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有很多次因身体不适而服药的经历,大家恐怕都知道用温开水协助服药等注意事项。但是,有关的调查资料显示,很多人不仅是平常使用频率较低的滴耳液、栓剂等药品不能准确掌握使用方法,就连很常用的片剂、胶囊等服用方法也不太正确。
药物专家提醒人们,错误的药方不能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而服药方法不正确则会直接影响药效的发挥,甚至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服药的姿势要讲究
躺着服用药片、药丸,如果送服的水少,药物只有一半到达胃里,另一半会在食管中溶化或黏附在食管壁上。
由于有的药物是碱性的,有的是酸性的,有的具有很强的刺激性,如果在食管壁上溶化或停留时间过长,就可引起食管发炎,严重的甚至引发溃疡。正确的服药方法是:站着服药,多喝几口水,服药后不要马上躺下,最好站立或走动一分钟,以便药物完全进入胃里。千万注意,不可干吞药品。干吞药品最容易使药片黏附在食管壁上,导致食管黏膜损伤。
服药时间不能自作主张
服用一种药物之前,应当认真阅读说明书,按要求服药。每日一次是指要固定时间,每天都在同一时间服用。每日服用2次是指早晚各一次,一般指早8时、晚8时。每日服用3次是指早、中、晚各1次。饭前服用一般是指饭前半小时服用,健胃药、助消化药大都在饭前服用。不注明饭前的药品皆在饭后服用。睡前服用是指睡前半小时服用。空腹服用是指清晨空腹服用,大约早餐前1小时。
有些药片不能掰开吃
在常用的药品当中,有些是肠溶片。常用的肠溶片剂是一种在胃液中不崩解,而在肠液中能够崩解、吸收的一种片剂。将药物制成肠溶片是为了满足药物性质及治疗的需要。因为许多药物在胃液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易分解失效或对胃黏膜有刺激性;还有的药品只有在肠道中才能够更好地吸收。为了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就在这些药物的外面包上一层只能在碱性肠液中融解的物质——肠溶衣。因此,在使用红霉素肠溶片、麦迪霉素肠溶片、胰酶肠溶片、淀粉酶、多酶片等药物时,不可将药片掰开、嚼碎或研成粉末服用,应整片吞服。
有些人感觉吞咽一粒胶囊或一片药很困难,尤其是老年人因唾液分泌减少,吞咽胶囊或药片更加困难。因此,在服药前可先漱漱口,或先喝些温水以湿润咽喉,然后将药片或胶囊放在舌的后部,喝一口水咽下。如果担心药片或胶囊过大,可能卡在嗓子里,可将药片研碎或将胶囊内药物倒出,置汤匙内,以温水混匀,再服用。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样做之前一定要详细阅读药片说明书或者向药师咨询,因为有些片剂和胶囊不能掰开或研碎服用,必须整颗咽下。
使用制剂前不要忽略清洁双手
滴眼液:用消毒剪刀剪开瓶口,剪刀可先在火上烧一下。然后清洁双手,将头后仰,眼向上望,轻轻把下眼睑拉开成袋状;将药液滴入眼袋内,切勿让滴管开口接触到眼球或眼睑。然后轻轻拉下眼睑,闭眼休息1至2分钟,注意不要闭得太紧。可以用药棉或纸巾擦去流出眼外的药液。若同时使用几种滴眼液,滴不同药液之间的间隔不少于5分钟。滴眼剂也会产生烧灼感,但不应持续几分钟,若烧灼感持续时间过长,就要咨询专业人员。
栓剂:清洁双手,若栓剂太软,则应先通过冷却使其变硬,可浸在冰水或放在冰箱内一会儿再去除包装。用清水和水溶性润滑剂涂在栓剂的顶端,侧身躺下并将双腿屈起,用手指轻轻将栓剂推进肛门内约2~3厘米深处,继续躺几分钟,1小时之内尽量不要大便。
气雾剂:使用之前要摇匀,尽量将痰咳出,缓缓呼气,尽量让肺部气体排出。头稍后倾,舌头向下,双唇紧贴药瓶喷嘴,深吸气的同时按压气雾剂,屏住呼吸约10至15秒钟,用鼻子呼气,然后用温水清洗口腔。
还有,不少老人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若服过治疗药物,再喝上一点酒,这样睡觉无异于埋下一颗“定时炸弹”。像阿普唑仑等中枢神经类安眠药与酒精混合后可能抑制中枢神经或呼吸,甚至导致心脏骤停。此外,大多数药物都和酒精“相冲”,如镇静催眠类药物、降糖药、阿司匹林、抗癌药、降压药、抗生素等。
(编辑 王娜)
文 张乾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