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汽车毕竟是未来
- 来源:汽车导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未来汽车 未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6-28 11:12
有关未来汽车的设想与设计五花八门,但从技术上看,驱动系统的电力化和驾驶系统的智能化是两个最重要的主题,正如“叶子”和“EN-V” 。
先说驱动系统的电力化,也就是电动车,这是时下政府和一些企业最时髦的词汇,似乎新能源汽车非电动车莫属,而电动车又被误导成单指依靠外界电源为蓄电池充电的纯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已成为政府资助和补贴的主要对象,“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式的纯电动汽车大跃进已经拉开帷幕。但实际上,新能源汽车和纯电动车根本就是两回事。
世界第一辆可充电的纯电动车诞生于1881年,比汽车还早5年。100多年来,纯电动车始终在汽车市场的边缘游荡,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一次性续航里程太短,让人多数人不敢用。如今,那些作为新能源汽车最新成果的纯电动汽车虽然采用了最先进的锂电池,但续航里程也只有200公里左右,与1997年上市的丰田RAV 4 EV纯电动车193公里的续航里程相比,有多少进步?
纯电动车的问题不只是续航里程太短和成本过高,更重要的是,它的能源来自于电网,而电网82%的电力来自煤炭。煤炭是新能源吗?
再者,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台依靠煤电充电的纯电动车与一台配有1.4TSI汽油发动机大众汽车相比,在整个链条上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基本相当。
如此看来,现在的纯电动汽车既不是新能源汽车,也不是真正的“零排放”,碳排放甚至不比最先进的传统内燃机汽车更低,价格又至少要高出两倍。
那么,20年后,如果风能、太阳能、核能和可再生能源成为发电的主要能源,纯电动汽车就可以成为新能源汽车吗?理论上是这样。但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09》预计,由于中国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且仍然不得不以煤电为主,到2030年全球煤电比重仍将增加3个百分点,达到44%。所以,通用的那款预示2030年的“EN-V”概念车到时多也只能算“半个新能源汽车”。
再说驾驶的智能化。像“EN-V”概念车在《2030,行》这部科幻电影中所演示的那样,依靠电气化和“车联网”技术,顺利到达目的地,虽然毫无驾驶乐趣,却的确有引人入胜的一面。但在20年后的2030年能行吗?我看够呛。
我想起上世纪90年代末,新经济极速膨胀,一些新经济企业的市值动辄高达几千亿美元,凭着手里掌握的资金,买下一个只有几百亿美元的汽车巨头,不是什么难事。于是,一些汽车业的人开始担心起来。但新经济泡沫很快崩溃,人们的担心也随之消失,更有人指出,电脑与汽车虽然同属制造业,但完全是两回事。
与此相关的是比尔·盖茨与通用汽车总裁若干年前那段流传甚广的对话。通用汽车总裁的话一言以蔽之:你的电脑死机之后可以重启,我的汽车一死机就玩完。汽车要彻底智能化,还面临诸多挑战。
没错,汽车的电子化程度在不断提高,电子智能装备的多少成了车辆是否先进的标准,在一些豪华车上,电子智能设备的成本甚至达到了整车成本的50%。以新上市的荣威350为例,据上汽的工程师介绍,350的Inkanet3G智能行车电脑要经过特殊设计和工艺,来适应频繁的震动、天气变化,还要经过几十万公里的路试;Inkanet3G智能行车电脑也不能与汽车至关重要的CAN-BUS总线联通,只能与少数几个与安全无关控制单元连接,否则,网上的病毒或错误指令会对行驶安全构成威胁。
除了车辆本身的彻底智能化外,还要求交通设施的彻底智能化,这就更难了,20年内不可能实现。
未来很美妙,但千万别浮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