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业余乐手+业余Geek(这句本是我原创,是被可恨的裘德抢在了前面),本人自然就会DIY一些音乐相关的东西。按照我们乐队一哥们的话就是“你怎么什么都山寨啊”。其实“山寨”,哦不,是DIY,它最大的乐趣不是在于省钱(不过不得不承认,确实省钱),而是在于动手的乐趣和在动手过程中学到的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来我是准备自己做吉他效果器的(至于“效果器”是什么东西,大家放狗搜吧,否则有骗稿费的嫌疑),可是地主不干,非说是套件,没有技术含量,于是乎我就来个有技术含量的—纯手工Marshall音箱箱头。这里要解释一下,Marshall是世界著名的音响设备品牌,几乎所有大型演唱会的音响设备都是Marshall的。箱头是俗称,专业术语叫“前级”,就是在声音放大之前,通过前级进行一些效果处理,常见的处理就是“均衡、激励、音量”。该交代的都交代清楚了,咱们就进入主题吧。
制作过程:
Step 1:找图纸和相关资料
这不是废话么,除非你能自己设计或者直接拔别人的板子。由于涉及到复杂的电路设计,得根据需要详细列出元器件清单,然后打印PCB图纸。既然要做,还是做得尽量专业点吧。
Step 2:准备元器件
别小看这一步,每个元器件的质量好坏都会影响到最后成品的效果。比如同样是电阻、电容,各种类型和型号让人眼花缭乱,这里我推荐选用1/4W的金属膜电阻、独石电容、25V-50V的电解电容。牌子货当然最好,但是发烧级别的元器件非常不适合初级DIYer,主要是价钱太贵,性价比实在不怎么样。还有外壳的选择和布局问题,太大了不好看,太小了装不下,怎么装也要费一番脑筋。这些准备花费了不少时间,尤其很多东西不太好买,一般小器件是不零卖的,只能费尽口舌对商家威逼利诱了。
Step 3:打孔
首先把打印好的PCB图纸粘到覆铜板上,这主要是为了接下来打孔的时候方便。粘好了就上家伙,用一个0.6mm-0.8mm的钻头对准图纸中需要打孔的地方挨着打就行了,需要的是耐心一点、再耐心一点,细心一点、再细心一点。不要多、少、错打,否则就杯具地从头再来吧。
Step 4:画线
由于是用三氯化铁溶液对覆铜板进行腐蚀,所以要把线路“上漆”保护住。这里我不是用油漆,而是投机取巧用油性笔(记号笔),按照打印的PCB图纸画好。毕竟是自己DIY,省时省力的方法当然是最好不过。如果万一有的地方画错了或者画连上了,可以用小刀刮下来,稍微补救一下。
Step 5:腐蚀
先像做高中化学实验一样配好三氯化铁溶液。我用的是开水,因为温度越高,腐蚀效果越快。接下来就把画好线的板子放在三氯化铁溶液中。为了加快腐蚀效果,可以不停地搅动溶液。按理讲3-5分钟就OK了,不幸的是当时我去干别的事去了,N分钟过去才突然想起来,结果菜都糊透了,哦不,是板子上很多地方都腐蚀透了……所以大家一定要像做菜一样控制好时间啊。
Step 6:清洗
别以为腐蚀好了就大功告成了,别忘了上面还有记号笔的“镀膜”呢。我采取的清洗方法就是,废牙刷(买把新的当然也行,只是有点奢侈)+肥皂。效果非常的好。清洗完成后还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进行电路检测,用万用表“通断”档,测试一下是不是“该断的地方断,该通的地方通”。
Step 7:焊接
按照地主的说法,这个就没有技术含量了。其实还是有一些小技巧的,电子爱好者们都知道,不过我还是为新手说一下吧:1.先小后大:先焊接比较矮小的器件,比如电阻、二极管之类的,其次是电容、三极管、电解电容;2.在下面垫个泡沫,这样反过来焊接的时候,还没被焊住的就不会“跑”了;3.完成之后用万用表通断档测试是否有虚焊、漏焊和错焊;4.建议先插器件再焊接,最后剪掉其间多余的脚;5.我建议并且使用的焊接工艺叫“对焊”,就是一手拿焊锡,一手拿烙铁,同时对向管脚和PCB板交界处,随着焊锡融化,拿焊锡的手要不停地向前送焊锡,一段时间后,双手同时抬起,这样一个管脚就焊好了。
Step 8:做外壳
设计好了外壳的布局,就开始打孔,这项没什么多说的,就是看手枪钻的活练得怎么样了(本人的手艺不怎么样,看下图就知道那一排电位器的孔都没打直……)。
Step 9:整体组装
基本上就是按照电路图连接外围元器件。脚钉开关、发光二极管、各个电位器、电源插头、音频输入和输出等等一个都不能少。
Step 10:美化
这一步我没有做,因为我觉得铝合金的外壳已经相当合我的重口味。手巧的童鞋可以做一些喷漆、贴花之类的装饰。好了,只有“简单”的10步,一个价值X X X X元的Marshall音箱箱头就做好了,通上电插上心爱的吉他试试先……哇塞!这音色、这质感,简直就像……山寨货。不过话说回来,只要每一步都没有问题,效果还是绝对对得起你的劳动成果的!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