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出口信用保险促进农产品出口企业融资

  • 来源:国际商务财会
  • 关键字:农产品,出口,融资
  • 发布时间:2014-11-26 10:11

  ——以云南省为例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及WTO的主要成员,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也是世界主要农产品出口国之一。入世以来,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世界贸易份额呈稳步上升的趋势,中国在世界农产品贸易格局中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①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数量较多,但企业规模总体较小,实力不强,特别是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发展及出口增长。本文以云南省为例,通过分析农产品出口企业的融资问题,探讨运用出口信用保险促进农产品出口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的具体措施,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一、农产品出口企业存在的融资问题

  近年来,受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农产品的传统国际市场需求疲软、价格下跌,国际同类产品竞争加剧,各国间贸易摩擦不断,国际贸易风险增加;而国内通货膨胀,各项原料、人工成本增加,银行信贷规模紧张,贷款审批趋于严格,致使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内外部形势。这些情况导致农产品出口企业获得外部资金支持更加困难。

  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农产品出口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全球经济环境下行、企业经营风险增加,导致农产品出口企业融资困难

  近年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农产品出口企业面临的海外市场需求减少,销售困难加大。加之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加剧。这些情况导致企业在经营中可能遇到的不确定因素增多,风险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云南省农产品出口企业融资更加困难。

  (二)农产品出口企业资产实力有限,较难通过抵押担保获得银行贷款

  农产品出口企业底子薄,资产实力有限,许多企业因为融资所需的抵押、质押物或担保难以满足银行的贷款条件,难以在银行获得贷款。尤其是包括云南在内的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出口企业发展尚不充分,存在的融资问题较为突出。

  (三)国内生产经营成本增加,导致农产品出口企业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

  受国内通货膨胀影响,近年来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人工、原料等各方面成本日益上涨,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升高,这对企业的资金流转带来巨大挑战,尤其是对于自有资金不足的农产品出口企业。

  (四)农产品出口企业受季节性影响,资金使用相对集中,融资压力加大

  尤其是在每年新产季到来之时,出口企业因为集中采购新货的需要,必须提前准备大量资金,切实对企业的融资能力提出了巨大考验。

  二、运用出口信用保险,促进农产品出口企业融资

  针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具体融资问题,笔者认为,应充分运用出口信用保险的风险保障和融资促进功能,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促进农产品出口企业融资。

  (一)依托出口信用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帮助农产品出口企业保障收汇安全,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获得融资提供增信支持

  一方面,通过信用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帮助企业保障收汇安全、减少企业坏账损失,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出口信用保险可承接出口贸易项下的收汇风险,包括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后,上述风险将得以有效规避。通过“出口信用保险+银行融资”模式,企业可以将应收账款转化为经营性现金流,提前确认收入、改善财务报表结构,提高其投资价值。

  另一方面,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采用赊销等灵活的结算方式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高出口竞争力。通过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风险高、期限长、企业在没有风险保障下不敢承接的业务,将直接推动出口增长。农产品出口企业可以利用国内融资相对容易的优势,将资金的优势转变为给予国外买方融资的支持,延期付款即对付款方的融资支持,达到提高农产品出口价格、增加利润的目的。以云南茂源果蔬进出口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是通海县的一家农产品出口企业,主营干鲜蔬菜、水果出口业务。茂源公司于2011年1月签订了出口信用保险保单,后来了解到东南亚买家的融资成本较高的情况后,在出口信用保险承担风险的前提下,主动给予买方90天账期的赊销支持,将国内融资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当国外买家出现付款困难时,出口信用保险及时赔付,有效化解风险。

  (二)通过出口信用保险的保单融资功能,帮助农产品出口企业获得无抵押、无担保的银行贷款

  出口企业通过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在无担保、无质押、不占用企业在银行原有授信额度的情况下,通过与银行和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签署三方《赔款转让协议》,在企业报关出口后,凭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出具的《承保情况通知书》,企业贸易债权得到保障进而保障了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即可在银行获得融资的支持,具体形式包括短期出口险押汇融资、配合银行办理信用证打包放款等。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在“信保-银行-企业”三方新的合作模式下,通过保单融资改变了银行传统的抵押贷款模式,为实现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及融资模式的突破提供了新的理念和办法;二是可帮助农产品出口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根据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变动情况,灵活选择融资币种,使企业的融资成本得到降低;三是可帮助农产品出口企业规避因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率波动风险。

  前述茂源公司在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支持下,获得了银行无抵押、无担保、不占用企业原有授信额度的融资金额超过9000万元,促进了干鲜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出口。在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下,茂源公司成立之后的第一年(即2011年)就实现了出口业务的“开门红”,出口规模达到2940万美元,在2012年出口突破5000万美元,2013年出口达7151万美元,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

  (三)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通过“订单融资”获得出口前融资,减轻生产经营环节集中用款带来的资金压力

