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爱阴暗面

  Top250是虾米?但凡有看过那么几部好莱坞电影,又对电影艺术有那么点认识的童鞋应该知道这个舶来品来自IMDb多康母(全称是The Internet Movie Database,号称是这个地球上建立时间最久、用户最多、资料最齐全的电影网络数据库)。在IMDb上面,有一个Top 250的专题页面,里面的主要内容是对人类拍摄出的电影从高到低做了一个排名。而排名的得出则要感谢各位童鞋,在IMDb上评分的结果—不分地域、不分语言、不分题材、不分年限,只要是咱们能够用眼睛看得见的电影,那么各位童鞋就有权对它来评分。既然如此,那么根据评分高低得出的Top250自然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

  不过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Top250上榜的电影,大多数往往并不是传说中大卖特卖的票房冠军。与之相反,许多上榜的电影咱们连听都没听过,那些高投入、大制作的动作片都没有进入Top 250。既然Top 250是人民群众投票得出的,而各位童鞋耳熟能详的电影很多却没有上榜,这不能不说是个让人感兴趣的地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咱们先来看看到底那些电影上了Top250的榜。

  咱们先从Top250上的前10名开始,排名榜首的一直都是那个讲述含冤入狱者如何越狱的《肖申克的救赎》,而紧跟其后的就是让阿尔.帕西诺名声大震的《教父》系列,再后面还有讲述犹太民族受难史的《辛德勒的名单》。如果咱们再将范围放大些,前50名中,类似的电影就更多了,《七宗罪》如此,《奇爱博士》还是如此,甚至连《上帝之城》也是如此。要是再进行放大,那么在Top250中的电影,榜上十之七八都是所谓的黑暗系电影。如果仔细分析,咱们就会发现,这些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点特征—描写的是人性的黑暗面。在这些情节各异的电影中,都充满了描写人性的阴暗面这个共同的元素。也就是说由观众评分得出的Top250,说明了一个问题—人人都爱阴暗面!

  为什么这些讲述人性的黑暗面或与之有关的故事深得观众垂青?其实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与咱们普普通通、平平淡淡的生活一样,谁都有耐不住平凡的心理。这样的心理说得高雅一点叫好奇,讲的世俗一些叫偷窥。平日里美好的东西见多了,心中自然对那些不常见也不能见的事物产生了好奇心。要么从别人的开心中一起开心,要么从别人的痛苦寻找开心,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从一种自我满足的心态而出发。也正因为如此,那些反应人性的阴暗面的电影往往能够更获得大家的关注,而那些温情脉脉的故事则是一眼掠过,甚至是无人问津。

  相比起电影中的情节,社会上各种阴暗面明显要残酷得多。唐骏当年到处叫卖《我的成功可以复制》的时候,其实问津者寥寥。

  相对于那些在图书市场中动辄数百万销量的自传,《我的成功可以复制》的印数并没有什么优势可言,完全可以用失败来形容。但当方舟子揭露出唐骏博士身份造假、书中错误百出的时候,唐骏一下子就成为了公众的焦点人物,在股沟大神上的搜索量绝对不亚于当年的冠西哥。这里咱们可以看出,普通人对于成功人士到底是如何爬上高位的历史绝对没有什么兴趣,但如果要是曝光一个成功者那些见不得光的地方,那么那些所谓的辉煌其实都是造假的时候,原本不关注这些的人,也会投以极其强烈的好奇心。而这也是为什么香港那些专业狗仔老是喜欢大张旗鼓地拍摄女明星的裙底的原因—那里同样见不得光。评选年度最佳新闻照片的时候,那些优美的风景照片可以直接忽略,而拿奖的铁定是那些所谓的黑镜头,比如最近才拿到大陆新闻摄影最高奖的《挟尸要价》。

  它所反应的虽然是现代社会人心不古、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一个极端例证,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它同样也是将将人性的黑暗面放大到极致的最佳注脚。甚至连台湾的肥佬黎也明确地公开自己办报的方针:最好看的画面是什么?裸体加尸体;最好看的新闻是什么?丑闻加绯闻;最重要的新闻工作方向:摧毁偶像艺人;最重要的新闻工作目标:打破英雄神话!整个社会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人都想看到阴暗面,仅此而已……

  在现实生活中你爱阴暗面,我也爱阴暗面,人人都有那么点好奇的心理。越是不让看的东西越有人看,但凡是电影中有涉及人性阴暗面的地方,总有人想方设法一睹为快。既是如此,咱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Top 250上大多是这类电影了。不过,即便是在Top250中,也有《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用天行者.阿纳金的生平向咱们明确地宣告:有阴暗面不可怕,可怕的是堕入阴暗面。电影毕竟是电影,仅仅代表的是导演、演员的自我认识。无论它讲述的是什么,也仅仅能带来一时的欢乐、一时的思索、一时的感动,如果继续纠结于它所描述的一切而不能自拔,那样的生活究竟会怎样?阴暗面不可怕,只要在阳光下,任何人都有影子,如果咱们看到的只是前面美好的风景,那还用得着担心心中那个阴暗面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