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政出台及综艺节目市场的火爆,越来越多的影视公司投身电影、综艺节目市场。围绕“影视公司涉水电影或综艺节目,优势何在,规避什么”这一主题,光线传媒董事长、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会长王长田,四川广播电视台台长助理、四川卫视总监陈力,北京国立常升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立,以及北京世熙传媒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熙晨做出深入探讨。
主持人:你在电影和综艺节目两个市场都有深度参与,从你的经验看,影视公司涉水电影或综艺节目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什么?从投入产出比、风险把控来看,你认为做综艺节目划算还是做电影划算?
王长田:综艺节目板块让我心痛,我从99年开始做电视节目,但光线传媒今年彻底抛弃了这项业务。原因是现在综艺节目市场已经被虚假收视率左右,被手里有样本户的制作方左右。目前节目交易,电视台通常不愿意出钱,完全把节目委托给制作公司,如此一来制作公司只能自己找广告,而广告商通常会需要收视率保证。这个保证本身是很困难的,因为它不仅跟自己的节目有关,还跟同时段竞争的节目相关。如果对方收视率造假,你也只能被迫去买数据,但这是违法犯罪的事情,它已经严重到会让中国电视毁灭。我不是说我们的节目完全没有问题,但关键问题不在于此。
当然,我认为节目市场还有机会,这种自信主要来自于互联网。网络自制节目跟电视节目发展历程一样,类型会逐渐多样,这个趋势会持续下去。
主持人:与前两年相比,影视公司进入电影业的门槛是变高还是低了?成功几率变大还是变小?综艺节目的门槛呢?
王长田:说到电影,我是主张电视剧制作公司影视一体化发展。现在仅北京地区就有3000家影视公司,“一剧两星”后,卫视购买力下降,演员片酬依然未受影响,制作公司销售渠道更加减少。下一步,电视剧公司应该开拓新路,一方面要考虑互联网渠道,比如《盗墓笔记》就开创了网剧大制作时代;另一条路则是电影,电影是充分市场化的,只要内容好就有机会创造奇迹,但电视剧领域就算收视率高又怎样?
不过,电影市场也有不好的现象,比如买票房、动用网络水军。但只要大家好好做项目,就一定可以做出来。欢迎大家进入电影行业,一起做精品,把这个市场做得更大。预计今年全国电影票房450亿元,下一步将有更多收入来自于版权,值得进一步开拓。
主持人:《咱们穿越吧》是制播分离的节目,五家合作方包括四川台、国立常升、世熙传媒、阿里影业、耀莱影业,平台方对制作方一般会有哪些要求?哪些问题需要制作业提前进行思考?
陈力:我们作为平台方对制作方的要求只有一个,就是制作出能销售出去的产品。对平台方来说,最关键的就是要有开门办台的态度。《咱们穿越吧》项目能合作成功,主要因为开门办台是台党委的共识。这次跟4个合作伙伴的合作非常愉快,从开始谈判、签订合约到节目制作的所有过程,我们从来没有为利益以及为创作的好恶去争论,所以态度是最重要的。
主持人:你一直拍电影电视剧,如今担任总导演并主演的综艺节目《咱们穿越吧》于四川卫视播出,你认为影视公司涉水综艺节目,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
张国立:我做综艺节目有多个原因。现在做电视剧已经无关好坏,只有敢不敢对赌,对赌的结果就是买收视率,我胆小不敢买,生怕广电总局抓收视率的时候抓到我,我也呼吁大家向假收视率宣战(笑)。
我选择了一个韩国模式《时间探险队》,借他们的壳生自己的蛋,改成《咱们穿越吧》,有点儿“哈青”的意思,也就是更贴近年轻人口味,同时,我也希望利用这个节目更多地宣传我们的历史、传统文化。
主持人:从投入产出比、风险把控来看,你认为做综艺节目划算还是做电影划算?为什么?
张国立:我做过3档电视节目,《咱们穿越吧》投资最低,其他两档都超过1亿元。让我骄傲的是我们把四川卫视收视率从0.4%做到了1.4%。影视制作公司进入综艺领域,我们的责任是提升综艺节目的质量。我发现国内综艺团队制作水准远低于电视剧,这是我们需要着重培养的,电视制作的想象力尚未打开。
主持人:影视公司转型进入节目制作业会对节目制作公司构成竞争吗?
刘熙晨:影视制作公司加入进来,对我们肯定构成竞争,但我们心态也很放松。市场的真实情况是:第一,优秀团队稀缺。我们做了10年模式,大家都在讨论引进模式是否会压制我们内部创新能力,我觉得不会,节目模式不等同于成品,模式是一种制作方式和理念,它可以减少风险,属于技术层面;另外,模式是工业化生产的产物,工业化是市场机制的产物,制播分离下才有工业化。国外市场分工很细,人才的稀缺、生产流程的滞后是综艺节目生产的主要问题。
主持人:《咱们穿越吧》这个节目有意向大电影发展,你认为节目制作公司向影视公司靠拢也是一种趋势吗?
刘熙晨:现在所有传媒公司都注重IP,用IP打通产业链。我们也会尝试大电影,《咱们穿越吧》有“优质物料”,我们也在规划制作;另一方面我们尊重电影人,会跟专业人士、专业机构合作。目前,做综艺电影有争议,但它有市场需求,我们争取把综艺电影做得更好,目标定得更高。
文/戴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