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传在远古洪荒时代,人间没有五谷,人类以蔬菜为食,饿得面黄肌瘦。一天,天上的仙羊来到人间,问及原因才知道人间没有五谷,于是它回到天庭,偷偷溜近御田里,摘下五谷(稻、稷、麦、豆、麻)含在口中带到凡间。仙羊教会了人类五谷的种植方法,从此人类种出了香甜的庄稼,有了麻织造衣服……关于羊的故事有很多,而且羊也被赋予诸多的文化内涵,以此可以看出人们对羊有很深的感情,同时又将这种感情物化在瓷器上。
从家畜到图腾和礼义象征
羊是人类最早驯养的重要家畜之一,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因而从古至今,羊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羊是图腾和信仰的象征。在上古时代,我国西北地区生活着羌族,他们以羊为图腾。后来一些羌族人相继迁徙到青海、西藏、四川以及西南一带,羊图腾和羊崇拜也随之迁徙到西南地区,成了一些民族的信仰。在今天湘西南瑶、侗、苗等族的古民歌中,称其祖先是羊、杨、阳、扬等“十二羊皇”—十二羊皇可能同属羊氏族的十二个群落;在侗族的古民歌中,称他们的祖先是山羊变的,部分杨姓少数民族自称羊氏之后;瑶族祭祖时敲击羊皮长鼓,手执羊角而舞,妇女多梳羊角髻,乐器用羊角琴,羊成为祭祖仪式中的主要内容。
羊是安定吉祥的象征。羊在从猎物到成为被驯养的家畜过程中,一步步成为安定吉祥的代名词。原始狩猎时期,猎人捕获羊通常比捕获猛兽所遭遇的凶险要少。所以在他们看来,羊让他们有所收获的同时又规避了凶险,给他们带来了大吉。而游牧时期,部族拥有规模庞大的羊群,使部族生活富足安泰。例如,南京博物院藏有一件三国吴红陶羊圈,圈中心立一个木桩,旁边站一只羊,圈边捏出一个把手,便于持握。圈养的羊作为六畜之一,寓意着安定、祥和的生活。
羊是礼义教化的象征。羊具有逆来顺受、温厚忍耐和至死不争的性情,所以人们把它当作义礼的风范,并将其用于祭祀和行礼。据《帝王世纪》中记载,商朝开国君主汤问葛伯为什么不进行祭祀?葛伯答道:“因为没有可以供奉敬神的牺牲”,于是汤向葛伯赠送了羊。除了文献记载,很多遗址都有羊随葬或者用于祭祀的痕迹。例如,在商代殷墟一处建筑遗址附近,发现羊坑多座。商周时期把用牛祭祀称“太牢”,用羊祭祀称“少牢”,羊、牛、豕是此时宫廷大典上的主要祭品,一次用牛羊多时可达300头;在甘肃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墓葬中,都发现过以羊随葬的迹象;甘肃永靖县大何庄遗址齐家文化墓地,曾发现一处石圆圈遗迹,其周围有牛、羊骨架,显然是用牛、羊杀殉祭祀的遗存。
由于羊被用作祭祀神祇,所以也具有某种巫术意义。羊肩胛骨、牛肩胛骨及龟甲,常被用来占卜。这种做法最早见于龙山文化,至商代依然流行,唐宋以后也没有断绝。巫术意义上的羊逐步被神化为獬豸。獬豸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相传形似羊,黑毛,四足,头上有独角,又称直辨兽、任法兽、触邪或独角兽、神羊。獬豸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当人们发生冲突或纠纷的时候,独角兽能用角指向无理的一方,甚至可以将罪该万死的人用角抵死,令犯法者不寒而栗。帝尧的刑官皋陶曾经养过獬豸,当碰到一些很难决断的案子时,就用獬豸来裁决谁是犯人,从没出过差错。于是,獬豸就成了执法公正的化身,古代法官戴的帽子又称“獬豸冠”。
瓷器中羊的器型和纹饰
由于羊具有诸多文化内涵并被神化,所以古人把羊当作精神世界的文化符号,并在瓷器上有所体现。
六朝时期的人们认为羊有群而不党、跪乳有礼的习性,所以当时的青瓷羊都是卧跪姿态。1958年,在南京清凉山孙吴甘露元年墓中出土了一件青瓷羊,卧伏造型,身躯肥壮,比例匀称。长角弯曲卷至耳后,双目圆睁,羊口微张。胎质为浅灰白色,橄榄色釉,周身施釉匀净,是六朝青瓷中的精品。
而明清时期的人们则流行在瓷器上绘、塑三只羊的装饰技法,寓意“三阳开泰”,以此称颂岁首或表达寓意吉祥。例如,明嘉靖青花松竹梅三羊图碗,口内沿装饰着锦纹,碗心的地方画了一只麒麟,外壁上画了三只羊,神态各异,一只羊正面伫立,一只羊侧身行走,还有一只羊正回首观望,以太阳、松竹梅和杨柳、芭蕉为背景。另外一件台北故宫藏蓝料款“乾隆年制”瓷胎画珐琅牧羊图“三阳开泰”长方盒,盒盖顶部绘有一名西洋牧羊女倚靠在大树旁,树上开满黄色小花,牧羊女身边跟随着三只山羊,远处画有山村草屋和房前菜地。边框和棱处描金,主题纹饰的外围,是一周白彩卷草纹,盒盖四面是黄、粉、绿彩的莲瓣和蕉叶纹,胫足部装饰一圈粉彩回纹,盒底中心以蓝料款写上了“乾隆年制”。随着技术的进步,瓷器上的“三羊开泰”也表现得更加丰富。比如,清康熙以后,青花描金和粉彩加金技术日渐成熟,乾隆青花描金器皿成为宫廷用瓷。北京故宫藏“大清乾隆年制”款青花描金蝴蝶纹三牺尊,器型规整,胎质坚密,釉面莹润。尊口饰以青花描金卷草纹,尊的上部环绕一周青花对蝶、缠枝莲纹,颈部金彩镂空。肩部贴三个羊头,此元素是从皇家祭瓷牺尊中借用的,贴“三羊头”,也有“三阳开泰”的寓意。器腹主体纹饰为青花描金对蝶纹和缠枝莲纹,对蝶之间是镂空花卉,底部为六字篆书“大清乾隆年制”款。这种瓷器用料和装饰非常考究,青花及描金技术娴熟,绘画笔意洒脱,彰显出宫廷用瓷的华贵。
文/刘明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