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曾经席卷世界 伦敦花30年摘掉“雾都”帽子

  现代意义上的空气污染,最早出现于工业革命后的英国。人们曾经将滚滚浓烟视为一种进步、繁荣的象征,甚至称之为“工业圣坛上的香火”。但这可怕的雾霾带来的病痛乃至死亡,让世界各国开始下决心对空气问题进行整治。伦敦足足花了30年,才摘下了“雾都”的桂冠。

  伦敦不再有“雾都孤儿”

  在1952年的“伦敦雾霾事件”后,英国政府正式向空气污染宣战。1956年,英国颁布《清洁空气法案》,“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冬季采取集中供暖;在城市里设立无烟区,区内禁止使用产生烟雾的燃料;煤烟污染的大户——发电厂和重工业设施被迁往郊外”。1968年,又要求“工业企业建造高大烟囱,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

  然而这些法令的推行并不容易,按照《清洁空气法》,英国环境部负责控制注册工厂的排放物,而地方政府控制其他非注册领域的排放物。中央与地方对企业管辖区的争夺,为法令落实带来不利影响。同时,普通民众虽是空气污染的最大受害者,但出于利益考虑,也反对政府的一些环保举措。比如矿工原本可以免费获得分派的烟煤,作为薪金的一部分,一旦改用无烟煤,矿工就要多一笔使用无烟煤的开支。而改造供暖设备,除中央拨款外,地方政府和户主还要支付约30%的成本,这也是民众所不愿承担的。几经努力后,至1975年,伦敦每年的雾日已下降到15天;1980年更下降到5天,摘掉了“雾都”的帽子。为治理空气污染,伦敦付出了30年的时间。

  一个甲子里的洛杉矶空气

  洛杉矶的情况同样充满波折。美国联邦政府在1963年、1967年先后颁布《清洁空气法》和《空气质量法》,着力控制空气污染。上世纪60年代末,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器被发明出来,能有效减少碳氢化合物和碳化物的排放。当时市政当局要求所有汽车必须安装这种净化器。此举遭到汽车制造商的激烈反对,先是批评净化器技术上有问题,之后又声称改装成本太高。这样一直到1975年,洛杉矶的汽车才全部安装了尾气净化器。

  除了强制加装净化器外,洛杉矶还制定法规,鼓励市民“搭顺风车”。高速公路最左侧的车道被设置为“共乘车道”,一辆车上至少搭乘2人,才允许在这条快速道上行驶。如果单人开车在共乘车道上行驶,要被罚款271美元。2003年,洛杉矶每年有50万人共乘出行。这样多管齐下,至1999年,洛杉矶首次实现全年没有一级空气污染警报;2007年,洛杉矶地区的空气终于达到了清洁标准,此时距1943年雾霾大爆发已过去了64年。

  “四日市公害”改变日本由于空气污染物主要是燃烧煤炭,以及尾气排放造成的,因此改变能源结构,推广使用相对清洁的燃料,是治理空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发展,由于在二战中战败,工业发展一度停滞,空气情况转好。但在经济重新起步后,环境问题愈发严重,甚至出现了“四日市公害”(因污染严重,四日市常年烟雾弥漫,很多市民患上哮喘病,并因此死亡)这种重大事件。从20世纪70年代,日本开始大举治理空气中的硫氧化物。

  日本采取的办法包括:一、“原料和燃料低硫化”,使进口原油低硫化,火力发电厂使用低硫重油,推广使用重油脱硫技术等;二、“排烟脱硫”,通过技术去除废气的硫磺成分;三、“促进能源节约和向污染低的产业结构转型”,减少对石油能源的依赖,尽量使用清洁能源。在日本现今的能源结构中,核能、天然气,以及太阳能、地热、风能等占有重要地位,加之节能技术的推广,至20世纪90年代,日本硫氧化物的总排放量仅为50万吨,是60年代高峰时期的1/10;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含量从1975财年的0.050毫克/立方米,减少到了2010财年的0.021毫克/立方米。日本治理空气污染,前后也花掉了30年左右时间。

  清新的“美国梦”

  含铅汽油的逐步淘汰,是全球防治空气污染的一项重要成果。生产含铅汽油的主要公司由通用汽车公司、杜邦公司和美孚石油公司联合创办,他们一直阻止美国通过有关铅添加剂的法案。直到1970年,美国才立法规定,到1975年加油站必须使用低铅汽油。至上世纪80年代,美国、日本、西欧相继停止销售含铅汽油。1994年,美国空气中的含铅浓度降低了95%,儿童血液中的含铅量回归正常水平。(中国晚自2000年1月1日起停止生产含铅汽油,2000年7月1日起全国停止销售和使用含铅汽油)

  从上面几个案例可知,几乎人类史上所有的空气污染问题,在治理过程中,都各自遭遇了很多阻力,需要花费数十年的时间,才能看见成效——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前述时间长度,是从当局开始采取治理措施算起,而在采取治理措施之前,还有漫长的污染期没有计算在内。

  (来源:腾讯历史)

  延伸阅读

  跌入现实世界的飞鸟

  汽车普及后,尾气污染也蔓延全球。希腊的雅典在1983年有100万辆汽车,加之那里道路错综复杂,时常拥堵,汽车发动机经常空转着等待道路畅通,以至烟霭严重。20世纪90年代雅典的烟霭浓度已是洛杉矶的2—6倍。墨西哥城的汽车从1950年的10万辆,增加到1980年的200万辆,以至20世纪80年代,机动车排放物占到墨西哥城全部空气污染物的85%。在这里,学校有时会因为臭氧警报而停课,父母会为孩子戴上口罩。

  1985年污染最严重的时候,甚至鸟会在飞行中跌落到墨西哥城的广场上。有研究机构认为,在20世纪90年代,仅悬浮颗粒物一项,就会每年杀死墨西哥城超过12500人。(来源:腾讯历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