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祖辈乐奉于“冬至大过年”的习俗,冬至到来家家团聚,杀鸡宰鸭,煮汤丸好不热闹,共同庆祝阳气开始荫芽和渐渐日长夜短。不仅如此,在广东还有一个“干冬湿年”、“湿冬干年”的说法,意思是若冬至下雨过年期间不会下雨的现象推算。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时人们养生应静神少虑、避免过度疲倦,不可因房事损伤肾气,而影响来年春天的“春生”。
冬至到惊蛰期间
“九九八十一天”天气较为寒冷,也是进补的最好时机。而滋补通常分四类: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古人曰:秋冬养阴,特别是阳虚者冬季养阴有利阳气的生长,多增加热量,不宜过咸。
女性补肾一般采用红参、红枣、白术、黄芪、五味子、桂圆肉或阿胶加肉类(水鱼、白鸽、鸡)炖汤食。男性应多食花生、核桃、板栗、冬虫草、首乌、杜仲等来炖汤,或饮一些壮腰健肾的药酒配合养精,力求做到精、气、神的全面提升。冬至进补是一年之间人体“修理”的大好时机,应要有节制地补,若发现口干舌燥就应该减量或减次,修炼好自身的体质。
此外,冬至除了滋补外,还要注意人体保暖,防范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血管类疾病。
李渔:南粤美食十大文化名人、广州烹饪协会常务副会长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