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风

  • 来源:汽车导报
  • 关键字:马自达6睿翼轿跑车
  • 发布时间:2010-06-28 13:19
  说起马自达,它并不是世界著名的汽车大厂,论产销在日本也处于第二梯队。不过它的转子发动机、MX-5都是可以写进教科书的经典作品。一家公司,总要有一点精神的,要不屈不挠、要有坚持、要有创意,人们才会记住它,消费者才会喜欢,它的品牌也会因此熠熠生辉。

  近年来马自达推出了一系列概念车,这些车最大的特点是有一个汉字的名字,比如“凛”、“大气”,此外在造型上都采用了动感的外形来表达空气的流动。马自达这样的流线设计语言始于2006年的“流”概念车,即 Mazda Nagare Concept,而后相继是 Mazda Ryuga Concept(马自达流雅概念车),Mazda HakazeConcept(马自达叶风概念车),Mazda Taiki Concept(马自达大气概念车)和不久前的 Mazda Furai Concept(马自达风语概念车)。这是荷兰汽车设计师 Laurens van den Acker 2006年离开福特来到马自达担任设计部经理之后带来的变化。2009年,这个漂泊的荷兰人转会雷诺,于是,我们将看到雷诺也会变得更漂亮。

  言归正传,“流“的概念并没有局限在车展的镁光灯下,实际上马自达已经把 “流”作为造型的“母语”来使用,特别是马自达6睿翼轿跑车。这辆车的设计师是佐藤洋一,他1973年加入马自达,是轿车、跑车外观设计师,第三代及第四代626、第五代323、第二代RX-7、第五代626、第一代MX-5设计师,第三代RX-7设计主管、第二代MX-5设计主管和今天的主角—马自达6睿翼轿跑车首席设计师。从经历来看已经是老员工了,而且作品里亮点颇多。

  既然佐藤先生经验丰富,而且熟知马自达的品牌基因,那么把马自达的当家产品睿翼交给他设计就理所当然的。不过,佐藤先生没有吃老本或者卖老谱,而是与时俱进地使用了“流”这个设计语言。其实,“流”是一种东方文化的回归,可巧佐藤先生又特别痴迷日本的传统文化,于是他把“流”的概念运用得炉火纯青。

  我们在睿翼轿跑车上可以看到日本设计师对全局的把握,也看到他们不忽略任何细节:前保险杠去掉了原本的镀铬亮条,大雾灯周边也将原本的镀铬条一同去掉,取而代之的是蜂窝造型的网罩,特别在侧裙巧妙地增添了不少战斗气息。从远看,睿翼好像随风飘舞的绸缎,近品味,又充满力量和动感。写到这里,忽然想到了班戈的燃烧曲面,两者貌似异曲同工,实际上佐藤的设计充满了自然和谐的禅意,班戈的作品过于工业化和设计范儿了。通俗来说,好比两个女子,佐藤家的是媚,班戈家的是艳:一个重气质,一个重外表。当然了,东方和西方的审美不一样,没有高低之分,有喜欢日本的,也有喜欢欧美的,“各花入各眼”不再多表。

  睿翼轿跑车的驾驶舱中规中矩,没有外观那样抢眼,也不如外观改动那么大刀阔斧,更多强调了实用,方便,舒适。黑、银、白三色的搭配也为整车增加了些许运动气息,同时也算是提高了档次,至少比那些各种伪桃木的气质要好很多。塑料材质的内拉手经过亚光处理也算以假乱真,好在手感还不错。内饰的设计总体延续了马自达系列的风格,当然了,还有一点点运动性。但马自达的内饰做工从来都那么精美,让人爱不释手,可能当年的福特集团里只有陆虎和阿斯顿马丁可以和其相提并论了,volvo都不能和之媲美。要说特色,方向盘上的多功能操作很有创新,应该说一直都很有创意才对,2.5L高配版本的方向盘换挡也很灵便。所以我认为,马自达是一家有追求的公司,记得当年试驾老款mazda轿跑车的时候惊讶地发现车内居然配备了Bose音响!那个时代,配有bose音响的车都是数十万元的欧洲房车,或者干脆就是法拉利。当然了,这一代睿翼在2.5L高配车型上也采用了bose音响,而且是8喇叭的。

  坐进车内,后面空间虽然谈不上宽敞,但也算有的放矢,毕竟睿翼轿跑的定位中,还是要跑起来的。前面的座椅宽大舒适,但作为运动定位还少了一些包裹性,与睿翼相同的仪表盘不免让人有些失望,虽然错落有致,但总是少了跑车的那种感觉。车内的按键手感是另一个失望的地方,总觉得这按键不属于一台轿跑车。旋钮的手感倒还不错,至少阻尼方面让人爱不释手。启动发动机后缓缓踩下油门,响应很灵敏,低挡高转速的时候力量也很充沛。对于这个自然吸气的2.0发动机,不能要求太多,平顺和反应是最值得赞叹的,至于爆发力和推背感请移步到2.5L的车型。

  至于细腻的操控感,请移步回2.0L车型。

  今后日常使用当中,如果还想把睿翼轿跑当成安逸舒适的中级车,那是绝对不行的。睿翼轿跑的悬挂设定在中级车中,绝对配得上硬朗这个词。实际路面测试的过程中,睿翼轿跑对驾驶者每一次操作都雷厉风行般执行,悬挂的反馈毫不拖泥带水,没有任何妥协和凑合。支撑方面更是坚实有力,操控也一并展开,极限很高,转弯的速度比一般中级车要高。转向机构虽然由机械助力变为电子助力,但从实际驾驶来看,电子助力的延迟还在接受范围之内,并不失轿跑的运动感。所以,看到这里,如果还对那种无论任何路面,软到上车就能睡觉的那种安逸舒适型悬挂心有所想的话,那还是去考虑别的中级车吧。

  没有完美的车,否则厂商拿什么去改款,又拿什么去吸引消费者?目前,整个中级车市场的主打牌除了舒适还是舒适,并且各路中级车都故意在舒适性方面做得很贴近寻常百姓。毕竟空间大、开着舒服的确很关键!睿翼轿跑敢于对舒适下狠手的投入,无疑是对那些并不甘心30来岁就要安逸下去的朋友提供了一个异常到位且锐利的解决方案。

  其实,汽车就是一个大玩具,之所以有个性化的改装车,就是因为许多人不甘寂寞。而从玩具自身来说,好不好玩、能不能玩的起来才是根本决定因素。睿翼轿跑的创新和改进还是很现实也很靠谱的,走运动风格中级车的需求在现如今的市场中已经慢慢显现,虽然销量远不及一般的中级车,但是运动风格中型车也算是丰富了自家的产品线,覆盖了更多的客户群。何乐而不为?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