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时段的“平常剧”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热播,平常剧,》《甄嬛传》
  • 发布时间:2015-11-19 15:11

  一年多来横行电视剧黄金时段的“抗战神剧”“谍战神剧”,伴随着初次独立执导的“新人”李雪的《伪装者》,终于靠品质完成了“将神剧提升为型剧”的华丽变身,也和之后几乎原班人马完成的《琅琊榜》、之前的《大刀记》《甄嬛传》等剧,为国产电视剧树立了一个“精品娱乐化”新的模范高度。

  不过,目前国产精品剧在一年中出现的频次,还是偏少了一些。黄金时段播出的剧集,百分之八十左右,还是一些“常规类型剧”。即以近期各上星台、地面台播出的剧集为例,《大秧歌》《继父回家》《婚姻时差》《活佛济公3》《大好时光》《孤雁》《飞虎队》《铁血尖刀》《养父的花样年华》《野山鹰》《钱塘传奇》《夺宝传奇》《南侨机工英雄传》……这些剧集的多数,拍得不可谓不努力,但基本上都是在所属各类型的“窠臼”里打转,说白了也就是多数剧情让观众看起来都似曾相识,全局缺乏结构和内容上的创新或升级换代。

  虽说一部剧集步入了“类型”,在某种程度上就等于拥有了出售保障,但好的“类型剧”同时又是极其难拍的。难就难在它既要拍得符合电视观众对该类剧观赏共性的整体需求,又要在此基础上拍出别致的个性:影像的、结构的、表演的、桥段的、美工的、配乐的……

  有些精品类型剧,让观众观看起来,甚至会忘了自己对那些类型属性的要求,任由自己被剧情吸引着前行。就像我们今天回看《无悔追踪》《誓言无声》《落地,请开手机》,会忘了想“谍战剧”;看《人间正道是沧桑》会忘了想“红色年代剧”;看《北平无战事》会忘了想“民国年代剧”或“历史剧”一样。再往更远处联想一下,这也同样是从《老友记》《六尺以下》《故园风雨后》到《唐顿庄园》《神探夏洛克》《哥谭镇》等美剧英剧,风靡中国观众的原因。

  “合而不同”“出‘类型’而不染”,可能是今后华语电视剧制作的一个重大挑战。如果不能解决这一问题,很难说今天蓬勃发展的内地剧集制造业,不会重蹈20世纪90年后期港剧制造业猝然衰退的一幕。尤其是在“四台联播”被禁,“两台联播”的新播出形式开启的今天,内地剧集的播出空间比原先至少多出了一倍,豪奢制作的可能性受到限制,市场既期待精品剧,又要在“节俭度日”前提下用好每一分钱,这既是对剧集拍摄难度的提升,也给内地电视剧生产意识的更新、换代提供了契机。

  每一部“平常剧”在拍摄之初,都不会自甘“平常”的。导演、编剧和演员的天赋除外,筹备和拍摄过程中,对过往创作惯性的挣脱与突破,对品质细节的追求,在现场拍摄难度阻碍下、对原初摄制构想的正确调整和坚持,都是构成剧集“平常”与否的分水岭。一种语言生态下,类型剧集的整体水准如何提升,在许多时候,取决于精品剧出现的数量,也取决于其他剧集的平均海拔。

  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学习早年美国请出大导演希区柯克为电视台监制“希区柯克短剧剧场”(除了精品类型短剧,还培养出了大批实力派演员)、大卫·林奇拍摄《双峰镇》、斯皮尔伯格和汤姆·汉克斯联手拍摄《兄弟连》《太平洋战争》、大卫·芬查拍摄《纸牌屋》第一季,援引成熟的电影导演进入剧集生产(像徐克就曾拍过《少年黄飞鸿》系列),这是一个办法。现役制作人和导演提高品质追求,是另一个办法。再有就是,给大量的年轻人执导机会。三管齐下,目前的尴尬应该多少会有缓解。

  徐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