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佩佩:儿女一箩筐,母爱不相同
- 来源:青春期健康•家庭文化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郑佩佩,母爱,自由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27 11:45
郑佩佩,中国武侠电影第一代动作女星,有“武侠影后”的美誉。从1963年拍摄第一部电影《宝莲灯》算起,至今已叱咤影坛50余年,参与过数百部影视剧的拍摄。既是动作明星,又是一位女性,人们往往不假思索便判定她一定是“吃青春饭”。然而郑佩佩却创造了一个奇迹:她的艺术魅力经久不衰,其经典作品如《唐伯虎点秋香》《卧虎藏龙》,便是她奉献给不同年代影迷们的礼物。
热爱自由的老大,妈妈从不干涉她自由
在郑佩佩眼里,老大淇淇最大的特点,一是聪明,二是敏感。淇淇极有主见,却又并非不能听取意见,但旁人的意见最好用委婉的方式提出,所谓“响鼓不用重槌”。
1999年郑佩佩接拍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剧组规定开拍前要先练5个月功,淇淇从美国赶来探班。有一天郑佩佩一进宾馆房间电话就响了,接起来一听,是张震,张震直截了当:“我找淇淇。”
郑佩佩满心疑惑:淇淇不认识张震啊,现在怎么变得这么熟?但她清楚女儿的个性,把好奇和担心压在心底,只是把电话递给女儿。
女儿挂了电话也不解释,直接洗澡去了,只留下郑佩佩自己一个人心里猜疑。晚上,母女俩看完话剧回到饭店,已经将近11点了。淇淇给张震打了个电话就出去了。
女儿走后,郑佩佩心里七上八下,正好发现她忘记带房卡了。她本可以借此给女儿打电话让她回来取,顺便打探下女儿的行踪。不过她没这么做,大女儿个性极强,热爱自由,最不喜欢人管她,如果自己疑神疑鬼,恐怕适得其反。
郑佩佩忐忑不安地上床,习惯早睡早起的她,心里一直挂念着要等着给女儿开门,因此怎么也睡不好。郑佩佩迷迷糊糊躺到后半夜,女儿才终于回来。郑佩佩一看表,已经凌晨一点了。
一进门,淇淇一直笑个不停。郑佩佩虽然很好奇,但只是提醒她:“都这么晚了……”淇淇放低声音,笑够了,把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仔仔细细告诉了妈妈。原来张震的助理交了个日本女朋友,他不懂日文,她不懂中文,两人英语也不咋地。原本两人本来天天通电邮,但剧组马上要去新疆拍戏,上不了网,所以助理预备了两个星期的明信片,准备每天寄一封。要她过去,是想让她帮忙翻译情书。
“淇淇从小就聪明,但个性不羁,最怕别人管着,我也是碰了许多钉子之后,才找到现在的相处模式,充分地信任她。”
最有担待的老二,妈妈可以找到依靠
隐忍、体贴、有担待,这是郑佩佩对二女儿原和珍的评价。在原和珍面前的时候,是郑佩佩最能放下做母亲架子的时候。不论是生活上,还是事业上碰到难题,郑佩佩最乐意倾诉的对象,也是原和珍。郑佩佩说,做母亲的也不总是一直强大,母亲也有软弱的时候,也有需要孩子照顾和安慰的时候,承认这点没什么不好意思的。需要帮助却又拒绝帮助,直至把自己的心情乃至生活搞得一团糟,这才是得不偿失。
别的孩子从郑佩佩这里更多的是索取保护和关爱,而珍珍不同,她每每能在关键时刻,给妈妈以支持。
那是1997年底,郑佩佩还在拍摄电视剧《神捕》的时候,就听说李安要找她演《卧虎藏龙》里的碧眼狐狸。后来李安亲自来访,见到郑佩佩的第一句话就是:“佩佩姐,怎么样?你还能不能打?”
