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全球经济的G2锚

  英国退欧乱局中,要拯救全球经济必须先稳预期,目前唯有中美G2框架可以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空间、技术进步和制度突破提供稳定预期的锚。

  马克.吐温曾说:让我们陷入困境的不是无知,而是看似正确的谬论。英国退欧公投是一场失败的政治游戏,对移民问题的感性不满压过了对经济前景的理性思考,不论是押上政治前途的卡梅隆、袖手旁观的金融市场,或是精密计算的博彩赔率,都错估了形势。欧洲刺激政策未能带来普通民众可感受的复苏,反而加剧了贫富差距和中产塌陷,平民阶层以投票表达不满和求变,而精英阶层显然对此认识不清,准备不足。

  从地缘动荡、难民潮、恐怖袭击,到英国退欧、美国大选都反映出微观乱局的蝴蝶效应对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微观预期的不安全汇聚成宏观不确定性,如同经典的量子物理学和哲学实验“薛定谔的猫”——猫的生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期原子衰变与否。预期影响行为,如果微观预期无所适从,宏观结局和市场波动就可能不忍目睹。因此,要拯救全球经济这只猫,必须稳预期,首先则是找到稳定预期的锚。

  此前,英国身处欧盟之内,欧元区之外,既有货币和财政自由,又享欧盟统一大市场之利,是全球资本出入欧洲的桥头堡。退欧后,英国再想进入欧盟统一大市场必将付出巨大代价,欧盟也已明确表达出杀一儆百的重罚态度。英国短期陷入衰退的概率较大,长期前景不明,取决于政治环境、政策变化、企业意愿等多重因素的共振。

  欧盟的不确定性更大,近十年来对外扩张过快而内部改革过慢,区内的经济文化差异和财政货币机制缺陷导致危机形成,政治风险则反复放大危机。欧盟处于典型的囚徒困境,合则利,分则伤。合与分不仅是单一成员国的去留,更在于各国政治立场和政策是否一致。

  2008年金融危机后,“资源国—生产国—消费国”形成的全球“商品—资本”链条断裂,中美G2框架逐渐浮出水面,中美经济和政策趋势成为全球复苏的主要矛盾。而经历了欧债危机和难民潮等冲击后,英国退欧进一步引发欧盟解体的风险上升,G2格局也更加清晰。从近年来凸显的孤立化倾向看,全球化路径已步履蹒跚,新的贸易和投资规则以及增长空间更可能出现在G2各自主导的新框架中,例如“一带一路”、TPP和TTIP等。

  欧盟唯有继续推进一体化和改革才能构成对中美的长期竞争,其存活的概率大于解体,但在这些关键缺陷被修补之前,欧盟和欧元将面临持续的怀疑和攻击。应对英国退欧和欧盟解体危机需要快刀斩乱麻来稳定预期,但现阶段过激的改革措施可能导致各国民粹势力扩张,反而激化欧盟解体风险。如此纤弱的局面极度考验欧盟的政治艺术。

  BIS指出,全球宏观管理面临三大风险:上升的债务、低产出、非常有限的政策空间。现阶段,由于欧洲风险加大,日本自身难保,只有中美还有财政和货币政策空间来提供短期稳增长和稳预期的锚,虽然边际效应也都已经有限。

  受英国退欧影响,市场短期内很难找到英镑和欧元的新均衡水平,并导致美元、日元和人民币汇率的动荡。未来英镑和欧元可能出现波浪式的调整,一波下跌之后,市场评估事态发展,再进入另一波调整,目前来看下行概率偏大。

  全球宏观协调的核心之一仍然是避免竞争性贬值。如果说上半年主要央行协同稳定外汇市场的默契是美国暂不加息使美元贬值,欧日暂缓宽松使本币升值,人民币通过“非对称调整”求稳;那么下半年就可能是美元升值,欧元贬值,人民币继续区间维稳。中国应抓住全球货币第三次寻锚的契机,积极参与相关协议谈判,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成为稳定全球汇率体系的锚之一。

  目前,全球经济处于失衡与新均衡之间的过渡阶段,长期来看,新一轮增长的关键将是围绕中美G2框架的技术进步或制度突破。如果G2框架稳增长稳预期,欧盟也借势推进改革,全球货币寻锚成功,则全球经济有望进入新的繁荣期。

  李嘉/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