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许多种植户还在为蔬菜大棚与大棚之间的空地被浪费而烦恼的时候,北京密云县河南寨镇套里村菜农郑凤安却利用他的两栋大棚之间的空地错时种植甜玉米,使这片不大的土地年收益达4000多元。
7月16日,笔者来到郑凤安的大棚外看到,株株挺拔的玉米已经全部成熟,结出了饱满的果实,而不远处的另一片玉米地里,玉米秆才1米多高,反差明显。
“玉米上收获了,我现在正联系客户。”郑凤安笑着说,北京地区的露地玉米一般要到9月下旬才能成熟,而他种植的这片玉米7月中下旬就成熟了,足足提前了两个多月。
正是这个时间差,让郑凤安的玉米身价倍增。“大部分都被饭店收购下,平均一根玉米能卖到2元多钱。”老郑告诉笔者,眼前的玉米地大约有0.3亩左右,种植玉米约1000棵,这样算下来,一茬玉米就能卖到2400多元。
郑凤安承包了衬里的两栋大棚,从5年前开始,老郑就打起了棚间空地的主意。每年3月底,他都会购进甜玉米种子,在大棚里育苗,到了4月20日左右,待玉米苗长到40厘米高时,再移栽到外面的空地上,这样第一茬玉米7月中下旬就成熟了,而且售价不菲。接下来,郑凤安也不会闲着,再种一茬。而第二茬玉米要过了寒露节气才会成熟,这又比普通的露地玉米晚熟一段时间。
对此,同村菜农郑伯春看在眼里,感受最深。他说:“郑凤安种玉米有想法,他的第一茬玉米掰了,我们的还没成熟。可等我们的玉米掰完了,他的第二茬玉米又长出来了,难怪人家的玉米有价有市!”
郑凤安粗略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年两茬玉米,除去种子、农家肥和地膜的成本,他的0.3亩玉米,每年纯收入可达4000元。
⊙文/向海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