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健康益处多
- 来源:青春期健康•家庭文化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健康,寿命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27 14:19
俗话说,人老脚先衰,树枯根先竭。一个人,如果能走路,八十九十不算老;否则,五十六十也就算老了。人年纪大了,容易产生惰性,走路健身就是克服惰性的好办法。锻炼没有“将来时”,每天健步走,胜过吃补药,能延长人的寿命。
有调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超过88%的成年人运动不足。没时间,懒得动,没心情,空气不好……无数理由让人们选择吃饱就坐着,或窝在沙发上看电视,给腿脚这个最天然的“交通工具”放假了。随之而来的超重、肥胖、脂肪肝、糖尿病就成为了重大健康威胁。
步行好处多
早在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明确指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是步行。步行简便易行,能强身健体。它可以单独或结伴行走,不受年龄、时间和场地的限制。步行是一项很好的规律运动。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步行锻炼是人类最好的药物。”我国民间很早就有“百练走为先”“百练不如一走”“走为百练之祖”之说。
爱因斯坦惜时如金,但他竟舍得每天抽出时间运动。他说:“我生平最喜欢步行,运动常给我无穷的乐趣。”美国著名心脏病学专家怀特博士80多岁来中国时,住在12层楼,仍坚持步行上下楼,不乘电梯。他说:“步行是我的保健医生。”他当时就认为每天步行锻炼能预防动脉硬化,后来被证实是正确的。
步行有很多好处:一、增加能量消耗,有利于减肥、预防超重和肥胖,有助于维持正常体重;二、由于脚和小腿的参与,发挥了人的“第二心脏”的作用,可以使心脏跳动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血流加速,能有效增强心脏功能,使心肌收缩能力增强,改善肺通气量,从而延缓衰老;三、改善骨骼和肌肉的质量,经常参加走路健身锻炼者,可以刺激肌纤维收缩蛋白的含量增加,有助于延缓肌肉衰退;四、改善心情,有利于减轻抑郁,适当规律地步行健身能使人获得乐趣并感到愉快,从而可以缓解不良心理,保持乐观、开朗、自信等生活态度;五、可以增强骨骼的物质代谢,防止无机成分的丢失,使骨的弹性、韧性增加,从而有助于延缓和防止骨质疏松症,延缓退行性关节的变化,常常使人有身轻如燕之感。
老年人能不能走完400米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健康标志。如果一个老人可以步行400米,说明他的身体状况至少还能多活6年以上。而且走得越快,寿命就越长。专家推荐走路自测健康状况公式:如果你能在10分钟内走完1公里,说明健康状况良好;如果能在20分钟内走完2公里,说明健康状况优秀;而如果能在30分钟内走完3公里,那么你的身体状况与青壮年小伙子一样棒。人们每天哪怕是轻快地走上半小时,也会对心脏有好处。德国一项研究发现,每天散步25分钟可增加7年的寿命,经常运动能降低一半死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英国研究人员研究发现,每天快走20分钟就可以延年益寿,使早亡危险降低三成。我国研究人员指出,动脉硬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逆的。除了吃药之外,如何逆转动脉硬化呢?步行一年!每天步行一万步还可降低糖尿病的风险。
俗话说,人老脚先衰,树枯根先竭。一个人,如果能走路,八十九十不算老;否则,五十六十也就算老了。人年纪大了,容易产生惰性,走路健身就是克服惰性的好办法。锻炼没有“将来时”,每天健步走,胜过吃补药,能延长人的寿命。
另类行走另类功效
10点10分走法
缓解颈椎病水平抬臂这个位置叫9点1刻,再向上斜举到10点10分的位置,把胸挺起来,头仰起来,每天分别认真走200步,可有效锻炼颈部肌肉,缓解颈椎病。
侧方行走练平衡
侧方行走可使前庭的平衡功能得以强化。具体方法是:先向右移动50步,再向左移动50步,每次做三组,时间约为20分钟。
快慢交替走防早衰
一是快走10分钟,慢走3~5分钟,以快为主,往复交替,每天走30分钟以上;二是前后交替走,即向前走一阵,再倒着走一阵,以向前走为主,倒着走为辅,每天走200~300米。这种交替行走运动,能使尽可能多的腿部肌肉在运动中健壮发达,防止早衰。
弹力走治脚垫
很多人长脚垫,跟脚部缺乏锻炼有一定的关系。如果不锻炼脚,就容易使脚底的肌肉退化。脚底肌肉不单单起到支撑脚弓的作用,还要依靠脚底健康的肌肉保持脚部血管的良好状态。由于很多人行走时脚趾不用力,脚容易骨折。如果学会弹力走,每走一步10个脚指头都用力,特别是大脚指头要用力,要有把人弹起来的感觉。这样会使脚弓参与运动,可扼制大趾外翻,防止足部肌肉群功能的下降。凡是有脚垫的人,只要坚持弹力走,三个月以后基本可以使减轻或消失,而且可以降低脚踝骨骨折的几率。
摆臂散步多益处
患有上下肢关节炎、肩周炎或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的老年人可选择“摆臂散步”法。步行时两臂用力前后摆动,以增进肩关节、肘关节、胸廓等部位的活动度,每分钟行走60步左右。
腹式呼吸散步改善肺功能
肺气肿患者或肥胖者,特别是有“将军肚”的老年人,应选择“腹式呼吸散步”法。其方法是:每分钟行走60步,边行走边做腹式呼吸。也就是平缓地将空气最大限度地吸进去,使肚子最大限度地鼓起来,然后徐徐将气吐出,使腹部尽量缩瘪,如此反复进行。此法不但能改善人的肺功能,同时还能减肥、缩小腹围。
踮脚运动防腿病
人的腿部肌肉发达,肌肉中有大量血管。人在上下踮脚时,腿部肌肉就会一紧一松地运动。当肌肉放松时,来自心脏的动脉血液会增加向肌肉的灌注量;当肌肉收紧时,会挤压血管加快静脉血液回流心脏,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另外,踮脚运动还能使脚踝用上力,养成习惯后,脚踝就会变得纤细而富有魅力。踮脚运动的具体做法:双脚并拢,用力踮起脚尖,然后放松,再重复,每天连续做数十次,能有效而快速地减轻腿部的疲劳,预防一些职业病的发生,也是中老年人保健的一个简便有效的锻炼方法。做踮脚运动,每次5-10分钟,对下肢保健大有裨益。
侧行可使腰肌有力
世界上的动物都是直行的,唯有螃蟹是横着走。人如果学螃蟹侧行,要让身体重心随时伴着交叉足移换,两手按步伐自如地扭动。注意保持节奏感。这种走法有益于锻炼腰肌和臀部肌群的肌力,加强髋、踝关节的灵活性,提高人体的平衡能力。
扭着走可防多种疾病
扭着走(有点像竞走)可以促进排便,防止便秘,特别是对于减少直肠癌的发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人的内脏器官在胸腔、腹腔内由极细的韧带和薄薄的网膜悬挂着。当我们坐或躺着的时候。内脏是极其拥挤地“堆”在一起的,当身体抖动起来时,内脏就会因获得活动的空间而倍感“舒适”。所以大步走再加上一些适当的肢体动作,比如腰部的扭动等,会有效刺激内脏的抖动,相当于“按摩”我们的心、肝、胃、肠等内脏器官,可以有效地预防多种疾病。
(编辑 王娜)
文 刘姿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