  对于很多农产品出口企业来说,在货物出口前的生产、采购环节的资金需求最大,由于企业自身实力有限,又没有足够的资产通过抵押担保的方式从银行获得流动资金贷款,往往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经营压力。对此,可运用出口信用保险的“出运前保险”支持企业从银行获得“订单融资”,帮助企业在出运前获得融资,支持企业备货生产,加速资金流转,从而扩大业务规模。“出运前保险”可保障企业按销售合同规定的条件进行货物生产或采购的过程中,因买方或开证行丧失支付能力或其出现可预见性的违约风险时,以及买方或开证行所在国发生可能导致买方或开证行违约的政治风险时,对企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从而保障了银行信贷资金安全,支持银行在企业出口以前,向企业一次性发放贷款,帮助企业缓解前期生产、采购的资金压力。

  以云南信威食品有限公司和云南万力贸易有限公司为例。这两家公司分别是云南省干果类、芸豆类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2013年,上述两家公司依托出口信用保险的“订单融资”支持,获得出口前融资款5400万元,有效减轻了生产经营的资金压力。

  (四)通过海外投资保险,帮助农业企业获得资金支持,实现“走出去”发展

  通过出口信用保险的海外投资保险业务,可以改善项目融资信用结构,促进项目融资及项目实施。有效控制风险和获得银行融资是企业实施境外投资项目的难点。由于项目在境外,国内银行比较担心投资所在国政府的政治风险和国外业主的违约风险,企业获取项目融资难度很大。通过出口信用保险的海外投资保险承保风险责任后,使境外项目的潜在风险有了保障,使银行贷款的安全性得到有力的保障,从而改善了项目的融资结构,有利于促成银行融资。

  例如,普洱市众和橡胶有限公司在老挝投资了天然橡胶替代罂粟种植基地建设项目,涉及9万亩橡胶种植及两座橡胶加工厂建设,项目总投资额2555万美元。2013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通过海外投资保险业务帮助该公司承接了项目所在国的政治风险,包括战争及政治暴乱、征收、汇兑限制,并运用出口信用保险的融资功能,帮助该公司从中国农业银行获得了10年期贷款8500万元,保证了项目的资金需求。

  (五)以出口信用保险“银行保单”丰富农产品出口企业的融资方式

  出口信用保险机构还可以银行为被保险人,通过“保理保单”和“福费廷”保单,支持银行以保理或福费廷产品买断农产品出口企业以非信用证或信用证方式的出口应收账款,在保障银行经营风险的同时丰富农产品出口企业融资方式,使企业能够从更多的渠道获得低成本出口融资。该模式改变了传统上由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保单融资模式,相对传统模式来说,业务操作手续更简便,可实现产品功能丰富的银保一站式金融服务。

  该融资模式目前在云南省尚未得到运用,但在我国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已有效推广运用。截止2012年10月,仅中国银行就利用银行保单为广东省内近百家中小出口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超过5亿美元。中国建设银行厦门分行在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合作基础上,进一步升级了银行保单模式,创建出“融信通”产品,该产品既可以为企业提供传统的保单融资支持,又可以通过占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授信额度,由银行买断应收账款并由银行进行投保,为企业提供买断性的融资服务,实现提前收汇。笔者认为,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应与银行密切合作,在已有成功实践的基础上,创新推出适合云南出口企业,尤其是农产品出口企业的银行保单业务,为促进融资开辟新途径。

  三、政策建议

  出口信用保险在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融资方面已取得了实效。但要进一步发挥其作用,需要政府部门、银行、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以及农产品出口企业发挥各方优势,搭建良好的合作平台。对此,笔者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政府部门应更加重视出口信用保险,充分发挥其促进融资等重要作用

  政府部门应充分了解农产品出口企业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为企业搭建平台,促使企业更好地运用出口信用保险获得融资支持。政府部门可出台出口信用保险扶持政策,引导农产品出口企业用好政策。

  (二)农产品出口企业应加大力度运用出口信用保险,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有效获得融资

  农产品出口企业可结合自身特点,以提升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水平为目标,用战略眼光选择并运用合适的出口信用保险产品和服务。将出口信用保险嵌入至企业的实际业务中,提升管理水平,抓住市场机遇,并在此基础上获得多角度、多层次资金融通,形成良性循环。

  (三)银行应加强与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合作,大力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融资

  在银行与出口信用保险传统合作的基础上,一方面,进一步扩大运用出口信用保险给予企业低成本融资的服务范围,对于有潜力的农产品出口企业给予大力支持;另一方面,应结合国际市场的变化和金融环境的发展,创新出更加符合农产品出口企业需求的融资产品;同时,也可以在出口信用保险产品不断升级的过程中,找到新的合作模式,在保证信贷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更好地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发展。

  (四)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应加大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发展关系到区域内农户就业和致富。在当前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应进一步发挥融资纽带作用,为农产品出口企业搭建金融桥梁。同时,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应进一步深入农产品出口企业,全面细致了解企业在拓展业务、优化管理等各方面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风险保障和融资服务方案。

  何有麟 宋星竹(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云南分公司) 责编:险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