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到农村听到不少农民反映使用农药后,—些作物出现了生长不良或不结实的情况,据查实,主要是因为在农作物开花期不合理使用农药造成的。
开花期的作物,如果不注意施药时间,很容易造成药害,主要是影响授粉和受精,还会留下残毒药害,如冬枣树在开花期施用农药会影响枣的开花、授粉。这期间枣花和幼小果实组织幼嫩、抗逆力弱,特别易出现药害。水稻花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稻叶、稻茎等营养器官所吸收的物质大多向幼穗部分输送,其中一部分将形成稻谷的构成物质,如果在水稻花期滥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更会造成稻谷中的农药残留,并污染稻草,影响人畜安全。水稻在开花期颖壳张开,花丝迅速伸长,将花粉顶到颖壳外,如果这时施药,药液或药粉很容易进入花器,杀伤或杀死花粉或子房等。同时,进入花器的药液还会将花粉冲淡,严重影响授粉结实,造成不实率增高,更应引起注意。有些除草剂如常用的乙草胺,对开花期的多种作物有药害,2013年6月,笔者曾见到在稻田区使用乙草胺除草剂后,附近的蔬菜生产基地,即使距离稻田20—50多米远的豇豆新叶、嫩荚也出现了生长不良现象。处在结果期的黄瓜、茄子也出现了类似情况。据农技人员查证,上述现象均是由使用除草剂乙草胺后的残留药害造成的,瓜类和豇豆等作物均对其敏感,尤其是处于开花期、生长旺盛的植株,经幼芽吸收药物后,很易造成药害症状。
因此,在作物花期使用化学农药,一定要慎之又慎。首先,事先要掌握各种作物的花期,做到择时施药。如棉花一般上午开花,如上午喷药或喷肥,都会使花的柱头渗透压降低,花粉破裂,造成子房不能受精而脱落,所以棉花开花期施药,应在下午4时以后进行行。大豆一般上午6时开始开花,8—10时尤盛,下午开花甚少。有风天开花提早,阴天开花延迟。花朵开放前雄蕊花药已开裂,花粉发芽后15~20分钟花冠开放,约2天后凋萎。据试验,在露水大的早晨6时施药,一般减产10%左右,且秕粒增加。因此,大豆施药应在下午三四时以后为好。花生花期喷施硼肥可增产15%左右,但应选择初花期进行。每亩用2%的硼砂溶液60~80公斤,隔5~7天喷1次,共喷3次,要选在无风的傍晚或阴天喷洒。麦类、水稻、蚕豆等不宜在盛花期喷药,应在花前或花后进行。对果树使用农药,必须避开开花朗,为了做到这一点,花前用药—定要及时、准确,将病虫控制到不能形成为害的程度,避免花期用药。水稻花期用药应尽量在授粉结束、颖壳已闭合的下午3—4时以后进行。另外还应注意动作要轻巧,尽量避免碰伤或折损稻颈部。其次,防止高浓度或高剂量用药,作物开花时,刚抽出的花器或稻穗组织幼嫩,抗药能力弱,花期用药应比平时更加严格控制用药浓度及药液用量,防止产生药害。另外,花期如遇到久旱无雨,空气干燥时,应注意少施,或不施粉剂型农药,而改施乳剂、可湿性粉剂等剂型的农药,并采用喷雾或泼浇形式进行,且在配制药液时,适当加大对水量,可起到预防花期药害的作用。
地址:湖南省沅江市农村办
邮编:413100
⊙文/曹涤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