是Optojump,它可以以每秒成像1500张的速度为教练呈现洛洛·琼斯的步伐。洛洛·琼斯的教练丹尼斯·沙弗尔说:分析显示,洛洛在经过4至5次跑步训练之后状态达到最佳,据此我延长了她比赛前的热身时间。体型检测测试出她的左右腿稍微有点不平衡,容易导致一些技术失误,我们便有针对性地为她制定出强化平衡的训练计划。”

  法国100米短跑纪录保持者克里斯多夫·勒麦特的教练皮埃尔·卡拉兹宣称自己遵循老式教学,相信有指针的老式秒表。这位教练说:“虽然我们可以通过摄像机观察,但我们丢失了最本质的东西,那就是目测。我更相信我的眼睛而不是软件。”尽管如此,伦敦奥运会后他还是妥协了,引进了日本Asics公司研发的设备。在神户,经过研究员的设计,这套设备可以自动完成拍摄、测量和扫描等任务。Asics公司正在研制一款可以进行高端检测的运动鞋,这双堪称浓缩型科技产品的跑鞋重量仅为150克。一位运动员听闻后表示:“很难说这能帮助我们提升多少时间,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不会使我跑得更慢。”

  到日本购物的话,克里斯多夫·勒麦特很可能会碰到他的对手之一,前100米世界纪录保持者——牙买加选手阿萨法·鲍威尔,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也对高科技辅助训练持保留态度。但鲍威尔近期参观了位于东京的日本科学和体育学院,在那里,他身上带着36个感应器,每一个动作都可以被分解。科学家们证实,鲍威尔的腰大肌(连接腰椎和大腿上部的肌肉)比跑步运动员的平均水平发达两倍。他这一形体上的特点导致他的教练需要重新为他设计伸展训练项目,防止他在训练中受伤。

  科技还能让运动员的运动生涯更长久。前世界短跑女王玛莲·奥蒂已经不再等待科学给她带来奇迹。这位来自牙买加的选手目前加入了斯洛文尼亚国籍,如今她早已经过了单凭两条腿破纪录的年纪。2012年7月,52岁的她最后一次参加了欧洲锦标赛。她为这场赛事做了精心准备,不仅增加了训练次数,每次训练时身上都会佩戴多个感应器。

  心跳频率、速度、肌肉疲惫程度……各种数据不停地被传送到教练的电脑上。

  玛莲·奥蒂说:“在我这个年纪,我的身体素质已经不如二三十岁时那么均衡了,一点小伤都可能医治不好。技术不能让我更进步,但能帮助我继续下去。”

  [译自法国《观点》]

  阿兰·迈尔西/文

  李媛/译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