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镜像《中国式关系》
- 来源:综艺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中国式关系,国剧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9-28 14:03
今年国剧市场,现实题材的作品格外多。从《欢乐颂》到《小别离》,再到近期热播的《中国式关系》,无一例外地折射着某种社会现实,引发观众热议。
十年前,陈建斌和马伊参与主演的《乔家大院》,以晋商的传奇故事对当时中国的复杂社会关系进行了一次全景式扫描;十年后,这二位主演再度携手,打造了一部以当代市井生活为切口的“关系”剧——《中国式关系》,这部烟火气息极为浓郁的剧集讲述了一位体制内“老干部”马国梁与一位海归“白骨精”江一楠的都市沉浮与情感故事。在被古装仙侠、青春偶像等IP剧霸屏的暑期档之后,《中国式关系》倒像是一股清新的风,在看似漫不经心的生活话语里再现中国这一“人情社会”的现实逻辑,并对现下中产阶级正经历的困顿有所抚慰。
该剧是导演沈严继《中国式离婚》后再度打造的“中国式”系列作品,延续前作对中国社会现实议题进行聚焦的特质,《中国式关系》以一对欢喜冤家的陌生人关系作为叙事起点,对领导关系、利益关系、合伙关系、男女关系、家庭关系这五组具有现实集中度的“关系”进行了缩影式的细腻刻画,分别指涉官场、商海、情感、生活等主要社会场景,在对“关系”的描摹中融入世间百态。可以说,这部“关系”剧就是中国当下现实的一种镜像,从角色的人物个像到浮世绘式的人物群像,都对中国这一“人情社会”的运转逻辑进行了充分的读解和剖析。
故事从一个还算成功的公务员小领导马国梁突然陷入中年危机讲起,“双失”(失家和失业)的打击撕裂了他在这一人情社会中原有的牢固“关系”。海归女精英江一楠的出现并与之产生交集,打破了马国梁对中国传统女性的想象——连飞机停稳前的一刻打开手机都会遭到她阻止的细节,把这一女性形象说一不二、规则至上、独立自我等不那么东方化的性格特质勾勒了出来。一个在体制内,一个在体制外;一个是言行举止都略带官气的传统男人,一个是自力更生、自食其力的现代女性;一个带着典型的东方思维,一个则站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对此感到困惑和不解。无论从哪种视角来看,对于两位主角的设计,都自带“矛盾”光环,属于中国社会语境中的“典型人物”。
人物关系上,马国梁和江一楠的“中国式关系”渐变,更是当下中国社会关系的一种重要缩影,尤其是对“焦虑”的中产阶级而言,这种变化中的“关系”有着集中的现实意义。从起初的陌生人到欢喜冤家,俩人因养老工程项目开发聚到一起,海归精英和“老干部”在“酒桌”这一典型中国人情场景中的冲突,又滋生出更微妙的关系变化。在马国梁遭遇种种危机之后,他的生活由于江一楠的进入又逐渐发生了更多不那么“中国”的转变。从不打不相识到患难见真情的人物关系变迁,既真实又辛辣,在很“中国”的讲述中指向中产阶级正经历的种种迷思。总体上,《中国式关系》在幽默、诙谐的叙事调性下带出了不少对现实社会的反思,既不沉闷,又能令人充分移情。这部没有“小鲜肉”、摒弃绵软气质的作品,个中应当寓着不少值得国剧市场借鉴的特质。
文/何天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