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外语片口味更多元 获奖结果难测
- 来源:综艺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奥斯卡,外语片,特定口味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19 15:00
曾经,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提名片单还是比较容易预测的。如今,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对世界影坛的口味愈加多元,各国委员会递申的影片也更加多样,越来越“大胆”了。
此前,即使经过本国层层片单的筛选,各国选送给学院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评审委员会的影片类型还是有迹可循的。通常来说,过于主旋律,或者拍摄理念过于前卫的影片,胜算不会太高。
多年以来,学院在最佳外语片的选择上似乎形成了自己的“特定口味”,获奖影片的类型相对比较保守。因此对于试图打破常规、离经叛道的电影导演的作品显得有些难以“消化”,这也是为什么奥斯卡对“DOGME 95宣言”电影流派以及“罗马尼亚新浪潮”等不太接受的原因。
“DOGME 95宣言”由4位丹麦导演于1995年联合发表,规定了作为一个团体的拍片原则,他们崇尚返璞归真,反对用技术和商业绑架电影艺术,所拍影片丢弃了所有电影以外的表现手段,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情节的展开和演员的表演上。在其规定之下,DOGME 95反对利用一切外在的如电脑特技、照明、布景等技术手段来润色电影,力求影片的制作成本最低,表现形式最真实、最生活化。这个流派的电影作品看上去就像家庭录影带或者半纪录片。
宣言发表几年后,严格按照95宣言规定拍摄的第一部电影《那一个晚上》(The Celebration)在国际影展上斩获多项大奖,提名当年的法国电影学院最佳外语片和英国电影学院最佳外语片,并获戛纳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可这部片子显然不符合奥斯卡评委会的欣赏标准,最终连最佳外语片的提名都没有进入。
同样的,近十多年来东欧电影最受瞩目的“罗马尼亚新浪潮”扛旗之作《四月三周两天》(4 Months,3 Weeks and 2 Days)也被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拒之门外。
此外, 一些主题“ 高大上”的影片也不太受欢迎,偶有影片被提名,最终获奖者也寥寥,比如几部战争题材主旋律影片如法国电影《高歌胜利》(Black and White in Colour),意大利影片《七美人》和《地中海》,还有中国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投票程序一如既往,最终的奖项归属也令人瞩目。然而,近些年的变化也令人瞩目。从近几年的获奖片单可以看出,《一次别离》《爱》《绝美之城》《修女艾达》虽都是知名导演的大作,但评选结果却饱受争议,这些作品的竞争影片亦有较好口碑和较高人气。
比如潘礼德(Ri thy Panh)执导的纪录影片《残缺影像》(The Missing Picture)和去年12月入围第87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廷巴克图》(Timbuktu)。后者由毛里塔尼亚导演阿伯德拉马纳·希萨柯执导,讲述了撒哈拉沙漠的非洲人民在恐怖统治下的悲惨境遇,入围2014年第67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虽然最终没有捧回大奖,阿伯德拉马纳·希萨柯也创下历史,成为首次入围此奖项的非裔导演。
学院的评选遇到争议时, 也会做出调整以遵循“中庸之道”。2008年,大热影片《四月三周两天》落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引发舆论哗然。最终,学院宣布增加原来由奥斯卡最佳制片人得主马克·约翰孙领衔的20人最佳外语片独立评委会的规模,让更大范围的评委参与评选初选名单,尽量避免遗珠之憾。
到底哪些电影可以得到最佳外语片评委会的青睐?至今依旧无法用固定的标准测度,但总体说来由多年的评选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出他们的喜好。2001年欧格斯·兰斯莫斯执导的讲述家庭变态伦理的重口味黑色喜剧片《狗牙》出乎意料地被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让人不禁感概:难道奥斯卡的口味要变?尽管学院最终还是遵循了他们一贯的电影鉴赏品位,《狗牙》输给了苏珊娜·比尔的催泪电影《更好的世界》,但学院对电影的包容性明显在增大。不管怎样,谁都不能指望改革可以一夜达成,变化总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实际上,评选委员会的权力是有限的,他们只能决定1月份公布的9强名单中的3个名额,而这3部片子的命运也可能在最终提名名单公布时发生变数。对于申报国委员会来说,即使是这仅有的3个名额,也成为他们“申奥”的良机,因此在选择申报作品时会尽量迎合评委会的口味。
热门影片前景浅析
根据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公布的官方消息,共有来自全球81个国家和地区的新片,将角逐明年初的第88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大奖。今年的申报影片数量比去年少两部,巴拉圭首次选送影片前来参赛。
从目前各国申报的选片名单来看,包含各种题材和类型的影片,不乏一些标新立异的影片。申报者希望影片在经受全体评委最终抉择前能夺得外语片独立评委会成员的认可,这样还能增加几分获奖的把握。
