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旅游大客车驶出了市区向山里开去,它的终点站是旅游景区“人间仙境”。
车上坐满了人,大都是本市居民。小王和小刘也在车上。
“小王,车上的人不少呀,去旅游的还挺多。”小刘说道。
“那当然,都是想享受这优惠待遇嘛。”小王附和着。
他们说的优惠待遇是这样的,近日“人间仙境”景区降低了门票价格,由原先的180元一张降到50元一张,优惠时间只有一个月。
“哎,小王,你看,这车上竟然有民工,莫非他们也想去旅游?”小刘好奇中夹着轻视。
“他们那舍得花钱去旅游,就是舍得花钱,他们也没那档次,他们懂什么叫旅游文化?”小王一脸的不屑。
“那你说他们去干什么?”
“估计是去景区干活,景区正在改造,正需要民工。”
车上的确有六个民工,从他们那被风吹日晒的黑黝黝的皮肤上,从他们那一身朴素的衣着上,从他们那浑身散发出的泥浆味上,人们很容易一眼就能从人群中把他们分辨出来。民工,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这个社会上有着特殊的标记和价值,来让人们评头论足。
不过,小王和小刘都说错了,车上这六个民工不是去景区干活的,他们还真是去景区旅游的。
民工中有个叫小新的是他们这次旅游活动的组织者,小新对工友们说:“咱们在这座城市干了好几年了,山里有好几个景区,可是咱们连一个都没去过,过去景区门票价格太高,咱们的确消费不起,这次“人间仙境”在搞优惠活动,门票一人才50块钱,咱们也去游玩一番,享受一下。”
小新的提议得到了几个工友的支持,他们说,就是,凭什么城里人能去旅游,咱就不能去?不就是50块钱嘛,有啥了不起,去,去。
就这样,他们上了开往景区的旅游大客车。
刚才小王和小刘的对话,小新他们几个都听到了,小新本想站起来给他们理论一番,但又一想,算了,还是用行动来证明吧,小新想用实际行动来回击瞧不起民工的一些城里人。
车沿着盘山公路,老牛拉犁般哼哧哼哧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来到了“人间仙境”。
车上的人从车上下来,向售票窗口拥去。
小新发现排在他前面的人除了手里拿着钱外,还拿有身份证。小新就想,怎么买个票还要身份证?这门票也实行实名制了?于是小新便拿出了自己的身份证,又向其他人也要了身份证。
在城市里,身份证就是民工的护身符,随时都不能离开身,否则在大街上,就很有可能敢把你当作流浪人员抓起来。
排到小新了,小新把300元钱连同6个身份证一起递进了售票窗口。
“啪”的一声,钱和身份证又一起被扔了出来。窗口里传出一个女孩的声音:“钱不够,每人180元。”
“不是优惠了每人50元吗?”小新问道。
“本市居民每人50元,外地人还是老价,每人180元。”
“那,那我们虽是外地人,可我们在这个城市里也干了好几年活了,就不能享受一次优惠?”
“不行,这是规定。”女孩的声音生硬脆响,像工地上两根钢筋碰在了一起。
小新一脸沮丧离开了售票窗口,那几个民工高兴地围了上来,但很快脸上的笑容似失去了水分的混凝土一样凝固住了,也换成了沮丧和失望。
“乖乖,一人180块,太贵了,咱可没带那么多钱。”
“就是带了也不能进,太贵了。”
他们在议论着。
最后统一了意见:回去。
他们一步一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景区大门,既失望又懊丧,没看到风景,还白白花掉了路费。小新轻轻感叹道:“民工在哪都受歧视。”
然而,小新他们做梦也想不到,他们在景区门口上演的一幕,竟被一个来景区采访的市报记者看在了眼里。记者回去后在报纸上刊登了一篇文章,强烈呼吁全社会都要平等地对待民工。文章说,这些民工在这座城市已经工作了许多年,为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已经融进了这个城市之中,成了城市的一员,难道去看看近在咫尺的景区也不能享受和城里人同等的优惠吗?
文章轰动了全市。
不久,人们发现全市所有景区售票窗口前都贴了一张告示,上写:本市民工,可享受和本市居民同等的优惠价格……
许保金
……