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一场技术变革中,消费者都是受益者,互联网金融也不例外。然而,投资这桩事情又有些例外,它与投资者的资产、利益直接相关。在展望互联网金融美好愿景的同时,不迷信、不轻信是我们每一位投资者应当秉承的态度,毕竟投资市场有着它基本的规律和规则。相信理财周刊此次揭晓的互联网金融的10个秘密,能够帮助投资者拨开眼前的迷雾。
一、不适合长期投资需求
互联网理财产品大多集中在短期理财和低风险品种当中,类型较为单一。对于财务全面部署和长期规划来说,这样的产品并不足够,投资者应有更多元化的考虑。
【案例】随着互联网理财产品的逐步升温,看着身边的不少朋友都把钱投进了各式各样的“宝”里,何女士也有些心痒难耐。虽然对基金一窍不通,何女士还是把自己的5万元闲钱都投进了一款互联网理财产品当中。看着每天账户里的资金收益一点点地增长,何女士说:“没想到也有我可以轻松投资的理财产品!”不仅如此,何女士打算今后一有闲钱就投到这款理财产品当中。
【分析】像何女士这样的投资者其实并不在少数,但必须指出的是,这样的投资行为有着盲目跟风、方式单一的问题,并不可取。一方面,这样的投资者对于所购买的产品是什么、如何盈利、收益为何波动均不了解,无法正确分辨其好坏、认识其风险;另一方面,把资金全部集中投向某一种理财产品,更是不能有效地防范投资风险,也难以获得理想的投资收益,是投资理财中的大忌。
新兴的互联网产品确实带来了诸多新鲜感,但其目前的整体情况是产品类型较为单一,大多集中在短期理财和低风险品种当中。从产品周期来看,这一类理财产品无疑只能满足一部分人的部分理财需求,而对于财务全面部署和长期规划来说,这样的产品则并不足够。从风险的角度而言,对于每位投资者来说,其风险承受能力的客观评价是进行理财产品配置的基础。只有选择了与个人投资风格匹配的产品才能获得长久、稳定的理财收益。
【点评】所以,建议投资者对长期闲置的资金有一个配置的理念,而不是全部购买短期的互联网理财产品。
二、P2P“保本”存风险
现在,P2P可是个非常热门的词汇,但高收益势必带来较高风险,投资者应明确认清这一点,并确保自身具有较高的风险承受能力。
【案例】由于觉得没有什么好的投资产品,邹先生前几年在一个朋友的推荐下,决定尝试P2P网贷。邹先生一开始只投了最低门槛的5万元,然而一个月后他就拿到了第一笔利息。在这样“看得见、摸得着”的回报鼓舞下,邹先生渐渐越投越多,8万元、10万元……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不到一年的时间,邹先生投标的P2P网贷平台突然就崩溃了,宣布倒闭,邹先生前后投资的近15万元钱一下子血本无归。“这一下我可傻眼了,真是悔不当初啊!”
邹先生十分懊恼。
“收益远远高于银行理财产品,门槛仅5万元,且零风险。”无独有偶,章先生最近也时常收到类似的广告短信,向他推销各种P2P理财产品。但对此,章先生颇有些吃不准:“真的会有收益这么高又零风险的产品存在吗?”
【分析】目前,不少P2P网络贷款公司都打着“保本”甚至“保息”的宣传口号,而投资者也因此仿佛对P2P网贷十分信任,并放心地将钱投入了这些P2P网贷公司。其实,P2P网贷是指个人通过网络平台相互借贷。那么原本P2P仅作为撮合交易的平台,也就无法作出本金甚至利息保障的承诺。
但目前,国内诸多的P2P网络贷款公司都纷纷作出了类似的保本承诺。比如所谓的“本金保障”,是指从每笔借款中计提一定比例作为风险准备金。出现坏账,则先用资金池的资金垫付,再由公司去催收。若坏账高于风险准备金时,则会暂停垫付,等待新提取的准备金出现后再作垫付。据此,一些P2P网贷机构把获得的债券进行拆分组合,打包成“类固定收益”的产品,并将其销售给投资理财客户,通过赚取资金的利息差和手续费来运营。
业内人士指出,这样的模式就隐藏了不小的风险。一是借贷人违约。借贷人如果能从银行获得贷款,大多就不会到P2P平台上来融资,15%甚至更高的利率,借贷人需要赚多少利润才能还清?因此,违约风险不可忽视。二是P2P平台经营风险,就像案例中邹先生的遭遇一样,由于P2P网贷发展迅速,鱼龙混杂,一旦该公司经营出现问题、倒闭跑路,在缺乏监管的现状下投资者也很难追回损失。
【点评】可见,任何一款投资理财产品都是有着相应风险的。对于P2P网贷这样尚处发展中、又提供较高收益的产品来说,随之而来的高风险更是无法避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