瑞典资深导演罗伊·安德森执导的《寒枝雀静》(A Pigeon Sat on a Branch Reflecting on Existence)被认为是获奖热门。该片是一部黑色幽默喜剧片,于2014年9月2日在威尼斯电影节点映,2014年11月14日在瑞典公映,并力压奥斯卡获奖影片《鸟人》斩获第71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
《寒枝雀静》被认为是罗伊·安德森 “生活三部曲”中完美收官之作,该片并非线性叙事,其由37个机位完成了影片的拍摄,几乎没有完整连贯的故事可言,把荒诞和虚无、戏剧冲突通过无数片段展现,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这种“先锋”的拍摄和叙事手法使得该片在威尼斯电影节时就得到了严重两极分化的口碑。
值得一提的是, 罗伊· 安德森“生活三部曲”的前两部——2000年《二楼传来的歌声》和2007年的《你还活着》,均获得极高评价,分别代表瑞典参选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遗憾的是,两届都颗粒无收。罗伊·安德森花费数年悉心研磨的怪诞风格影片似乎并不太对奥斯卡的胃口。
代表葡萄牙参赛奥斯卡的《一千零一夜》二部曲《一千零一夜I I:凄凉之人》同样是5月戛纳电影节的热议影片。不过,葡萄牙相关部门会挑选米格尔·戈麦斯(Miguel Gomes)的这部影片竞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也着实让人诧异,因为早在2012年,葡萄牙电影行业曾对戈麦斯的经典之作《禁忌》(Tabu)不屑一顾。
《一千零一夜II:凄凉之人》的灵感来源于著名的民间寓言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影片将传奇故事和当代的政治经济问题交织叙述。这部长达6小时的电影被认为是“非学院友好型”的典型代表,获奖前景不太乐观。
分析人士称,该片可能将以精剪删节版呈送给评委会。精简版的《凄凉之人》是否会获组委会投票人的衷爱还需拭目以待。
另一部夺奖热门来自中国台湾选送的影片《刺客聂隐娘》。导演侯孝贤凭借此片荣获第6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继《卧虎藏龙》后,武侠片已经有15年无缘奥斯卡。
在《刺客聂隐娘》中,动作戏分较为减弱,退居次要地位,故事主线是导演用隐晦手法讲述的一段爱情故事,展现的是精神层面的感情和人物纠葛。
在此之前,中国台湾地区曾选送过侯孝贤导演的《悲情城市》和《海上花》两部作品参赛奥斯卡,但均未获奖。和瑞典人一样,台湾方面也寄希望于奥斯卡外语片评审们可能会改变下口味。
对于其他国家而言,不少选择题材更有冲击力的“休克疗法”,对奥斯卡奖项直接发起强有力冲击。奥地利曾凭《爱》获得2012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今年参赛的影片是尤里西·塞德尔(Ulrich Seidl)担当制作的恐怖剧情片《晚安妈咪》(Goodnight Mommy)。奥斯卡一向对恐怖片不是特别有兴趣,但这部讲述了一对漂亮的双胞胎男孩和行为怪异的母亲之间的荒诞离奇故事,更像一部心理惊悚片,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唯美的画面颇具看点。
土耳其由于影片公映时间不符合奥斯卡标准而错失广受好评的《野马》(Mustang)作为参赛影片。这部影片由土耳其、法国、德国和卡塔尔联合拍摄,剧情讲述了五位土耳其姐妹向往着自由,同要求她们回归传统女性角色并以此压迫她们的社会进行抗争的故事。根据官方消息,该片将作为法国的代表作参加奥斯卡外语片的角逐,而土耳其申报的影片换成了《锡瓦斯》(Sivas)。
《锡瓦斯》导演兼制片人卡岸·穆德西是住在柏林的土耳其人,这部影片是其导演处女作,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和一条斗狗的故事,该片还入围了今年威尼斯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其拍摄手法相当大胆。片中采用大量的手持镜头、跟拍,演员基本是非职业演员,呈现强烈的纪实风格和自然朴实风格。但大量血腥残忍的非法斗狗场面也遭到西方社会的批判。这部颇具“实验性”的电影备受争议,其冲刺奥斯卡之路并不乐观。去年匈牙利导演凯内尔·穆德卢佐的电影《白色上帝》同样以犬类和人的故事为背景,结果遗憾落选了。
另一部备受关注的影片是代表智利参赛的政治影片《神父俱乐部》(The Club)。该片被认为可能成为最大黑马,导演帕布罗·拉雷恩(Pablo Larrain)2012年的作品《智利说不》(No)曾荣获2013年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电影讲述的是一群天主教牧师的故事,通过挖掘这些上帝仆人的过往,将黑暗中的秘密揭示出来,并无情地揭露了天主教堂里存在的许多矛盾。在第6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神父俱乐部》获银熊奖。伊朗导演贾法·潘纳希(Jafar Panahi)执导的《出租车》(Taxi)获金熊奖。
匈牙利导演拉斯洛· 内梅斯(Lasz lo Nemes)的长片处女作《索尔之子》(Son of Saul)也是明年2月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热门之一。作为今年戛纳电影节的一匹“黑马”,不仅赢得影评人和媒体的广泛赞誉,还摘得主竞赛单元的评审团大奖。影片讲述的是比较容易获得奥斯卡评委好感的二战时期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大屠杀的题材,剧中对感情的刻画非常到位。
客观来讲, 《索尔之子》的“冲奥”之路并不平坦,但也不是没有可能获得大奖。即使是最保守的投票者也会做出令人诧异的大胆抉择,今年的竞赛形势激烈,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结果可期。
编译/祝媛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