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年来,关于孙中山曾经提请欧美列强监管中国五年以促进民主化的说法在网上风行,引起不少争议。这一说法最早出自前美国驻广州总领事詹金斯,美国文人斯诺、哈雷特阿班踵武扬波,但在美方档案和中方资料却没有任何相关的信息留下。
源头:美国驻广州总领事詹金斯
孙中山“建议列强占领、监管中国五年”之说广为国人所知,与埃德加·斯诺的回忆录《复始之旅》被翻译进中国有关。
宋庆龄晚年,则对斯诺的这种说法持否定态度,曾辩驳道:“孙博士从没提议让外国列强占领中国,而是主张帮助国家的发展。”
那么,孙中山究竟有没有“建议英、法、美三国占领中国五年”呢?
在哈雷特阿班的《民国采访战——<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回忆录》中,他写到,美国驻华公使雅各布·古尔德·舒尔曼(JacobGouldSchurman)博士于1923年末访问广州。孙中山绝望之下,要求与他会面,并举行了秘密晤谈,其中孙中山的构想如下:
“他预先对计划作了详尽设计,考虑了所有细节。他要求被请的国家联合出兵占据各省首府,并对铁路、河流、港口、电报实施军管。他要求美欧各国派出大量军事专家、铁路专家、金融专家、水利工程师、公共健康行政人员、教育专家及其他培训顾问,来华工作五年。他要求行政专家们不仅要帮助组建一个可运作的中央政府,还要在中国的十八个省组建高效的地方政府。
他的想法是,五年里,外国军事力量可帮助镇压军阀及土匪,中国便可在和平与秩序中真正获得生命。他提议,至保护期的第五年初,中国必须举行全国及各省的选举,然后将权利逐步移交给中国人民自己选出的领导人。”
阿班透露,对这项提议,美国政府并不热情,不过确实与欧洲的几个大国作了沟通,但并无下文。
跷蹊:该说法不见于美方档案,也不见于中方资料
1924年1月13日,《民国日报》(国民党机关报)对孙中山与舒尔曼的密谈内容作了公开报道。该报道无一字提及“建议英、法、美三国占领中国五年”,但却披露孙中山非常希望由美国牵头,联合列强支持何东的“和平会议计划”。
澳门赌王何鸿燊的伯公何东是香港富商,与港英政府关系密切,与孙中山也颇有交情。1923年7月,何东致电全国实力派人物及各省长官,提议召开“国内领袖联席会议”,用和谈的方式来结束军阀割据,并“延请列国公使,赞助良谟,陪席与议”。孙中山率先表态赞成。9月,何东亲自北上推动此事。不过,这一倡议,遭到了国内左翼政治力量的极力抵制,蔡和森、张太雷、向警予等,均多次刊文驳斥,指责何东请列强参加会议,是让外国来做“监督和仲裁”,是在干涉中国内政。
舒尔曼在1924年1月29日给美国国务院提交的正式报告中,也提到:在1月6日的密谈中,孙中山“以殷切的态度大略地提出邀集中国各方领袖举行会谈商讨中国统一与裁军问题的计划。孙渴望由美国政府出面与列强协调后召开。”但没有提及及“建议英、法、美三国占领、监管中国五年”之事。
简言之,“建议英、法、美三国占领、监管中国五年”之说,见于美国驻广州总领事詹金斯之披露,但不见于美方档案,也不见于中方资料。詹金斯之言,是否存在断章取义或者夸大其辞,尚未可知——注意,斯诺说的是“占领”,詹金斯所说则是“监护”,此中区别已然很大。唯一确定的是,孙中山确曾请求美国出面,邀集列强促成中国的“和平会议”。这一建议,被当时的左翼力量解读为邀请列强来“干涉中国内政”。孙中山自己的解释则是:“为今之计,只可利用列强之势力,……如列强不即加以助力,迟至明春,中国又将见战事,且不止一处。”
至于左翼力量针对“和平会议”的反对浪潮,实是一次有组织的集体行为。孙中山虽已于1923年初开始运作“联俄容共”,但左翼力量这一次完全站在了孙中山的对立面。(综合)
延伸阅读
孙中山讲“忠”
孙中山一向以道统自任,曾对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讲过:“中国有一个道统,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相继不绝,我的思想基础,就是这个道统,我的革命,就是继承这个正统思想,来发扬光大。”
对于传统思想里非常重要的“忠”的概念,他则借用了“忠”字“尽心”的本义,作出了自己的新诠释:“以为从前讲忠字是对于君的,所谓忠君;现在民国没有君主,忠字便可以不用……实在是误解……我们做一件事,总要始终不渝,做到成功,如果做不成功,就是把性命去牺牲,亦所不惜,这便是忠……我们在民国之内,照道理上说,还是要尽忠,不忠于君,要忠于国,要忠于民。”
孙中山还认为,仁爱是中国旧有之义,只不过中国人自己慢慢将其当成了纸面文章,并未真正实行:“仁爱的好道德,中国现在似乎远不如外国。中国所以不如的原故,不过是中国人对于仁爱没有外国人那样实行,但是仁爱还是中国的旧道德。我们要学外国,只要学他们那样实行,把仁爱恢复起来,再去发扬光大,便是中国固有的精神”。(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