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一出谁与争锋

  • 来源:新潮电子
  • 关键字:索尼,投影机
  • 发布时间:2015-12-30 15:44

  自从索尼首款4K投影机VPL-VW1000ES面市以来,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进入这个市场,仅仅2015年,便有索尼、爱普生、JVC、NEC等厂商相继推出4K新品,而且就连工程领域的一些厂商比如迪威视讯也推出了4K激光工程投影机。

  我们之所以要将投影机的年度话题定为4K,是因为这个市场正面临一个重要的转型节点,在电视大步迈入4K之后(2015年的市占率达到10%),投影机厂商也纷纷将4K提上了议事日程。当然,我们也留意到,当前推出4K投影产品的,均是日系阵营、或是采用日系技术的厂商,不可忽略的DLP阵营却一直没有相应尝试。然而事实上,当前能够生产4K放映机技术的厂商有采用TI生产的3DLP芯片的巴可、NEC、科视以及采用LCoS技术的索尼,我们有理由相信DLP已经拥有足够的技术积淀,所缺的只是一个进入消费市场的时机与合适的成本控制能力罢了。在我们过去与DLP厂商谈及该话题时,对于4K进程总是讳莫如深,然而在最近一次与明基等厂商接触时,却获得了震奋人心的消息看明年吧!我们不妨大胆猜测,如果TI能够下定决心,我们或许在CES2016上便能看到DLP4K芯片与样机。之所以我们要讲已经落后一步的DLP阵营,也是出于对其在消费市场上的信心,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DLP机型总是拥有一些价格优势的。

  之所以做出上述判断,主要来自于我们过去的经验,不过在推进4K的进程中,索尼已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从首款VPL-VW1000ES,到VPL-VW300ES(最新的VPL-VW320ES暂未公布价格),4K投影机的价格已经从20万元降至不到5万元,这相当于前几年中高端1080p影院投影机的价格,实际已经进入了主流消费群的视野。在4K上,如果TI在初期产量不高的情况下,不能控制成本、提供较高性价比的产品,也很难在市场上与已经耕耘4年的索尼等厂商竞争。

  再看看2015年进入4K市场的新品牌。爱普生将首款4K机型EH-LS10000定位于家庭影院,与激光光源等新技术一起“打包”,意图打造综合实力4K机型,加上此前的索尼与JVC,在消费市场上形成了三强竞争的局面。在技术上,两个品牌的产品还是有些许差别的。除了索尼采用的原生4K投影芯片外,爱普生和JVC均是采用eShift/增强技术,在测试中,两者在细节表现上则会略显不足。当然,用户在购买时也会考虑其他因素,比如高亮、长效的激光光源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

  谈了这么久的4K,那么当前的4K标准究竟是什么呢?参照2014年国内颁布的4K标准《超高清显示认证技术规范》,我们便可以对4K投影机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目前已经登陆家用领域的原生4K超高清投影机几乎都是直接引用4K数字电影投影机的技术,而数字电影投影机所采用的标准与普通家庭影院投影机不同,并非广播电视领域的BT.2020标准,而是数字电影方面的DCI(Digital Cinema Initiatives)标准。从分辨率来看,DCI标准为17:9规格的4096×2160,而非16:9规格的3840×2160,其目的是为了满足数字电影的播放需求(4K数字电影的制作之中,往往会使用到两种不同规格的显示比例,一种是2.39:1的4096×1716,另一种是1.85:1的3996×2160,DCI便可兼顾两种比例);另外,DCI标准的色域范围与接口也与以往不同:除了工程机型采用的专业的HD-SDI传输方式外,家庭通常采用DVI-D、HDMI或者Displayport三种方式,需要说明的是,HDMI并非我们以往常用的1.4标准,而是为4K传输而生的2.0标准,该接口拥有18Gbps的传输带宽,兼容4K/50p、4K/60p的传输规范;最后,我们需要谈到的是4K超高清视频编码标准ITUH.265 HEVC,它是由ITU国际电信联盟在2014年下半年批准的新标准,比当前广泛使用的H.264编码标准效率更高,可以在有限的带宽下传输更高质量的高清视频信号。

  之所以要详细解释关于4K投影机的标准,主要是为众多即将进入4K世界的投影机用户释疑解惑。在今年发布的电影来看,绝大多数都已经采用了4K+3D的电影摄影机来拍摄,4K片源的门槛已经大大降低,对于享受级的高端用户而言,4K已经是临门一脚的选择。正是日渐成熟的市场环境,促使明年一定是一个4K大年,在2015年结束前,我们已经能够看到更加深远的前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