从此郑佩佩就把这事放在了心上。转眼到了圣诞节,她忍不住给李安去了一封贺电,还故意附上联络电话,她生怕戏开拍了,导演却把她漏掉了。之后不断有各种小道消息传来传去,郑佩佩越发坐立不安。到了第二年3月,快到原和珍生日了,她特意飞到纽约。原和珍见到妈妈很高兴,问她怎么这个时候来,郑佩佩说:“来给你过生日啊。”原和珍说:“是吗?”女儿拉长的声调让郑佩佩有点心虚。
通过几次联系,郑佩佩和李安终于约定了见面时间。可那天刚好是原和珍的生日。原和珍却对妈妈说:“没关系啊,我陪你一起去,正好我也很喜欢李安导演呢。”她还安慰道:“妈妈,不用太担心,李安导演不是说了吗,只要你还能打,这个角色就是你的。”
那天中午过后,母女俩就到了李安的家里。在他家的大餐桌前,他们一直聊剧本,聊郑佩佩的角色“碧眼狐狸”,原和珍则在旁边安静、用心地听着。回去的路上,郑佩佩很高兴,因为她终于得到了“碧眼狐狸”这个角色;但她同时也感到歉疚。但原和珍搂着她说:“没什么啊,李导演请的晚餐很丰盛,不就等于是帮我过生日了嘛。”
美丽爽直的老三,妈妈鼓励勇往直前
1999年郑佩佩在香港拍戏,她在TVB有许多朋友,听说她家老三想往影视圈发展,便极力推荐原子去选港姐,“就算拿不到第一名也无所谓啊,会有很多导演从参赛的选手中间选演员呢。”就因为这样一个理由,原子稀里糊涂地被妈妈从美国叫回来,稀里糊涂地报名参赛,然后稀里糊涂地一路过关斩将,最后居然一举拿下当年港姐亚军。
站在台上,主持人曾志伟问她问题,原子总是听不明白。曾志伟问她:“你不是懂国语的吗?”原子老老实实说:“我是会讲国语,我的国语是妈妈教的,你的国语和我妈妈的国语不一样。”台下哄堂大笑。曾志伟与郑佩佩是多年好友,当然不会介意什么。但郑佩佩担心,如果换作别人,原子这样的说话方式难免会得罪人。
郑佩佩当然希望原子能从事她喜欢的职业,但以她这样爽直、简单的个性,要在复杂的娱乐圈生存,恐怕会碰得头破血流。从那时起,郑佩佩就决定,要尽可能留在女儿的身边给她保驾护航。
做母亲的苦心在于既要为女儿撑起一方天地,保护女儿不受明刀暗箭的伤害,同时又要使她清澈明朗的天性得以保存。
她鼓励原子:既然决心要做这一行,就要有勇气努力尝试。人生本来就很短暂,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一定要勇往直前。
正是在妈妈的鼓励下,原子才报名上海电视台“我型我秀”的比赛。这次赛事对她最大的诱惑是,优胜者可以得到美国歌舞剧《42街》的演出合同。初赛时还算顺利,进入20强后,原子的比赛变得跌跌撞撞起来。
在20进10的时候,评委林依轮给评语的时候说原子太胖,应该减肥。一句话惹得台上的原子当场洒泪,接着台下的两派又吵得不亦乐乎。
这一次,从来不护短的郑佩佩站出来,直面媒体为自己的女儿辩护:原子哭是因为评委的话让她想到了以前在香港时,很多媒体对她的身材发表的不公平议论。
“其实我女儿的身材在美国算是很标准很健康的,只是在这里,大家都以瘦为美。”
在郑佩佩心里,当三女儿需要自己的陪伴和鼓励时,自己就应该站在她身边。
阳光健康的老四,母子平等互留空间
1992年,郑佩佩正式成为一位佛教徒,师从心云大师研习佛法,并渐渐开始吃素。
儿子原和玉成为营养师后,常常劝妈妈不要偏食,膳食结构要合理,不妨适当吃一些肉类。郑佩佩总是打马虎眼,说我这样挺好,你看我现在多能打!儿子知道妈妈多年的习惯,不是说改就能改的,便改变策略,不强求,但是见面就唠叨。
被儿子唠叨烦了,有一天郑佩佩终于正色对儿子说:“我每次回旧金山,都是住哪儿?”
原和玉:“二姐家啊。”“那你知道我为什么住老二家吗?”“你说姐姐家住得舒服,他们夫妻会照顾人。”
“我为什么不住你那儿,难道你家就不舒服吗?”“为什么?”
“因为你还没结婚,妈妈为了多给你一些自己的空间——既然我可以给你多一些空间,你为什么不能多给我一些空间?”儿子无言以对。
郑佩佩对自己的这一招很得意:“我给他太多空间,他就不好劝我太多,也要给我空间。这就是大家互利的关系。就像我的三女儿原子信基督教,我从来没反对过她,所以我信佛她也不会反对。这就是我慢慢学会的做父母的一个诀窍,你想要孩子们做什么,先要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做到了。”
郑佩佩坦言,小时候养育孩子的辛苦是身体上的,因为要照顾孩子们的衣食住行。而如今,孩子们都已经成年,自己和他们相处的时候需要用更多的心思。她神态自若地坐在沙发上,微笑着对记者说道:“做妈妈也是个技术活儿,活到老,学到老,我想我做到了。”
(编辑 唐欣欣)
文 时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